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4.07.01
網路發明之前的「網路」? 見證資訊革命的「電報」發...
作者 / 楊振邦/任教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655期
對於手機一滑就可以輕鬆發送文字、圖片、影音的我們來說,實在很難想像在網路出現之前要如何遠距傳遞訊息。自古以來常用的方法,不外乎書信、烽火、旗語等。不過在19世紀初科學家發現電磁效應後,通訊技術發生了重大的改...
希林
電報
電磁通訊
資訊革命
伏打電堆
石板印刷
電磁效應
電磁電報
2022.06.15
隨張老師搭上遊艇,以「科學眼」看世界 讀《環球科學...
作者 / 巫紅霏/《小達文西》主編、《中華科技史學會學刊》主...
486期
張之傑老師的科普力作《環球科學札記》出版,立刻寄給我一本,希望我能寫篇書評。張老師的科普寫作能力不容置疑,接到任務自然是欣然答應。
科普
科學史
COVID-19
《環球科學札記》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環球之旅
地球暖化
巴拿馬運河
地球
海洋
黑潮
臺灣海峽
2022.06.01
從敷衍數學到成為程式語言的先驅 世上首位程式設計師 ...
作者 / 蘇意雯/臺北市立大學數學系教授,喜歡與大、小朋友分...
630期
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二其實是「愛達.勒芙蕾絲日」(Ada Lovelace Day),人們會在每年的這一天慶祝女性在科學、技術、工程、數學(science,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STEM)領域取得的成就,除了激勵已...
勒芙蕾絲
STEM
程式設計師
性別差異
科技史
數學家
數學
分析機
程式設計
電腦
巴貝奇
女性
2016.09.01
特斯拉以詩會友
作者 / 邱韻如/長庚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任教普通物理及普物...
561期
2016年7月,與好友曲子在希臘一起探索西元前古文明之後,我們前往伊斯坦堡,曲子則從希臘北上,經阿爾巴尼亞來到蒙特內哥羅(Montenegro,意譯為黑山)。曲子在臉書上貼出他在黑山首都波德戈里察(Podgorica)的一間教堂...
特斯拉雕像
黑山
2015.06.01
蒙古人崛起是因為氣候好?
作者 / 劉昭民/前民航局氣象中心研究員,中研院科學史委員會...
546期
根據中國歷史上氣候變遷之研究,可以知道長期乾冷的氣候會造成嚴重的旱災和饑饉,使饑民和塞外的民族鋌而走險,四出搶掠,造成政治動亂,甚至朝廷覆亡。
氣候
年輪
國史
2014.12.01
宣紙壽千年
作者 / 陳大川/中華科技史學會會員。
540期
今日會書法的人都知道宣紙、使用宣紙,但透徹瞭解宣紙的人,卻為數不多。通常,在使用宣紙時,常會抱怨這個太滑、那個不吸墨,或是顯不出墨韻的味道。
宣紙
箋函用紙
書法用紙
2014.08.01
我國古代的物候知識
作者 / 劉昭民/中華科技史學會會員。
536期
我國最早的物候,見《詩經‧ 豳風》,可惜只記春日、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十月,其他各月皆未述及,而且各月僅見一條。
物候
節氣
2014.05.01
注音輸入法亟待修訂
作者 / 張之傑/中華科技史學會會員。
533期
筆者於1997年夏開始學習電腦文書,一開始就使用注音輸入法,至今沒使用過其他輸入法。注音輸入法始於何時、何人(或機構)已難稽考。鑑於臺灣的中文電腦系統1980年代興起,注音輸入法大概也始於1980年代。
注音輸入法
電腦文書
中文電腦系統
2014.04.01
審訂科普書刊有感
作者 / 張之傑/中華科技史學會會員。
532期
筆者自進入出版界,審訂過的圖書已難以計數,其中以譯自國外的青少年科普讀物為大宗。所謂審訂,主要是糾正翻譯上的錯誤,特別是專業知識上的錯誤。
科普
出版界
科學
2014.04.01
李森科在中國
作者 / 張之傑/中華科技史學會會員。
532期
史達林統治時期,蘇聯有位二流的農業生物學家, 因緣際會地成為蘇聯生物學及農學領袖,他就是學棍李森科(Trofim Denisovich Lysenko, 1898~1976)。
春化現象
遺傳
遺傳學
李森科
生物體
生物學
2014.02.01
馬年說馬
作者 / 巫紅霏/中華科技史學會會員。
530期
馬原分布在歐亞大陸的草原,經過5000多年的馴養,已與人類的生活和歷史密不可分。
馬
甲骨文
草食性哺乳動物
野馬
家馬
阿拉伯馬
2014.02.01
哥倫布與亞美立哥
作者 / 劉宗平/任教元智大學光電系、中華科技史學會理事長。
530期
德國人古騰堡整合前人的技術,發明了鉛字活字印刷術。他使用的活字是鉛銻合金,冷卻快速,又有足夠的硬度。為了解決水墨印刷的困難,他發明了油性墨水,真正實現了活字印刷!
哥倫布
亞美立哥
印刷技術
鉛字活字印刷術
文藝復興運動
拜占庭
2014.01.01
于右任為中南半島正名
作者 / 張之傑/中華科技史學會會員。
529期
于右任先生1964年11月10日去世,寒舍有先父所遺《于右任先生紀念集》,全書編碼300頁,另有未編碼圖版56頁,海外唁電(橫排)13頁。內容含照片、墓表、年譜、祭文、輓聯、詩詞歌曲、紀念文等。
于右任
中南半島
印度支那半島
2013.10.01
名嘴們的渾話
作者 / 張之傑/中華科技史學會會員。
526期
罹患重感冒,沒精神看書、寫作,更沒精神外出活動,就坐在沙發上看看電視吧。隨機一按,是某電視台的談話節目,幾位「名嘴」正在談論越王劍。
越王劍
國防
科技
蜻蜓
國防科技
國防機密
楚國郢都
湖北
2013.09.01
羅聘〈鬼趣圖〉原始
作者 / 張之傑/中華科技史學會會員。
525期
約十年前,一位來自復旦大學的學者,在中研院科學史委員會演講,姓名已遺忘,內容和中西文化交流有關。講者秀出一幅明末傳教士羅雅谷等譯《人身圖說》的骨骼圖,再秀出清初畫家羅聘的〈鬼趣圖〉,說明後者源自前者。明末...
科學史
中西文化交流
《人身圖說》
骨骼圖
西方解剖學
傳統醫學
2013.08.01
限時專送用的木牘
作者 / 陳大川/中華科技史學會會員。
524期
古人文書記載,在紙未被大量使用以前,教科書上都說使用竹簡、木簡和木牘,大家都知道竹、木簡,對於木牘,卻只知其名,可說都沒看過,也不甚了解。
木牘
簡牘
楔形匕首形牘
駱峯
印記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16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