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18.02.01
食品GMP的興衰
作者 / 王服清/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德國慕尼...
434期
在臺灣經濟起飛的那段光陰裡,是大部分4、5、6年級生的共同黃金歲月,也因為有這段黃金歲月,而使得日後的大部份7、8年級生擁有一段平安成長的童年,而就在這段孩子們成長茁壯的年齡裡,好的食品代表好的發育,食品營養...
食品GMP
食安
2018.02.01
「我認為(I think)」—達爾文與傳統的告別
作者 / 許惇偉/牛津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專長為表觀遺傳學、分...
578期
即使偉大如達爾文(Charles Darwin), 年輕時仍然懵懵懂懂於自己的未來。大學 時,在醫師世家的家人安排下,先是遠赴 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 習醫,在度過極度缺乏興趣與充滿挫折 的2年生活後,輟學了...
達爾文
物種起源
2018.02.01
量子電腦—量子科技時代的來臨
作者 / 張為民/現任國立成功大學物理系特聘教授。研究專長為...
578期
相對於人工智能,自從AlphaGo 打敗一大群世界圍棋冠 軍無敵手,而 AlphaGo Zero 又通過自主學習輕鬆打敗 AlphaGo,你即使不太懂人工智能的工作機制,似乎也可 以似懂非懂地講講人工智能的偉大遠景。
量子電腦
科技
2018.02.01
人工智慧與區塊鏈運算利器:處理器的種類與應用
作者 / 曲建仲/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曾榮獲中華民國...
578期
處理器(processor)是電子資訊產品 的心臟,要了解電子資訊產品,就必須先認識處理器,而要認識處理器,就必須先了解處理器的軟體與硬體架構,以及軟體指令與硬體指令的意義,所有電子資訊產品所使用的處理器都有軟體與...
人工智慧
處理器
區塊鏈運算
2018.01.01
2017臺灣醫療科技展 直擊醫療、生技、保健與照護領域
作者 / 李依庭 ∕ 本刊主編
433期
2017臺灣醫療科技展在上(12)月7~10日於南港展覽館舉行,在為期4天的展期中,有300廠商、1050個攤位並吸引超過6萬的觀展人次。
醫療科技
照護領域
2018.01.01
2017未來科技展 展現多元科技新面向
作者 / 李依庭 ∕ 本刊主編
433期
由科技部主辦的2017未來科技展(Future Tech)在2017年12月28日於臺北世貿三館開幕,一連3天的展出臺灣學研界的科研成果。此展覽匯集72個學研單位共同參展,並展出109創新突破的相關技術。
未來科技
能源應用
2018.01.01
地球自轉與地震活動─人們預防震災的作為,應受地震頻...
作者 / 潘昌志/臺大海洋研究所碩士,現為臺師大心測中心研究...
577期
在地球自轉的變化裡,這則報導中所謂的「地球自轉速度變化」改變十分微小,一年僅累積數毫秒(1毫秒=0.001 秒)的變化,儘管如此、隨著時間累積,或許這些微小變化會讓板塊運動的速率產生些微增減。
地球自轉
地震
震災
2018.01.01
風雨將臨—從多重時空尺度的天氣預報到即時天氣預報
作者 / 黃椿喜/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課長。
577期
羅倫茲的蝴蝶在超級電腦中翩翩揮動著數值天氣預報之舞,預報員在多重的時空中描繪著關於即時、今明、周、旬、月、季、年復一年氣象預報的故事。
天氣預報
即時天氣預報
科技
2018.01.01
應用在AI、5G的先進製程技術鰭式場效電晶體(Fin Fet)
作者 / 曲建仲/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曾榮獲中華民國...
577期
在去(2017)年 9 月底,中央通訊社 報導,台積電宣佈 3 奈米新廠落腳 臺南,並且比原先預估的時程提早約一年量產,這等於宣告台積電技術領先,對競爭者如三星、英特爾產生震懾作用,更可以給予大客戶信心。
場效電晶體
科技
2017.12.01
區塊鏈應用發展與案例分析研討會 探討金融科技新發展
作者 / 李依庭/本刊主編
432期
近年來網路世代的串燒,貨幣的方式也不再侷限於鈔票、信用卡和銀行等實體脈絡的連結,新興網路貨幣比特幣(Bitcoin)、區塊鏈(blockchain)的應用興起,也顛覆了人們對於金融科技的想像。
區塊鏈
金融科技
2017.12.01
第13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 鼓勵臺灣生技醫藥開發
作者 / 李依庭/本刊主編
432期
近年來,隨著生物與醫藥的相互結合,越來越多的基礎研究也配合著臨床實驗的共同開發,一步步實現科學家對轉譯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期許——「從實驗室到病床邊(from bench to bedside)」的目標。
生技醫藥
李天德
轉譯醫學
2017.12.01
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與法規挑戰
作者 / 江雅綺/臺北科技大學智財所副教授、專利技轉中心主任
432期
「共享經濟」近年成為熱門名詞,狹義而言,它指的是藉由媒合個人所擁有的閒置資源與其他個人的需求,以提高原本閒置資產生產力的經濟模式。
共享經濟
法規挑戰
數位科技
2017.12.01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作者 / 許英昌/英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正大學生命科學...
432期
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美國緬因大學霍爾(Jeffrey C. Hall)、布蘭迪斯大學羅斯巴希(Michael Rosbash)及洛克菲勒大學楊恩(Michael Young)博士,肯定三位學者「發現控制生理時鐘的分子機制」。
生理學
醫學獎
生理時鐘
疾病
PER蛋白質
2017.12.01
iPhone X 臉部解鎖的關鍵元件
作者 / 曲建仲/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曾榮獲中華民國...
576期
蘋果將iPhone X 所使用的3D立體影像感測技術稱為「TrueDepth 相機」, TrueDepth 相機為700 萬畫素的 CMOS 影像感測器,配合紅外光相機 (infrared camera)、泛光照明器(flood illuminator)、 接近感測器(proximity ...
雷射
同調性
干涉
2017.11.01
生理時鐘的漫長研究終獲2017諾貝爾獎的青睞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575期
科學界的年度盛事,諾貝爾獎(Nobel prize)的得獎名單陸續的在10 月上旬公布。在生理暨醫學獎項中,今年頒給了霍爾(Jeffery C. Hall)、羅斯巴希(Michael Rosbash)與楊(Michael W. Young)三位教授,表彰他們在發現...
生理時鐘
諾貝爾獎
生命科學
2017.11.01
蘋果iPhone×Face ID立體影像感測技術
作者 / 曲建仲/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曾榮獲中華民國...
575期
蘋果公司的第一支智慧型手機iPhone 上市滿十年的今天,特別推出有史以來功能最強大的旗艦機iPhone X,其中最大的特色是取消了Home鍵也無需手動解鎖,而是採用Face ID臉部辨識解鎖技術,將3D影像技術發揮到極致。
立體影像
感測技術
2017.10.01
3D列印市場概觀及桌上型3D列印機發展趨勢
作者 / 宋宜駿/國立中山大學機電研究所博士,於國立臺灣科技...
430期
在90年代經典電影「不可能的任務 (Mission: Impossible)」中,由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所飾演的男主角伊森韓特使用軟性臉部模型偽裝成其他人而成功的潛入敵營或是從脫離險境的劇情撼動了每一個影迷同時深植人心,電...
3D列印
2017.10.01
數學機率理論—博弈分析
作者 / 謝其政/苗栗縣人桃園農工汽車科教師退休,國立臺灣師...
574期
在經濟學中,投資代表的是利用資金或財物,直接或間接經營一種經濟活動,企圖獲得預期的報償或利益。因此,在取得預期報酬的同時,這個預期也有可能因失敗而落空。
機率
博弈分析
2017.10.01
野生動物觀察趣—紅外線自動相機
作者 / 張育誠/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羅昱超/中興大學森...
574期
在臺灣,近 20年來廣泛運用紅外線自動相機於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或科學研究,是一種針對中大型哺乳動物或地棲性鳥類功效尤其顯著的生態調查工具,例如屏東科技大學的姜博仁博士研究團隊在2001~2004 年間為了調查雲豹蹤跡,...
紅外線
自動相機
野生動物
2017.09.01
科技部的「科技大觀園」,在知識產業時代的能扮演什麼...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573期
歷經近十載的科技大觀園,在學術科教圈與新創媒體界等,陸續招致對其營運與內容的批判建議。因應科技基本法修法後的科發基金千分之五由科技部統籌運用的科普預算保障,更引發科學社群對科技大觀園改善的急切建言。
知識產業時代
科技大觀園
2017.09.01
呼籲科技部推動跨領域整合研究解決桃園藻礁保育爭端
作者 / 陳昭倫/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429期
近來,只分佈在桃園沿岸的藻礁生態系保育成為環境新聞的爭議焦點。主要原因來自於臺灣中油公司準備在桃園大潭進行填海造陸建造觀塘工業區與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引發在地居民與環保團體的抗爭。
藻礁保育
跨領域整合研究
2017.08.01
「嵌合體」研究挑戰人類道德邊界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572期
嵌合體(chimera)原意是指一種希臘神話當中的神獸;同時擁有山羊頭的獅子配上毒蛇構成的尾巴,不過在生物科技研究上,嵌合體指的是一種同時擁有不同來源細胞所構成的個體。
嵌合體
道德邊界
2017.08.01
禽流感中的你,我,牠
作者 / 許惇偉/牛津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專長為表 觀遺傳學、...
572期
「哈∼啾∼」,廣告中某個女星打了個大噴嚏。 「哩感冒囉!哩感冒囉!xx、xx」一隻鸚鵡大叫著,還大聲推薦著某感冒糖漿。
感冒
禽流感
2017.08.01
臺灣的海浪發電仍大有可為
作者 / 周鑑恆/任職於萬能科技大學,專長為物理教育與海浪發...
428期
根據歐洲海洋能源總署(European Marine Energy Centre, EMEC)之分類,目前發展中的海浪發電機大致可分為:水柱震盪式 (Oscillating water column)、點吸收式(Point absorber)、波浪衰減式(Attenuator)、越頂式 ...
海浪發電
電能
能量轉換
能源
發電機
2017.06.01
小鰻魚苗如何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尋根之路?─地磁可能是...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570期
現在多數人對鰻魚的主要印象大多來自於香噴噴的鰻魚飯,但在美味可口的背後,鰻魚的一生仍有許多有趣的未解之謎。
小鰻魚
地磁
迴游
2017.06.01
生活中的休閒食品——擠壓加工技術原理與應用
作者 / 林貞信/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農業暨生物工程學博士,現為...
570期
擠壓加工技術(extrus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的發展,源自於西方20 世紀初的科技,簡單的定義是運用擠 壓機(extruder), 加工處理米穀、 豆類原料,成為中間(intermediate) 或完成(finished)產物的一種技術。...
休閒食品
加工技術
擠壓加工技術
2017.06.01
南方小島風情-東沙群島環境與生態
作者 / 余尚學-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助理工程師、臺灣大學海...
570期
東沙,是一座充滿生物多樣性的島礁,所處的位置特殊、加上氣候和地形構造環境,所孕育的珊瑚礁舉世罕見;但是大多數人對東沙的認識只有在書籍閱讀到的戰略位置,現在更增添了海洋生態環境的重要保育目的。
東沙群島
環境生態
保育
珊瑚礁
2017.06.01
臺灣藻類產業未來發展的挑戰與機會
作者 / 林翰佳/海洋大學生命科學暨生物科技學系系主任。 顏...
426期
我們的日常生活用品,有許多關鍵成分其實是由藻類所提供。例如從海洋紅藻中所提煉的鹿角菜膠,如果沒有它,我們每天在用的牙膏放久了就會「油水分離」;又例如海洋矽藻外殼所形成的矽藻土,是工業上很重要的過濾材料,也...
藻類
產業
2017.06.01
從印度B型肝炎疫苗看臺灣的生物科技——印度能,為什...
作者 / 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月...
426期
在「胰島素與生技產業誕生的故事」,筆者詳細闡釋了1976年初,一位即將失業的麻省理工學院校友史瓦生(Robert A. Swanson)如何看到剛在象牙塔內萌芽的生物科技充滿了商機,說服了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生化教授薄耶兒(...
B型肝炎疫苗
生物科技
2017.06.01
從商業財務到遺囑財產——現代的監理科技與未來發展
作者 / 廖世偉。張誌叡。鄭旭高
426期
監理科技(Regtech),或稱法遵科技係利用新技術達成監理要求。常見之監理手段包含依法行政、以財權制衡政權(如立法院以預決算審議把關行政院政策)。
商業財務
遺囑財產
監理科技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資料總數:663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