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4.07.01
釐清核電廠的熱汙染問題 自然環境與冷卻水降溫的關係
作者 / 詹森/任教於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專長為海洋動力過程...
655期
去(2023)年底一篇發表在《永續》(Sustainability)期刊的論文,內容因為探討核電廠冷卻水(又稱溫排水)排放至海洋的永續問題,而引起許多人的關注(延伸閱讀1)。這項研究以30幾年的監測資料,分析台灣電力公司第三...
核電廠
熱汙染
冷卻水
墾丁南灣
大亞灣
海洋
溫排水
海洋暖化
2024.06.01
從自然觀察開始的 公民科學與生物多樣性指標
作者 / 林大利/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澳洲昆士蘭大學生...
654期
阻止生物多樣性流失、減緩與調適氣候變遷、永續運用有限的自然資源,是現代人類面臨的三大挑戰。生物多樣性是歷經38億年環境磨練的演化產物,但正處於兵臨城下、遭受十面埋伏、只能做困獸之鬥的存亡之秋。各地野生生物族...
公民科學
生物多樣性
指標
時空資料
自然環境
保育措施
自然觀察
2024.06.01
屬於臺灣的美麗新世界
作者 / 編輯部
654期
1992年,聯合國為了「保育及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並由 150位政府領導人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這是國際首度開始重視生...
聯合國
地球高峰會
生物多樣性
中央研究院
臺灣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自然環境
生態保育
2023.02.02
葉片上的「玻璃窗」揭祕卷柏葉表矽晶體的光學效應
作者 / 謝佩君/畢業於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班,研究蕨類與...
638期
你有被芒草割傷的經驗嗎?為什麼看似柔軟的草竟有如此銳利的武器?其實,如此銳利、劃傷手指的利器正是植物體累積的矽結晶!
自然環境
矽
二氧化矽
矽晶體
葉表皮細胞
矽結晶
禾本科植物
矽酸鹽類
二氧化矽
卷柏植物體
2017.06.01
東沙珊瑚記錄21世紀人類排放氮對遠洋的影響
作者 / 任昊佳/臺大地質系助理教授,普林斯頓大學博士,主要...
570期
海洋浮游植物與所有生物一樣,需要氮才能生長,雖然空氣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氣,但是氮氣不能為大多數浮游植物使用,它們只能使用某些氮的形式,像是胺、硝酸鹽或有機氮等。
氮
遠洋
東沙珊瑚
2014.06.01
物聯網在自然環境監測之應用
作者 / 林孝先、黃彥碩/就讀中正大學通訊工程學系碩士班。李...
534期
物聯網早已經深入自然環境監控的應用當中,包含農業、環境汙染、自然災害如土石流等等,透過這些技術讓我們快速並且大範圍的監控自然環境。
物聯網
無線感測網路
氣候監測無線感測器
節點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6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