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4-05-01探索星系中心的祕密 超大質量黑洞的起源 653 期

Author 作者 陳科榮/中研院天文所助研究員,主要研究興趣在理論與計算天文物理。

Take Home Message
•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中心存在一個約430萬倍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星,物理學家也隨之驗證它的存在。
•黑洞的形成與星系演化密切相關,目前科學家認為黑洞是透過氣體吸積而成長,星系合併則是黑洞成長的主要途徑。
•中央研究院天文所主導的研究團隊發現,動態摩擦力效應可解釋大黑洞快速成長的現象,高密度分子雲是其中的主要關鍵。

 
或許你曾在遠離城市光害的山區仰望星空,專注於繁星的美景。當你仔細觀察,若發現銀河系盤面上有一條帶狀、微微發光的區域,那就是銀河。更精確地說,那是銀河系的盤面位置。如果你把目光投向人馬座A星(Sagittarius A*, Sgr A*)的方向,那裡則是銀河系中心的位置。
 
從數十年前起,天文學家們就開始對天空中的這個區域展開一系列研究。他們除了發現這裡充滿不尋常的恆星和氣體運動外,還探測到一個強烈的無線電波發射源。他們推測,這個無線電波的發射源自於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遠大於100萬倍太陽質量,簡稱大黑洞)的吸積盤與噴流。
 

驚見大黑洞

根據克卜勒運動定律(Kepler's law),如果銀河系中心存在一個大黑洞,那它顯然會極大地影響附近恆星的軌道和周圍氣體的運動,這些影響也會被天文學家觀測。為了準確測量銀河系中心大黑洞的質量,天文學家必須仰賴測量恆星運動速度和逐步重建運行軌道的方法。自1992年以來,由德國天文物理學家根策(Reinhard Genzel)領導的研究團隊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Atacama Desert)的歐洲南方天文臺甚極大望遠鏡(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s Very Large Telescope)上觀測;美國天文學家蓋茲(Andrea Ghez)領導的團隊則從1995年開始在夏威夷的凱克天文臺(W. M. Keck Observatory)觀測。
 
經過這兩個獨立團隊的確認,銀河系中心的巨大質量近似於一個質點,而非散布開來的星團。兩個團隊的結果都支持銀河系中央存在一個質量約200萬~300萬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延伸閱讀1)。最近,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更直接拍攝到了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影像(圖一),直接證實了大黑洞的存在。

 

圖一|2017年事件視界望遠鏡拍攝SgrA*的黑洞影像。事件視界望遠鏡是一個致力於觀測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重要計畫,該計劃運用無線電波的干涉技術,結合遍布全球的電波望遠鏡,共同構建了一個虛擬望遠鏡。它的口徑相當於地球直徑,使得望遠鏡能解析星系中心大黑洞的視界尺度。(EHT Collaboration)

 

物理驗證黑洞的存在

在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發表廣義相對論後不久,德國物理學家史瓦茲(Schwarzschild metric)就找到了愛因斯坦方程式的一組解,其中包含一個臨界的半徑,被稱為史瓦茲半徑,並且隱含著奇異點(singularity)。到了1939年,美國物理學家歐本海默(Julius Oppenheimer)與哈史奈德(Hartland Snyder)注意到史瓦茲半徑的物理意義,並提出在這個半徑內有一個阻止輻射逃逸的機制,形成了一個與外界「失聯」的區域,即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這就是黑洞的概念最早的由來。然而早期的研究存在過多理想化的假設,黑洞理論僅考慮球對稱或接近對稱的特例,無法給出普遍形式的結論,因此許多學者對此概念提出質疑。
 
直到1965年,英國數學物理學家潘洛斯(Roger Penrose)發表一篇論文,成功地只利用能量非負的假設就證明奇異點的存在,為黑洞理論奠定了堅實的物理與數學基礎,也為後來的黑洞觀測鋪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將一半頒給了潘洛斯,表揚他「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理論預測」;另一半由根策和蓋茲平分,因為他們「發現本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
 

天體黑洞如何誕生?

天體黑洞的形成理論上相對直觀,若將大質量的物質壓縮至一極小空間,使空間的重力場強到連物質以光速都無法逃脫,就能自然形成黑洞。然而,在實驗室製造一個黑洞卻極其困難,因為原子內的電磁力和強作用力使得這種極端條件難以達成。……【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