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19.03.01
從仿生學解碼大自然色彩之謎
作者 / 李依庭/《科學月刊》主編。
447期
仿生學(Bionics),是一種透過觀察大自然中物種的生理或特殊現象,進一步來模擬或仿造生物的各項功能的科學。最早,仿生學一詞源自於希臘文中的「Bio」,意思為「生命」。而仿生一詞的概念早在1960年代被斯蒂爾(...
仿生學
解碼
大自然
2019.03.01
福衛七號衛星計畫 將有助於提升氣象準確度
作者 / 李依庭/《科學月刊》主編。
447期
福爾摩沙衛星七號,(FORMOSAT-7/COSMIC-2),又稱福衛七號,為臺灣與美國共同合作的衛星計畫、所打造的的氣象衛星衛星群。此衛星計畫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National Space Organization, NSPO)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
福衛七號
衛星
氣象準確度
2019.02.01
國衛院病媒蚊中心登革熱防疫大作戰
作者 / 李依庭/《科學月刊》主編。
446期
近年來,全球皆水深火熱的壟罩在病媒蚊疾病中,在中南美洲地區,有造成小頭症的茲卡病毒(Zika virus, ZIKV);在臺灣,除了時有日本腦炎(Japanese encephalitis)的零星案例傳出外,影響臺灣最大的莫過於隨著氣候的增...
國衛院
登革熱
防疫
2018.10.01
從《AI醫療大未來》一書 窺看精準醫療的方向
作者 / 李依庭/《科學月刊》主編。
442期
臺灣實施健保制度已20餘年,近年來,隨著人口逐漸高齡化與醫療環境日益複雜之下,使得不論是醫療環境或相關資源分配上都備受衝擊與挑戰。因此,不只是健保制度的重新檢視、評估,如何妥善運用醫療,以提升醫療品質,更是...
AI醫療
臺灣醫療
健康管理
分級就醫
2018.10.01
Google機器學習研討會 探索深度學習在地圖上的應用
作者 / 李依庭/《科學月刊》主編。
442期
還記得最近一次拿著紙本地圖、向當地居民問路是什麼時候嗎?自2005年Google電子地圖(Google Maps)上線之後,便越來越少人使用紙本地圖或是向人問路,而只要動動手指、輸入目的地地址,Google地圖便會幫忙找出最佳路徑...
Google
深度學習
2018.10.01
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來臺演講 分享酪胺酸的研究與應用
作者 / 李依庭/《科學月刊》主編。
442期
唐獎(Tang Prize),是由臺灣企業家尹衍樑欲效法諾貝爾獎於2014年首度設立,而主要頒發的獎項有4項,分別為「生技醫藥」、「永續發展」、「漢學」與「法治」,並於2年舉行1次。
唐獎
生技醫藥
酪胺酸
2018.09.01
《科學月刊》與楊國樞先生
作者 / 劉源俊/臺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董事長
585期
楊國樞先生於今(2018)年7月17日清晨辭世, 享壽86歲。回想1969~1970年間,楊先生曾在《科學月刊》在臺創刊期間,有重要的貢獻,特寫本文以誌紀念。
楊國樞先生
科學月刊
2018.08.01
國衛院發現三陰性乳癌代謝機制 為治療提供新方向
作者 / 李依庭/《科學月刊》主編。
440期
在臺灣,乳癌一直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的首位。而在眾多乳癌類型中,又以三陰性乳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最難以治療,且復發的風險也最高。
三陰性乳癌
2018.08.01
Google AI創新研究營的啟動 期望培育更多臺灣AI人才
作者 / 李依庭/《科學月刊》主編。
440期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這兩年來勢如破竹的發展,不僅衝擊各項領域,更被科技產業視為未來一波發展的全新革命。
AI創新
Google智慧臺灣計畫
機器學習
2018.08.01
2018臺灣生物生技大展 聚焦新藥、生技產業商機
作者 / 李依庭/《科學月刊》主編。
440期
一年一度的臺灣生物生技大展(BioTaiwan Exhibition)於今(2018)年7月18~22日在南港展覽館揭開序幕,在為期5天的活動當中,除了有依照每年慣例,有眾多廠商、大專院校與生技公司等前來共襄盛舉、所進行的生物科技大展...
生物生技
2018.06.01
網路安全技術 與比特幣
作者 / 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 《科...
582期
去(2017)年的世界一大新聞是: 比特幣(bitcoin)從年初的不到美 金 1000 元,在 12 月初暴跳到幾乎 美金20000 元,最後以16500 元左 右收盤!
網路安全
比特幣
密碼
2017.06.01
2017 年阿貝爾獎桂冠得主—梅伊爾成就「小波分析」理...
作者 / 李武炎/曾任教於淡江大學數學系,現為《科學月刊》編...
570期
今年3月21日,挪威科學與文學研究院院長宣布「阿貝爾獎」由法國巴黎薩克雷高等師範學校的榮譽教授梅伊爾 (Yves Meyer)獲得。
梅伊爾
小波分析
訊息處理
阿貝爾獎
2017.05.01
該是重新出發的時候了!--渡過PubPeer風暴
作者 / 蔡孟利/《科學月刊》、《科技報導》總編輯 李依庭/...
425期
PubPeer這個出版後同儕審閱的網站,是臺灣這波學術造假案的初始戰場。臺灣從來沒有像PubPeer這樣可以不受官方干擾、不受大學閥左右的學術揭弊場所(儘管揭弊可能不是PubPeer成立的本意),因此五個月以來,這個網站就成...
PubPeer
論文
2017.04.01
李世昌院士:如果行動裝置網路更快,網格技術會取代雲...
作者 / 作者/林宮玄,任職於中研院物理所,《科學月刊》兼任...
424期
1952年出生的李世昌博士,任職於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2010年獲選為中研院院士。中研院院士屬榮譽頭銜,表彰學者學術成就,不一定要在中研院服務。李院士是臺灣粒子物理領域的重要人物,主持大型計劃與世界各國合作研究...
行動裝置
網路
雲端
2017.03.01
不造假數據的真實想像
作者 / 蔡孟利/《科學月刊》、《科技報導》總編輯。
567期
論文造假案若不考慮是否在審稿層次有如當年陳氏兄弟的問題,那麼有個比較深層的疑惑是,他們為什麼編得出讓審稿人與期刊主編都接受的內容?
數據
學術
論文
2017.03.01
質數的故事
作者 / 李武炎/曾任教於淡江大學數學系,現為《科學月刊》編...
567期
數論(或整數論)是一門古老的學問,數論中有許多問題看似非常淺顯易懂,也非常吸引人,可是證明起來卻非常難,甚至於到現在都還沒有定論。
質數
2017.01.01
臺灣論文造假事件之問題與建議
作者 / 蔡孟利/《科學月刊》、《科技報導》總編輯。
565期
每天看著PubPeer榜上不斷增加的臺灣論文。雖然有些是某群人想要減損PubPeer功能的烏賊噴墨,有些是可勘誤解決的單一過失,但超過半數,特別是幾個特定團隊的系列文章,真的是不需要太高深學問即可判斷之蓄意造假。
論文
學術
2016.12.01
諾貝爾獎的爭議性
作者 / 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
564期
每年10月,因為諾貝爾獎委員宣佈當年得獎人之故,科學界裡總會出現幾家歡樂幾家愁的現象。得獎人固然高興,可是許多名落孫山的研究者難道真的就技不如人嗎?不!事實上即使在較能客觀的物理與化學獎方面,諾貝爾獎還是存...
諾貝爾獎
2016.11.01
懸賞百萬美金的質數難題
作者 / 李武炎╱曾任教於淡江大學數學系,現為《科學月刊》編...
563期
數論是一門古老的學問,它曾被高斯形容為數學皇后的皇冠,數論中的敘述都很淺顯易懂,與生活較相近,所以很吸引人,中學生做科展時常拿與數論有關的題材作為研究的題目。
質數
黎曼
2016.08.01
未來手機相機能達到單眼相機的照片品質嗎?
作者 / 林宮玄/《科學月刊》副總編輯,任職於中央研究院物理...
560期
2016年6月,哈佛大學卡巴索(Federico Capasso)團隊在Science發表新的透鏡技術,有媒體以「哈佛大學研發超材料鏡片,把智慧手機變更薄」為標題,本文進一步討論其可能性。
手機相機
單眼相機
菲涅耳波帶片
凸透鏡
菲涅耳波帶片
2016.07.01
2016年阿貝爾獎桂冠得主—解開「費馬最後定理」的懷爾...
作者 / 李武炎/曾任教於淡江大學數學系,現為《科學月刊》編...
559期
今年素有「數學諾貝爾獎」的阿貝爾獎由美國牛津大學皇家協會講座教授懷爾斯(Andrew Wiles)獲得,推薦文中指出,為了表彰他利用半穩定橢圓曲線的模猜想推出「費馬最後定理」的震憾證明,對數論的發展開啟一個新的世代,...
阿貝爾獎
數學
費馬最後定理
橢圓函數理論
2016.05.01
愛因斯坦的最後一搏—EPR悖論
作者 / 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
557期
十九世紀末的物理學家曾非常自滿地認為物理已走到了盡頭,該被發現的都已被發現了,剩下的只是些細節的小問題而已。
愛因斯坦
物理學
量子力學
普朗克
客觀宇宙
宇宙觀
波函數
2016.04.01
漫遊的行星
作者 / 倪簡白/《科學月刊》編委,密西根大學博士,國立中央...
556期
滿天的繁星自古就吸引人們的注意,其中有少數的人對天空特別有興趣而發現星星的運動規律。並且將天空最亮的五顆星星,命名為金木水火土,稱為五大行星。
行星
內行星
外行星
五星聚舍
太白星
五大行星
漫遊星星
2016.03.01
希爾伯特大師的第一道數學難題─連續統假設
作者 / 李武炎/曾任教淡江大學數學系,現為《科學月刊》編輯...
555期
希爾伯特(David Hilbert,1862~1942)被公認是19世紀與20世紀初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1900年在巴黎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中,他提出23個一系列的數學問題。
希爾伯特
數學
連續統假設
自然數
實數
集合論
基數
2016.02.01
時間的方向性
作者 / 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
554期
人類對時間的感受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在尚不知自己所存在之空間時,許多幼稚園生大概均已了解到自己漸漸長大,而父母親(尤其是祖父母)則漸漸衰老;等長大後,每個人也均能體會到「生老病死」乃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命運。
時間
物理
空間
熱力學
鏡像對稱
2016.01.01
懷念創辦《科學月刊》的林孝信
作者 / 劉源俊/物理學博士,東吳大學名譽教授,曾任東吳大學...
553期
為社會奔走而勞碌一生,創辦了《科學月刊》的林孝信,在2015年12月20日中午因肝癌辭世。
科學月刊
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
2015.11.01
無窮相加之美─泰勒級數
作者 / 李武炎/曾任教於淡江大學數學系,現為《科學月刊》編...
551期
在公元前五世紀,希臘哲學家雷諾(Zeno)曾經提出兩個很有趣的悖論(paradox,又譯詭論)。
悖論
數學
無窮級數
無窮數列
泰勒級數
2015.08.01
嘈嘈切切的傅立葉
作者 / 曾耀寰/任職於中研院天文所,《科學月刊》總編輯、《...
548期
高低音和大小聲是有區別的,記得曾用馬路上呼嘯而過的救護車鳴笛聲說明都卜勒效應,當救護車從遠到近、救護車的鳴笛聲在通過身旁的那一剎那,會有很大的改變。
傅立葉
都卜勒效應
頻率
橫波
縱波
波長
2015.08.01
2015年阿貝爾獎桂冠得主—約翰納許
作者 / 李武炎/曾任教淡江大學數學系,現為《科學月刊》編輯...
548期
就在幾個月前,今年5月23日,「賽局論」(game theory)大師、也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美國數學家約翰納許與妻子艾莉西亞(Alicia Esther Nash)在美國因車禍雙雙喪命,事實上,納許5月19日剛在挪威奧斯陸領取2015年「...
賽局論
阿貝爾獎
思覺失調症
數學
囚犯困境
2015.07.01
危害科學方法的最夯理論
作者 / 曾耀寰/任職於中研院天文所,《科學月刊》總編輯、《...
547期
科學家對科學方法有一定的共識,科學方法常是區分科學、非科學、偽(贗)科學的判別法則。但是你知道嗎?現今在科學界出現一股風潮,認為沒有客觀實驗證實的科學假說,是可以被接受的。
科學
演化論
宗教
宇宙
熱大霹靂說
穩態宇宙論
弦論
«
1
2
3
»
頁次:
1
2
3
資料總數:67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