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1.03.01
要如何飛得翩然?實驗找出蝴蝶飛行的奧義
作者 / 編輯部
615期
蝴蝶具有纖細的身軀搭配大片寬闊且顏色鮮豔的翅膀,穿梭在花叢之間,速度忽快忽慢。而牠看似優雅的飛行,也讓科學家們想更進一步探究其中。
蝴蝶
風洞試驗
無人飛機
2021.02.01
食物中毒?高空感官失靈?味道欠佳?飛機餐主廚心中的...
作者 / 張越評/食力傳媒專欄作家,中華民國註冊營養師。喜愛...
614期
即使遠在2萬英呎的高空上,只要肚子餓了就必須吃飯,但你知道眼前看似簡單的飛機餐,其實裡面有許多要注意的細節嗎?送上高空中的飛機餐,供應商除了要配有國際級的食品安全認證之外,具有潛在危險的食品如半熟蛋、生魚...
飛機
飛機餐
食安風險
食材
食物中毒
2021.01.01
跟著博物館員認識黃金博物館
作者 / 嵇文勤/畢業於設計系及藝廊研究所,在理想與現實仍有...
613期
你來過黃金博物館嗎?如果沒有,你想像中的黃金博物館,是否像故宮博物院、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或十三行博物館一樣,是一間很大,既氣派又宏偉的建築中,展示與典藏著許多珍貴的寶物呢?
黃金博物館
九份
金瓜石
金屬礦山
2020.11.01
觀看電視上的自然風景,還能改善負面情緒?
作者 / 編輯部
611期
在英國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的一項研究中表示,在家中觀看自然風景節目也具有提振心情、減少負面情緒的效果!
大自然
情緒
VR眼鏡
互動式圖像
2020.11.01
萊豬行不行?問題出在清楚標示!
作者 / 廖英凱。曾柏諺。
611期
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開放在即,大眾關注此政策是否會影響自身健康?事實上,不管是豬肉或任何食物,重點在於食用劑量的多寡,完全無毒的食物並不存在。而大家所擔心的瘦肉精檢測標準,其實早已將敏感族群納入其...
瘦肉精
萊克多巴胺
豬肉
食安風險
2020.11.01
天與地的相接處─大氣邊界層
作者 / 張淳皓/EASY天文地科團隊成員,臺大大氣系,閒著沒事...
611期
當秋冬季節來臨,臺灣的空氣汙染會加劇,尤其在南部區域更為明顯。而大氣邊界層是空汙變嚴重的原因之一。大氣邊界層是靠近地表處的空氣,形成的原因來自對流層的空氣攪動,其中對流層中的紊流主導著邊界層的形成。而秋冬...
空氣汙染
大氣邊界層
邊界層
流體
風
波動
2020.10.01
哺餵母乳能降低媽媽罹患糖尿病風險
作者 / 編輯部
610期
來自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的研究團隊分析流行病學報告後發現,對於曾經哺乳母乳的媽媽來說,即使在孩子斷奶後的數十年,也能降低媽媽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
母乳
糖尿病
葡萄糖
胰島素
2020.10.01
想要移民太空?你不可不知的「科氏力」!
作者 / 施奇廷/清華大學物理系博士,任教於東海大學應用物理...
610期
科氏力是一種源自於非慣性座標系的「假想力」。颱風等熱帶氣旋是受科氏力影響的經典例子,隨著區域的不同,氣旋的旋轉方向也有差異。而另一個科氏力常見的說法,就是水槽的水流漩渦方向,相傳南北半球會有不同的漩渦方向...
科氏力
颱風
非慣性座標系
離心力
加速度運動
2020.09.15
失智症智力下降 可能與大腦年齡差有關
作者 / 撰文|曾文毅、黃聖言。
465期
曾文毅與研究團隊先前利用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掃描健康受試者的大腦,並建立大腦年齡的預測模型。透過該模型,他們發現失智症風險因素(risk factor)與智力下降的程度,皆與大腦年齡差(brain ...
磁振造影
失智症
風險因素
神經科學
2020.09.01
銷聲匿跡的颱風 為何7月無颱風?
作者 / 賈新興/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博士,前中央氣象局長期預...
609期
夏季是颱風出現的季節,往年的7月平均會有3 ~ 4個颱風生成。但今(2020)年7月卻罕見地無颱風生成,主要原因是季風槽受太平洋高壓,以及較大的垂直風切所導致。
颱風
西北太平洋
太平洋高壓
垂直風切
氣候
季風
2020.08.15
血型可能影響COVID-19的患病風險與程度
作者 / 編輯部
464期
2020年6月2日medRxiv期刊一研究指出,血型的不同可能與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致病風險有關;與A型血相比,O型血對COVID-19可能更具保護力,罹患嚴重呼吸衰竭(severe respiratory failure)的風險也較低。
血型
嚴重呼吸衰竭
全基因體關聯分析
COVID-19
免疫系統
棘蛋白
新冠肺炎
2020.08.01
山崩會引起地震嗎?
作者 / 編輯部
608期
地震會造成山崩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但山崩會造成地震嗎?
地震
山崩
莫拉克颱風
氣候變遷
2020.06.29
面對新冠病毒疫情風暴—頁岩油能浴火重生嗎?
作者 / 翁榮南∕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地質博士,長期從事油氣探...
607期
今(2020)年初因新冠病毒疫情不斷延燒,連帶影響經濟,使石油需求大減,油價屢創新,導致近年來快速發展的頁岩油產業被迫急速減產、受創嚴重,前景備受關注。頁岩油,是藉由水平鑽井與高壓液裂技術等開採手法,將散布在...
頁岩油
負油價
石油市場
新冠疫情
頁岩油氣
2020.05.14
全球首個氣象衛星星系─福衛三號功成身退
作者 / 編輯部
461期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以下稱福衛三號)於2006年4月15日,在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搭乘美樂達(Minotaur)1號火箭升空,持續運轉14年後,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以下稱國研院太空中心)日前正式宣布福衛三號於今(...
福衛三號
氣象衛星星系
掩星觀測原理
桑迪颶風
2020.05.01
探索火星地理—南半球的特殊地形與季節性風向
作者 / 簡正忠/中興大學物理系兼任助理教授。
605期
火星表面存在著太陽系特有的地形景觀,尤其是南半球的Cryptic Region,在不同季節時呈現出不同的地形。春季時,溫度慢慢升高後,地上出現一個個孔洞加上噴發出的塵埃所形成的尾巴稱為「Spider」地形,透過這些塵埃噴發堆...
火星
星球
奧林帕斯火山
水手號谷
地形
蜘蛛狀結構
2020.04.10
零接觸能偵測體徵 非接觸式生理照護系統誕生
作者 / 編輯部
460期
昇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期發表可24小時遠距偵測呼吸頻率、心跳、體溫與姿勢的雷達系統,打造出市面上唯一非接觸式生理照護系統的產品。
醫療
生理照護系統
遠端監測
自我注入鎖定式雷達
生理訊號無線感測雷達
感染風險
人工智慧
2020.04.10
被監控者付費的天眼系統:Amazon Rings
作者 / 洪朝貴/朝陽科大資管系副教授。
460期
名為Ring的「Amazon智慧門鈴」不只是門鈴,也是監視錄影器。它以雲端監控服務(surveillance as a service)作為宣傳口號,不只替用戶監控自家門口,也替各國警察監控全國各地社區。
Amazon智慧門鈴
監視網
雲端監控服務
社區安全
隱私
資安風險
2020.04.01
當冠狀病毒入侵—人體內的免疫風暴與致病機轉
作者 / 謝世良/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教育部國家...
604期
在面對外來病菌時,體內的免疫系統能幫助人們在遭受侵襲時第一時間作用與反應。然而,近期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卻會讓體內的免疫系統失控,產生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
新冠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細胞激素風暴
免疫系統
棘蛋白
巨噬細胞
2020.01.01
離岸風力發電,環評過後的下一步?
作者 / 王珮蓉、高國瑋
601期
離岸風電的推行,是為了有效減緩全球暖化的再生能源策略之一,綠能應該是用來解決環境議題而不是製造更多麻煩。因此,透過滾動式檢討的過程、投入各種生態調查與監測技術,才有機會找出真正適合在地且有效減輕生態影響的...
離岸風電
離岸風機
環評
環境
海洋
生物
全球暖化
再生能源
2020.01.01
在爭議中尋求永續發展─ 離岸風電生態評估再進化
作者 / 林子皓、柯智仁。
601期
離岸風力發電,是近年來在臺灣受矚目的綠色能源之一。 不過,在人為的開發下,是否真的能落實友善環境?為此,可重複、可重現的生態資料和生物多樣性監測網路的建立,將成為離岸風場和生態環境永續發展的關鍵。
離岸風電
生態
環境永續
綠色能源
2020.01.01
為與不為─當水下噪音成為一種鯨豚生態干擾
作者 / 湛翔智/知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601期
人類的生活與開發,或多或少影響著海洋生態。儘管有眾多原因導致鯨豚面臨存亡威脅,然而,在離岸風場開發當中,水下噪音的干擾,更可能成為壓死海洋生物的一根稻草。因此,如何做好基礎調查、保護海下生態, 則為一刻不...
噪音
鯨豚
生態
離岸風場
2020.01.01
鯨豚能與離岸風場共存嗎?從生態調查找答案
作者 / 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賽塔小組。
601期
臺灣屬島國,四面環海的條件造就出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然而,近年來大量的人為開發和離岸風場的發展,使海洋生態逐步受到威脅。
離岸風場
鯨豚
海洋生物
生態
2020.01.01
科學月刊2020年1月號(601期)目錄—離岸風力發電
作者 /
601期
科學月刊
雜誌目錄
2019.12.20
離岸風場對生態系的影響,如何評估?
作者 / 楊舒婷、廖品琇、林幸助/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456期
上(2019年11)月專題中,筆者群探討了離岸風機對海洋生物的生活有何衝擊。這次,他們將從生態角度檢視風場建置的利與弊。
離岸風場
生態系
食物網
海洋生物
2019.12.20
建置風場所帶來的人工魚礁效應, 是福是禍?
作者 / 邵廣昭、陳靜怡、陳國勤/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
456期
北大西洋地區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開始推動離岸風機的綠能政策,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也在2010年完整評估過離岸風機對海域生態的影響。
離岸風機
魚礁效應
環境生態
海洋
2019.12.20
離岸風機噪音對於魚類可能的影響
作者 / 張顥議、邵奕達/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
456期
大部分的風力發電廠都建立在岸邊,或是在離岸數公里的淺水區海床(約5~30 公尺深)。然而,這些海域也同時是魚類攝食及產卵的主要場所,提供許多海洋生物的卵及幼體生存的棲地,因此具有高度的生態重要性及敏感性。
離岸風機
魚類
噪音
生態
2019.12.20
海洋鳥類的生活, 在離岸風機建置後是什麼風景?
作者 / 丁宗蘇、林穆明/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456期
風力發電是國際間發展快速且技術已趨成熟的再生能源,由於低汙染、低能源需求的特質,使它具有永續發展、延緩全球暖化的潛力。作為一種綠色能源,監測、評估並設法減輕風力發電對周圍生態的負面影響,是世界各國發展風力...
離岸風機
鳥類生態
再生能源
2019.11.15
專題導讀:從離岸風機掀起的海洋生態革命
作者 / 林幸助/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455期
臺灣能源高度依賴進口,面臨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及核能安全疑慮下,立法院於2015年6月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明訂減碳目標於2050年降至2005年排放量的50%以下,並於2025年提升再生能源發電比例至20%。
離岸風機
海洋生態
2019.11.15
離岸風力發電開發前 海洋基礎生產力如何隨季節變化?
作者 / 曾筱君、龔國慶/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
455期
從西元1991年丹麥第一座離岸風力發電場設立開始,歐洲發展離岸風力發電至今約三十年;隨著技術純熟和費用下降,歐洲的離岸風力發電場正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而這股再生能源的新浪潮也逐漸向亞洲推進。
離岸風力發電
海洋
2019.11.15
從風機施工打樁的噪音說起──中華白海豚正面臨著什麼...
作者 / 李沛沂/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胡惟鈞/...
455期
離岸風力發電對鯨豚最主要的衝擊,就是打樁時產生的極大水下噪音,這些音可能對鯨豚造成直接衝擊,嚴重的會造成聽力減損的生理傷害,輕微則產生遮蔽效應或是改變鯨豚的行為。
風機施工
噪音
中華白海豚
«
1
2
3
4
5
6
7
»
頁次:
1
2
3
4
5
6
7
資料總數:196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