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5-07-01不可不知的土壤關鍵字 547 期

Author 作者 郭鴻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研究員兼組長。從事土壤調查工作,建立我國土壤及農田土地覆蓋資料庫。
在日常生活中,土壤似乎隨處可見。土壤是生產食物的基礎,為基因庫與生態系提供棲地,並提供我們飲用水、生物質量(biomass)與原料。然而,土壤是一項不可再生的資源。數公分的土壤,需歷經數百年以上的時間才能生成。

但隨著各種人類活動的快速發展,使得全世界的土壤正快速退化當中。土壤退化包括:地滑崩塌、汙染、土壤侵蝕、土壤有機質流失、夯實、鹽化與封存等。這些現象將損及人類健康、改變生態系統,並造成氣候變遷。我們的經濟繁榮與生活品質將遭受沉重打擊。臺灣土壤保育目前只著重於水土保持與防治土壤重金屬汙染,尚有多種土壤資源威脅及土壤功能甚少在國內被討論。

土壤功能

在展開行動保護土壤之前,我們必須先認識土壤的重要功能。

就生態系功能而言,農業便是絕佳例子之一,農民於土壤上種植各種作物,以供給人類或是動物的糧食。土壤可說是會呼吸的大地,具有在大氣、地面水與植被之間過濾、緩衝、轉變等能力,強烈影響地表之水循環以及陸地與大氣系統間之氣體交換,防止地面水與食物鏈受到汙染,並保護包括人類在內之環境品質維護功能。另外,土壤中的生物種類繁多,數量也遠多於地表生物體之總和,因此土壤為生物多樣性之主要基礎,而人類生命又極度仰賴生物多樣性。土壤中之基因在許多科技,尤其是生物技術以及生物工程處理,皆日漸重要。

 
高山地區不當的土地利用。( 作者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土壤中有機碳之貯存量高出地表生物質量之總碳貯存量三倍,為大氣中有機碳總量之兩倍。全球碳循環是碳在大氣、海洋及包括植物和土壤的陸地生態系統三個主要儲存庫之間的流動。土壤是地球第二大碳匯,科學家估計其吸存的碳潛力遠大於森林及空氣中CO2 的總和。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土壤碳匯」作為減緩溫室氣體之策略,包括:木炭或生質炭掩藏農田,並可以改良土壤;利用乾旱區或半乾旱區增加土壤碳酸鹽;保育耕犁方式及作物殘植管理增加土壤有機碳,並減低能源消耗;施用廄肥增加土壤碳儲存量;實施有機農業等策略,但是這些策略需要視地區再精確評估。另農業部門可以積極發揮土壤碳匯功能,以抵換工業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從非生態系功能來說,土壤為原料之來源,例如一般所熟知之土、砂、碎石、礦石等。而原料為人類社會科技、產業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例如建置工業廠房、房舍、運輸、運動、娛樂、廢棄物棄置等等。土壤造就我們生活地景的主要部分,為我們封存並保護化石與考古學之無價寶藏,使人類對自身及大地之歷史得以更加瞭解。

 

土壤科學家努力的調查、估算與瞭解臺灣的土壤碳匯並比較不同土壤類型的土壤碳庫差異性,以便於加強各地的土壤碳匯功能管理。


不同土地利用造成土壤碳積存不同量。


土壤危機

然而,都市間的交通運輸設施以等比級數持續增長,導致土壤退化問題日漸嚴重。不單歐洲如此,其他國家,尤其是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亞洲的新興國家均有此問題。土壤因都市與工業發展而被「封存(sealing)」,或被用於垃圾傾倒等等所謂「都市化」與「工業化」的過程,這些必然與土地利用產生排擠。沉積於土壤中之廢棄物與廢水汙泥、疏浚的沉積物以及密集使用的肥料與殺蟲劑,加上空氣汙染之沉積物,會壓制土壤自然之機械性過濾、化學性緩衝以及生化性轉換之能力,對於地面水與食物鏈均有不良影響。

這些情形在高度密集之農業體系中更形顯著。據此,由於每一滴落到土地之雨水必然都要通過土壤才成為地下水,農業與林業利用土壤便不單單只是生產地面上之生物量,同時也會對地下水之水質與水量造成影響。這些問題常見於世界各地,由於使用肥料與殺蟲劑、廢水汙泥沉積與廢棄物堆肥分解,使得地表水受到硝酸鹽、殺蟲劑以及其他化學物質之汙染。

花蓮農田。(William Cho, https://goo.gl/GZCqgt)
 

自然資源管理與資訊科技

在種種危機下,我們該如何應對?臺灣為追求經濟開發,造成自然資源與環境的惡化速度遠甚於世界的平均值。在2009 年及2010 年臺灣南部超大水災後,一般大眾與地方政府只明瞭自然資源毀損的可怕,但其中還隱藏了自然資源加速匱乏及自然災難擴大的訊息。如不再正確掌握自然資源資訊,恐將國土淪於盲目管理的境地。

環觀世界各國,許多國家的自然資源管理與資訊科技並未協同發展。但是一國對自然資源資料的收集越透徹,量化資料庫程度越高,自然資源管理越資訊化,該國環境品質越好。自然資源資料具空間性、複雜性、分析性、時效性、多源性與視覺性等特點,因此需要藉助於地理資訊系統的協助。

世界各國及聯合國農糧組織對土壤資源資料均相當重視,對於土壤資訊的建置與擴充,近年皆竭盡其力發展,更新舊有土壤資料庫,掌握土壤資源動態資料,以能保護土壤資源,發揮土壤功能。英國農環部認為土壤功能與人類永續息息相關;日本、德國政府、歐盟環境部與土壤局等,在國土規劃或生態管理上,都重視土壤功能在目標區扮演的角色。

臺灣的自然資源管理資訊開發已久,也多方應用於國土管理等方面,技術相當發達,但近年因量化基本資料缺乏,已漸入瓶頸化階段,與世界先進國已有差距,有待加強補救。

 

臺灣困境與未來

世局經濟動態無時不牽連臺灣,但傳統農業似乎已跟不上社會腳步。在經濟與生產面遭遇之問題,包括:進口農產品量高出國內生產量甚多,糧食自給率大幅減少至32%,使農業產值重要性比例降低;國民生活水準提高,飲食習慣多樣化,傳統飲食習慣改變,米糧生產過剩;民眾對於食物的品質與安全性要求提高,農藥殘毒引起重視。

其他問題諸如社會經濟方面,如:農村勞動人口外流、老化、農家收入偏低、城鄉差距、農家傳統生活與價值觀改變。在自然資源保育方面,包括:畜牧業之廢水及廢棄物汙染河川水質;果樹及嗜好作物之過度開發,造成水土流失、坡地崩坍、景觀破壞、水庫水質汙染;野生動植物保育問題與農漁業生產衝突、沿海地區之漁業養殖過度發展,造成地層下陷、地下水枯竭與鹽化等。在水土資源利用方面,包括:乾旱期農業用水與社區用水、工業用水之爭執;農業區保護政策被認為影響工商業區開發等。

臺灣約有70%的糧食依賴進口,因此國內的物價波動與世界糧價上漲息息相關,影響國內經濟與社會之穩定。全球暖化使得自然災害增多,2010 年夏天俄羅斯因乾旱而禁止小麥出口,2011 年澳洲大水也將影響世界糧食供應,其它局部地區還有沙漠化、土質惡化、喪失生物多樣性、水資源稀少等問題,影響各地農業生產穩定性。據統計,在過去45 年,世界糧食消耗從每天230 萬噸增加至每天560 萬噸,增幅達149%。另外中國經濟的崛起,開始大量進口糧食供應其國內需求,也引起世界糧食供應的漣漪效應。這些都是全世界政府致力解決的。

臺灣農業經營也不能免除這些問題,國內的農業環境問題包括:西部平原地區農田生態環境脆弱化,威脅農業生產與糧食安全問題;工業發展大量轉用農業用水問題,農田用水遭受嚴重挑戰;工廠與社區散佈農田中,不但造成生產環境設施的破壞而使得農業操作受影響,土壤與空氣汙染造成無法生產優質安全的農產品,在土壤及水資源的質與量的資訊都需要加強掌握。

未來,我們需要加強對臺灣土壤資源的調查與資訊掌握,瞭解臺灣土壤固存碳的容量、強度及未來潛力進行綜合分析,以期能為政策制定和管理部門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同時,也為臺灣參與國際有關氣候變化談判,及可能執行的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等有關條款,提供堅實的科學依據。


臺東池上。(Mark Kao, https://goo.gl/GhBU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