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0.04.10
Taiwan Can Help──從冠狀病毒疫情看學術倫理與國際...
作者 / 編輯部
460期
在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的攻勢下,許多科學家與各領域專家正積極檢驗政策適當性、藥物與疫苗的效益等問題,過程中亦需對研究受試者進行持續追蹤。
新冠病毒
COVID-19
世界衛生組織
WHO
防疫
超前部署
2020.04.07
從任務偏離到關鍵任務:新冠肺炎期間的研究倫理考量
作者 / 甘偵蓉/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助理研究學者、通識...
460期
近日,中央研究院與清華大學陸續傳出研究實驗室人員確診,目前不清楚這些實驗室是做哪類研究,希望不是以人作為實驗對象,否則感染情況令人擔憂。但面對新冠病毒(COVID-19)傳播來勢洶洶,凡是需要人與人親身接觸的活動...
新冠肺炎
受試者
實驗
研究倫理審查
人類/人體研究倫理
IRB/REC
2020.02.01
生醫發展第一線的無名英雄—實驗小鼠的使用與倫理
作者 / 張家宜∕臺大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副主任及技正。游益興...
602期
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動物試驗(animal testing)是一種透過人類以外的動物進行實驗,用以預期或驗證對於人體生理、病理上等影響。而這些實驗動物 (laboratory animals),從斑馬魚到非人類靈長類動物都有,其中,囓齒...
動物試驗
人類龐貝氏症
研究倫理
生醫
2019.06.21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的應用 在倫理道德上有何挑戰?
作者 / 陳淵銓/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化學博士。
450期
近幾年來,叢集有規律間隔的短迴文重複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成為科 學界的熱門話題之一,其原為存於細菌的 後天免疫系統(adaptive immunity),現已發展為一種成...
基因編輯
CRISPR
倫理道德
2019.06.02
有無利益衝突,誰說了算? 從美國醫學研究未揭露利益的...
作者 / 甘偵蓉/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助理研究學者、...
594期
研究利益衝突,是指研究人員在專業上必須列為首要考量 的利益,可能在追求私人或次要利益的過程中受到減損或 負向影響,甚至因而未能遵守相關法律或專業倫理。而醫 學研究與商業利益,是 1 加 1 大於 2 的協同共榮,還是...
論文
醫學
利益衝突
2019.01.01
如何拿捏科研中的那把道德尺? 談CRISPR/Cas9技術用於...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589期
最近生命科學界爆發一宗廣受關注的事件: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博士將CRISPR ∕ Cas9活體基因編輯技術用於人類胚胎的編輯,並經植入孕母著床懷孕後,於日前成功產下2名基因體受到修改的女嬰。
生命倫理
人體試驗
生物科學
生命科技
2018.03.01
加州大學培育人羊雜交胚胎 期望製造可移植器官
作者 / 編輯部
435期
在美國,每小時就有6 個人會被列入等待器官移植名單,而每天則會有22 個在等待名單單上的人因等不到器官移植而過世。根據資料統計,僅在美國每年就有超過10 萬人需要進行心臟移植,但只有約2000 人能真正接受心臟移植手...
人畜雜合實驗
移植器官
倫理
2017.04.01
科技部公布臺大學術倫理案相關人員處分
作者 / 編輯部
424期
針對2016年11月在匿名論文討論網站Pubpeer上遭質疑的郭明良等人違反學術倫理案,科技部於今(2017)年3月30日公布臺大學術倫理案審議結果。
學術倫理
2017.03.01
前臺大生命科學院學術倫理調查小組主席 ──閔明源教...
作者 / 編輯部
423期
《科學月刊》總編輯蔡孟利(以下簡稱蔡):在1月13日臺大開完校教評會之後,生科院還有沒有繼續調查作為?
生命科學院
學術倫理
2017.02.01
臺大敢進行這種規格的調查嗎?
作者 / 季瑋珠/臺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公共衛生學系...
566期
臺大最近發生「前」(因為學校尚未收到正式辭職或自願退休申請,官網上還名列教授之中)郭明良教授「疑似」(他本人並未承認)論文造假事件,校長也在被質疑之數篇論文中,掛名為共同作者。身為臺大的一分子,看到這樣頗...
論文造假
研究倫理
2017.02.01
你知道怎麼處理圖片嗎?
作者 / 曹哲嘉/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生物學博士,現任教於國立臺...
566期
這幾個月來,臺大多篇論文遭質疑圖片有問題,至今已有2篇撤銷發表。此事件引發不小的風波,案情至今仍在調查處理之中。科技部部長楊弘敦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表示會有造假是人性使然,古今中外皆有,因此應強化學術倫理教...
圖片
學術倫理
論文
2017.02.01
臺大「論文造假」流行後的省思
作者 / 金傳春∕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
422期
2016年11月中臺大發生「論文造假」 事件時,筆者恰在美國開會,好友問:「怎回事?」由於公共衛生學院已於 1993年自醫學院獨立,一時怎麼也想不通為何有多篇造假論文是在擁有最勤學年輕一代、孕育許多傑出生醫校友與囊括...
論文
科學研究
教研倫理
選才制度
2017.02.01
1月13日臺大學術倫理調查結果記者會問答實況記錄
作者 / 記者李依庭編輯整理
422期
2016年11月,臺灣大學郭明良教授與相關人員在匿名論文同儕審查網站PubPeer上,遭質疑論文圖片重複使用,疑似違反學術倫理。臺灣大學於1月13日針對郭明良等人違反學術倫理案,召開階段性記者會,由臺灣大學副校長郭大維負...
學術倫理
論文圖片
2017.02.01
臺大進行了什麼樣的造假調查──專訪張智芬教授
作者 / 記者李依庭編輯整理
422期
張智芬為臺灣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所專任教授,曾為調查委員會成員之一,於2017年1 月7日發表聲明宣布退出委員會,本刊於1月13日臺大記者會後數日專訪張智芬教授。
臺大
造假調查
學術倫理
2017.01.01
生醫研究倫理訓練─借鏡美國的經驗
作者 / 林士傑/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
565期
最近臺大郭明良教授的疑似論文造假事件,引發許多對於臺灣該如何進行生醫研究倫理訓練的討論。
生醫研究
論文
2017.01.01
從臺大論文造假談「論文掛帥轉型正義」
作者 / 嚴竹蓮/臺灣大學圖書資訊所博士
421期
據報載,臺大教授郭明良等人在著名國際期刊發表的多篇論文涉及造假,科技部已展開學術倫理調查,若結果屬實將予懲處。
論文
學術倫理
評鑑制度
2017.01.01
「寧靜」的論文撤稿事件
作者 / 季瑋珠、劉仁沛/臺大教授
421期
今天(1月4日)學術界最聳動的新聞, 就是根據Retraction Watch,「前」(辭職生效了嗎?生命科學院官網上還有)臺大郭明良教授團隊又一篇刊登於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的論文被撤稿。
學術
利益迴避
論文
研究倫理
2013.09.01
二十年來臺灣生物醫學研究的省思
作者 / 周成功/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講座教授。
525期
臺灣生物醫學界正面臨一個轉捩點。未來能否從泡沫化中浴火重生正考驗著我們!
生物醫學
學術
生物科技產業
基礎科學發展
學術倫理
學術傳統
生物醫學界
領導階層
高等教育
學界領袖
«
1
2
»
頁次:
1
2
資料總數:48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