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15.01.01
科學月刊歷久彌新
作者 / 劉源俊/臺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董事長
541期
《科學月刊》邁入第四十六個年頭,以彩妝新面貌迎接讀者。誠然,《科學月刊》在面臨種種挑戰的情況下,必須求新求變。但要讓一個沒有老闆、靠一群熱心的理科識士們奮力維持的刊物作出這樣的重大決定,總是相當不容易的一...
科學月刊
科學
2015.01.01
科學月刊全新風貌
作者 / 程一駿/科學月刊社理事長。
541期
一個國內最資深的科普刊物 ——《科學月刊》,在經過45年的漫長歲月後,內容要從黑白改成全彩了!
科普教育
科學
科學月刊
2015.01.01
面對12年國教,科學月刊振翅高飛
作者 / 曾耀寰/《科學月刊》總編輯
541期
《科學月刊》是由一群60、70年代成長的理工知識份子,憑藉著啟蒙、理想和奉獻,為推廣全民科學教育盡一份心力。創辦初期,臺灣科學資訊來源極度匱乏,早期稿件大部分來自國外的留學生,內容多是外國科學家的研究。
科學
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
2015.01.01
天氣現象與動力機制-由臺灣的劇烈天氣現象說起
作者 / 蘇世顥/任教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劉清煌/任教文化大...
541期
「天氣如何?」相信在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中,一定有問過這樣一句話。這代表了我們都瞭解天氣是多變且難以掌握的現象,卻時時刻刻的影響我們的生活,所以才需要不斷關心它的變化。
天氣
颱風
龍捲風
對流
2015.01.01
光譜在天文學的應用
作者 / 蘇俊鴻/任教北一女中數學科。林郁梅、楊善茜/任教北...
541期
天文是一門最古老的科學,同時也是最新的科學。現代科技提供了天文研究精確地測量宇宙的利器,然而許多新的知識以及人類對宇宙認知的突破,都來不及編入教科書內。
天文
科學
宇宙
光譜
2014.12.02
埋藏在腦內的空間導航系統
作者 / 李志昌/任職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
540期
2014
諾貝爾獎
諾貝爾
腦
腦神經
腦科學
腦內空間導航
生物
2014.12.01
科學月刊2014年12月號(540期)目錄—2014 諾貝爾獎特...
作者 /
540期
2014.12.01
科學搖籃
作者 / 何子樂/前交大應化系教授。
540期
楊振寧、李政道的科學生涯,奠基於西南聯大時期,吳大猷先生之栽培功不可沒。由下述美國案例,更可證實老師啟導之重要。
科學
教育
2014.11.01
科學月刊2014年11月號(539期)目錄—結晶學百年解密
作者 /
539期
科學月刊
雜誌目錄
2014.11.01
蛋白質結晶學在臺灣
作者 / 簡玉成/任職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539期
解析蛋白質立體結構是探索生命奧秘的重要技術,臺灣科學家的努力不懈使臺灣成為少數擁有蛋白質結晶學設施的國家,未來學術成就也指日可待。
蛋白質結晶學
基因
單晶X光繞射
科學
生命科學
醫學
2014.11.01
在擴增實境中探索科學
作者 / 邱美虹、唐尉天:任教師大科學教育研究所。
539期
想想看這是什麼畫面,一群學生毫不避諱在課堂上拿著手機或平板滑來滑去、熱烈討論……
數位學習
擴增實境
行動擴增實境
教學
科學教育
科技
2014.11.01
民科談民科
作者 / 張之傑/業餘科學史研究者。
539期
筆者請大陸學者宋正海先生介紹「民科」(見10月號本欄目),是因為我就是個民科。臺灣的民科為數不少,希望宋先生的文章,喚起臺灣民科的自我意識。
民科
論文
學術
科學
科學史
2014.11.01
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導讀
作者 / 王郁馨、曹雅晴、黃敬雯/就讀私立金陵女中。
539期
在《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一書中,作者理查.繆勒(Richard A. Muller)剖析現今人們最關注的五大主題,並打破大眾錯誤迷思,揭發科學真相。由於作者來自美國,恐怖攻擊也就成了首章題目。
恐怖攻擊
癌症
能源
全球暖化
科學
媒體
環境
2014.11.01
從指考實驗題談物理教學
作者 / 簡宗奇/任教桃園縣立南崁高中物理科。
539期
在以前國立編譯館課本上的編輯大意上如此寫道:「科學教學要以學生有興趣的探討活動為主,教師講解為輔,期望學生能認識物質與能量的世界,熟練科學的方法與技巧,發展研究探討的興趣,以養成能運用科學知識、富於創造性...
物理
科學
科學素養
教學
2014.10.01
科學月刊2014年10月號(538期)目錄—意猶未盡的極速...
作者 /
538期
科學月刊
雜誌目錄
2014.10.01
中國古代對遺傳和變異的認識
作者 / 馮永康/科學史研究者。
538期
在大量的、悠久的中國史書和文獻中,早就出現了各種對遺傳和變異現象的描述與記載。距今大約7000~8000 年前,長江、黃河流域的各氏族部落,在長期的採集、種植植物和漁獵、馴養動物等實踐活動中,就開始對原型植物加以選...
生物遺傳
變異現象
史書
性狀
2014.10.01
談談民科
作者 / 宋正海/前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
538期
民科,是民間科技工作者的簡稱,指非職業的科技工作者。科學真理只有一個,科技成果不問出身,所以學術界也一直沒有單獨出現「民科」這個詞。
民科
科學
學術
2014.10.01
卓越的醫師科學家
作者 / 林基興/任職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
538期
筆者服務於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去年改名為科技會報辦公室),陳定信教授與伍焜玉教授均曾為科技顧問多年,因此,筆者和他們曾有相當多的互動,也感佩他們為社會的貢獻。最近他們分別出傳記,與大家分享其心路歷程,包括人...
肝炎
本土教育
醫學
血小板
科學
2014.10.01
智商
作者 / 何子樂/前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教授。
538期
霍金(Stephen Hawking)在牛津大學三年級時,身體發生變化,漸凍症開始出現。一次從樓梯間跌倒,記憶全失。同學好友忙了一陣,使他安頓下來,腦功能似乎恢復,但仍不確定長期損傷程度。
智力
科學家
菲爾茲獎章
克拉佛獎
2014.10.01
帶學生作數學發現
作者 / 游森棚/任教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及空軍官校。
538期
今年全國科展結束後,科學教育館舉辦了一個研習營,主要用意是打鐵趁熱,讓報名的老師藉著互相討論歷屆得獎的科展作品,能夠更上一層。參與的老師有三、四十位,會場座無虛席。
數學
科學教育
2014.10.01
收集水氣的濃積雲
作者 / 王嘉琪/任教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
538期
在十大雲族分類中,積雲是外型最討好的一種,輪廓分明,造型多變,廣受大小朋友喜愛。積雲根據其發展的高度與濃密度可再細分為淡積雲(Cumulus humilis)和濃積雲(Cumulus congestus)等。其中濃積雲在科學上的重要性大...
濃積雲
積雨雲
對流層
融化層
2014.09.01
科學月刊2014年09月號(537期)目錄—張昭鼎紀念研討...
作者 /
537期
科學月刊
雜誌目錄
2014.09.01
Make a CASE!臺大科教中心
作者 / 陳竹亭演講。趙軒翎/本刊主編。採訪、整理。
537期
在五月的張昭鼎紀念研討會後,六月底筆者正好又有機會當面採訪陳竹亭老師,遂將演講與採訪的內容整理成一篇與讀者分享。
科學
科學教育
教育
多媒體傳播
科學傳播
2014.09.01
從國際奧林匹亞說中學科學教育
作者 / 劉源俊/東吳大學物理學系名譽教授。
537期
臺灣中學生參加各項國際奧林匹亞科學競賽,今年佳績頻傳:數學排名第三,物理第二,生物第一,化學第二。這些佳績不免造成一個印象,讓人以為臺灣中學的科學教育很了不得。
科學
國際奧林匹亞科學競賽
國際
科學教育
2014.09.01
教育的新舞台—資訊科技融入物理教學
作者 / 演講/黃福坤。整理/林靜英。
537期
網路,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教育平台,打破傳統教學的限制,也造就了一個寬廣的舞台,讓教育者和學習者都能盡情發揮。在這場演講中,黃福坤教授將帶著過去18年對於教育的經驗與省思,分享運用資訊科技協助物理教學的心得。
物理
資訊科技
科學教育
科普傳播
教學
2014.09.01
以週日閱讀科學大師的網站經營為例
作者 / 李旺龍教授 ∕ 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系暨奈微所。
537期
做為一個大學教授除了認真教學及發表研究論文外,還有服務及輔導兩個責任;年輕的學生需要很多的指引及協助,教師的輔導就很重要;從事科普則是個很好的社會服務,走出象牙塔、走入群眾,感覺會很不一樣,影響力也比許多...
科普
科學
2014.09.01
以「臺灣蛛式會社」為例—網路上的公民科學家
作者 / 羅英元。
537期
你喜歡觀察生態嗎?你一看見蜘蛛拔腿就跑?參與公民科學計畫,將顛覆你的想像,還提供你成為科學家的好機會!
蜘蛛
公民科學
生物
氣候變遷
環境
科學
生態學
2014.09.01
在家尋找外星人— SETI@Home計畫
作者 / 曾耀寰。
537期
科學研究只能是象牙塔裡的工作嗎?只能屬於一群現代巫師們的魔法術嗎?為了確保自己在該研究拔得頭籌,牛頓在還沒公開發表微積分(他稱之為流數法,method of fluxions) 的研究前,曾寫信給另一位微積分發明者萊布尼茲(...
科學
天文學
網路
電波
外星人
2014.09.01
搖滾吧!科學—科技部「科技大觀園」
作者 / 洪美慧。
537期
終身學習的思維和模式已因網際網路的普及而徹底改變,人們的指尖只要輕觸鍵盤,就能打破地域藩籬,快速汲取多元的知識,因應此一趨勢,科普教育的傳播方式也有了更豐富的面貌。
科學
科學教育
科技
科普
2014.09.01
科技部在推廣新媒體科普傳播的角色
作者 / 羅時成演講。 文詠萱(本刊編輯)整理。
537期
科學、科技必須仰賴科普傳播,才能夠普及社會大眾,科學概念若能普及社會大眾,則可加速國家的產能,促進社會的發展。
科學
科技
科普
科普傳播
«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資料總數:1453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