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18.03.01
難以偽造的辨識認證-手掌與手指靜脈特徵辨識
作者 / 洪西進/臺灣科技大學的講座教授。 發表了200多篇論文...
579期
生物辨識到底是什麼?最近iPhone X採用臉型解鎖, 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可以利用人臉做身份認證,而且是那麼方便!
靜脈
特徵辨識
辨識系統
2018.02.01
英國團隊研發出能製程藥物的3D列印反應器
作者 / 編輯部
434期
這幾年來,3D列印已被廣泛運用在各種領域中,從工業的各種零件到醫療用的人工血管或器官等。
3D列印
藥物
2018.02.01
國衛院進行大分子藥物研發 能有效治療大腸直腸癌
作者 / 編輯部
434期
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或稱結腸直腸癌,是源自結腸或直腸的癌症,症狀包括排便習慣改變、糞便中帶血與體重變輕等。
RSPO3基因
大腸直腸癌
藥物
2018.01.01
有機廢棄物再利用及快速處理技術之發展
作者 / 陳仁炫/國立中興大學名譽教授,34屆全國十大傑出農業...
577期
農業、畜牧業、食品加工業、釀酒工廠等產出之廢棄物量甚鉅,若未採取適當處理常會造成環境的危害,如臭味、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等,及對人畜安全的威脅。
有機
廢棄物
技術
畜牧
農業
2017.12.01
第13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 鼓勵臺灣生技醫藥開發
作者 / 李依庭/本刊主編
432期
近年來,隨著生物與醫藥的相互結合,越來越多的基礎研究也配合著臨床實驗的共同開發,一步步實現科學家對轉譯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期許——「從實驗室到病床邊(from bench to bedside)」的目標。
生技醫藥
李天德
轉譯醫學
2017.10.01
3D列印市場概觀及桌上型3D列印機發展趨勢
作者 / 宋宜駿/國立中山大學機電研究所博士,於國立臺灣科技...
430期
在90年代經典電影「不可能的任務 (Mission: Impossible)」中,由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所飾演的男主角伊森韓特使用軟性臉部模型偽裝成其他人而成功的潛入敵營或是從脫離險境的劇情撼動了每一個影迷同時深植人心,電...
3D列印
2017.10.01
300種不同結構的低密度冰分子
作者 / 編輯部
574期
地表上冰的結構大部分為六角晶體構造,也曾在高空中發現立方體構冰(cubic ice),而地球自然環境中僅存這兩種型態的冰。除此之外,至今已發現17種冰的類型,而它們存在於系外行星或是其他行星大氣中。
密度
冰分子
沸石冰
2017.10.01
超新星SN 1987A 30週年超新星理論模型
作者 / 潘國全/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574期
西元1987 年 2 月 24 日,位於智利 的坎帕納斯天文台(Las Campanas Observatory)觀測到南半球大麥哲倫星系中有一場突然亮起的恆星爆炸亦即所謂的超新星爆炸(Supernova, SN),因為是該年發現的第一顆超新星,所以命名...
超新星
2017.09.01
科學月刊2017年09月號(573期)目錄—藻礁
作者 /
573期
科學月刊
雜誌目錄
2017.09.01
最短的雷射脈衝53阿秒問世
作者 / 編輯部
573期
由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教授常增虎 (Zenghu Chang)領導的物理及工程國際 團隊,創造出至目前為止最短的 X射線脈 衝(X-ray pulse):53阿秒(attosecond,1 阿秒等於10-18 秒),打破先前同一個團隊創造的紀錄(67阿秒)...
雷射脈衝
2017.07.01
黃偉翔:用媒體力量改變技職環境
作者 / 陳其暐/嘗試在混亂的時代當一名稱職的觀察者,關注新...
571期
〈裁併箭在弦上!立委直指招策會黑機關〉、〈《 兵役法》 修正三讀!技職國手只須當12天補充兵〉、〈破碎後的完整廚心西餐烹飪銅牌簡勝男〉, 一進入《技職3.0》 網站,便看見一篇篇與技職切身相關的重要議題或人物故事...
媒體
體制對話
升學
技職環境
技職3.0
2017.06.01
西北大學列印人工卵巢讓母鼠具備生育能力
作者 / 編輯部
426期
3D列印技術,在現今的生物科技已經時有耳聞,最常聽到的運用就在於生物支架、皮膚、耳朵與心臟瓣膜等生物 3D列印技術。不過,隨著近年來生物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器官也透過此技術被列印出來。
人工卵巢
母鼠
3D列印
2017.06.01
興大發表3種臺灣特有盲蛛新種
作者 / 編輯部
426期
盲蛛,雖然稱作蛛,且與蜘蛛一樣有八支細長的腳,但卻不是蜘蛛。盲蛛屬於盲蛛目,牠們的棲息環境主要是在潮濕且陰暗的洞穴或落葉堆中。
盲蛛
夜行動物
陸域生態
2017.03.01
科學月刊2017年03月號(567期)目錄—電影技術
作者 /
567期
科學月刊
雜誌目錄
2017.03.01
全像光學
作者 / 孫慶成/現任職於中央大學光電講座教授兼光電中心主任...
567期
光波在不同角度傳輸時累計相同的相位(phase)或光程 (optical path length)所形成的等相位曲面,即稱為波前。
光波
光學訊號
全像術
2017.02.01
1月13日臺大學術倫理調查結果記者會問答實況記錄
作者 / 記者李依庭編輯整理
422期
2016年11月,臺灣大學郭明良教授與相關人員在匿名論文同儕審查網站PubPeer上,遭質疑論文圖片重複使用,疑似違反學術倫理。臺灣大學於1月13日針對郭明良等人違反學術倫理案,召開階段性記者會,由臺灣大學副校長郭大維負...
學術倫理
論文圖片
2017.01.01
守護家庭無微不至─ 智慧家庭系統
作者 / 蔡宗漢/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畢業,現任國立中央...
565期
近年來由於資訊科技的發展,帶動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等市場持續成長;而資訊科技能力之提升與行動設備的導入更帶來產業革命與創新,這也使得傳統的服務與商務環境產生重大變革,以數位科技建構之智慧型服務與商務系統之應...
資訊科技
智慧家庭
居家裝置
2016.11.01
科學月刊2016年11月號(563期)目錄—真實生物X寶可夢
作者 /
563期
科學月刊
雜誌目錄
2016.08.01
光聲顯微鏡─聽出微觀的生命世界
作者 / 李思宇/1991年高雄出生,2013獲得臺大電機學士,...
560期
自從17世紀英國科學家羅伯虎克(Robert Hooke)以簡單的透鏡組,自製出實用的光學顯微鏡,並出版《微物圖誌》(Micrographia),分享光學顯微鏡視野下的多種原生動物和細菌結構,人類開始有系統的認識這個微觀的生命世界...
顯微鏡
螢光顯微鏡
光聲效應
科學應用
2016.08.01
生命之樹3.0—最新版地球生物譜系圖
作者 / 陳俊堯/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熱愛細菌的細菌...
560期
人類一直想弄清楚這個星球上到底還有哪些生物存在。從史前洞穴壁畫的作者想弄清楚附近有什麼樣的動物,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忍著暈船的痛苦繞了地球大半圈,帶回來好多新的、從沒見過的生物記錄和標本。
微生物
次世代定序技術
暗物質
基因
演化
單細胞基因體分析
2016.07.01
再發現地球準衛星!
作者 / 編輯部
559期
NASA於六月中表示,科學家利用夏威夷小行星巡天望遠鏡(PanSTARRS 1 asteroid survey telescope)觀察發現一顆繞行太陽的小行星,並將其命名為2016 HO3。
地球
準衛星
小行星
2016 HO3
2016.07.01
3D列印應用在科學教育的經驗分享
作者 / 陳麗淑、宋祚忠、葉佳承(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展示教育...
559期
海洋科學及科技推廣是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海科館)重要的任務之一。海科館主題館在2014年開幕時,創客(Maker)早已在國外風行多年,並且迅速傳入臺灣,相關周邊設備發展漸趨成熟,尤其是3D列印技術。
3D列印
科學教育
海科館
創客精神
科學教具
2016.05.01
屬於自己的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五號
作者 / 曾世平/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現任國家太...
557期
自從1957年蘇聯發射全球第一枚人造衛星–史波尼一號(Sputnik I),多年以來,利用衛星科技來實現過去許多辦不到的功能,例如通訊、導航、災防、環保、氣象等等,太空應用的廣度與深度無遠弗屆。
衛星
衛星科技
太空科技
福衛五號
衛星遙測技術
太空科學
2016.03.01
科學月刊2016年03月號(555期)目錄—實驗動物
作者 /
555期
科學月刊
雜誌目錄
2016.01.01
科學月刊2016年01月號(553期)目錄—幾丁質大革命
作者 /
553期
科學月刊
雜誌目錄
2016.01.01
占星術是真是假?
作者 / 吳昌任/(臺北市立南湖高中地球科學教師)、林詩怡(...
553期
人生總會有不那麼順遂的時候,明明已經盡力了,事情還是不如所願,唯有當事者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心情才得以釋懷,最常見的就是把這些無法解釋的遭遇歸咎於運勢。
占星術
天文
曆法
天體運行
巴比倫
星座
太陽星座
恆星
黃道星座
行星
2015.11.01
大象何以天生抗癌?
作者 / 編輯部
551期
以大象的體型來說,牠們罹患癌症的風險應比人類要大上許多。
大象
非洲象
癌症
腫瘤
p53蛋白質
基因
抗癌機制
2015.09.01
在「翻轉」熱潮下當前物理教學的因應與反思
作者 / 張仁壽/任教於國立基隆女中。臺灣師大物理系畢,自...
549期
學生在學習十二年國教自然科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培養他們對自然科學的學習興趣,成為主動的學習者,以達成「自發」的理念
物理教學
十二年國教
翻轉教學
科學
科學素養
2015.07.01
土壤強心針
作者 / 陳仁炫/美國普渡大學農學哲學博士。專長為土壤 肥力、...
547期
我們的米飯、蔬菜、水果等大多數的食物,都來自於長期耕耘的農業。農業生產不只仰賴氣候、技術與人力,還需要地利的配合。然而,許多地區的土壤常因缺乏養分而使得作物生長不良,此時須使用肥料以補充不足的植物養分,並...
土壤
肥料
農業生產
2015.07.01
飛上天的技巧—實驗火箭的設計原理
作者 / 何崇德/國立基隆高級中學數學科教師。從民國93年起,...
547期
從動力學的觀點,火箭從點火升空、到完成任務、安全返航,整個過程中,重力的作用,一直都在,空氣的力量也沒停止過,再加上火藥的推力,也必須列入考慮。
火箭
動力學
動態壓力
«
1
2
3
4
5
6
7
8
9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資料總數:259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