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19.07.21
3D珊瑚礁-水下調查立體結構的新方法
作者 / 陳冠言/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生,來自基隆大海的男...
451期
珊瑚礁有著極其多變的立體結構,這些三維空間如同海裡的社區住宅和便利商店,是提供海裡居民(魚、蝦、貝類)生活所需的各種基礎建設,研究這些結構的多樣性有什麼生態與保育意義?他們在面對逆境時會如何變化?這些都是...
珊瑚礁
水下調查立體結構
2019.07.01
低成本翻轉太空科技-無人機也能當作衛星用?
作者 / 賴盈誌/成功大學航太系助理教授,2001年投入無人飛機...
595期
在美國火箭公司 SpaceX 協助下,臺灣成功於千禧年前夕發射低軌道的科學實驗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一號,成為擁有衛星的國家之一。 根據去(2018)年統計,全球軌道上運行的4900顆衛星中,臺灣所發射的衛星佔了10 顆。一顆...
太空
科技
人造衛星
哈伯望遠鏡
2019.07.01
電腦如何擊敗頂尖棋士?淺談AlphaGo人工智慧系統
作者 / 顏士淨/國立東華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從事人工智慧、...
595期
人工智慧系統是近年來科技領域最火熱的議題之一,而其中最具話題性的,是2016年Google的AlphaGo在圍棋領域擊敗韓國棋王,震撼全世界。而打敗棋王的關鍵,就是透過深度學習、強化式學習及深度強化式學習三大機器學習技術...
AlphaGo
人工智慧
類神經網路
深度卷積式類神經網路
圍棋程式
趨勢科技
深度學習技術
2019.07.01
千里共嬋娟—逐夢踏實的登月夢
作者 / 邱韻如/長庚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物...
595期
今(2019)年,NASA慶祝人類登月50週年。好萊塢電影《登月先鋒》(First Man),從阿姆斯壯的觀點回顧50年前登月的劃時代壯舉。阿姆斯壯這一大步,是由許多小步累積而成。逐夢踏實的登月夢,起於人們舉頭望明月的想像及...
登月
阿姆斯壯
太空
2019.06.24
打破最高溫紀錄 超導體研究嶄露新曙光
作者 / 編輯部
450期
超導體(superconductor) 是一種在特定溫度之下,電阻將降為零的 導體。近期由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的研究團隊在Nature期刊發表的 最新研究指出,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在最高 溫度下能展現完美導電特性與能力的...
超導體
超導氫化物
2019.06.21
行萬里路- 全球最大地球科學研討會百年慶典與會札記
作者 / 詹海柏/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450期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古往今來人 們充實學識、砥礪專業知能的必經途徑。 在行萬里路前,若可做好完整的行前籌 劃,多一分的會前預備將使得參加大型國 際研討會的果實更加豐碩圓滿。
地球科學研討會
2019.06.04
2019年中盤點—帶您一覽今年最夯的科學大事!
作者 / 倪簡白/中央大學物理系,從事與天空物理的研究。
594期
2019年已走過了一半,在科學領域也帶來許多新進展。回顧上半年,Nature期刊列舉了幾個具有重大影響的科學活動。筆者也收集其他資料補充未來一年的科學事件與期待。
衛星
地磁
宇宙
重力波探測器
日全蝕
2019.06.02
有無利益衝突,誰說了算? 從美國醫學研究未揭露利益的...
作者 / 甘偵蓉/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助理研究學者、...
594期
研究利益衝突,是指研究人員在專業上必須列為首要考量 的利益,可能在追求私人或次要利益的過程中受到減損或 負向影響,甚至因而未能遵守相關法律或專業倫理。而醫 學研究與商業利益,是 1 加 1 大於 2 的協同共榮,還是...
論文
醫學
利益衝突
2019.06.02
無所不在的揉皺噪音
作者 / 洪在明/主持清學大學物理系510的揉皺實驗室,研究對...
594期
在電影院裡,摸黑從紙袋或塑膠袋中取出食物,要動作越快還是放慢,才能讓發出的聲響最小,不遭旁人側目?生活中隨手一揉的紙團所發出的噪音,在科學研究中又蘊藏哪些有趣的性質或定律?
揉皺
噪音
頻率
脈衝
2019.06.02
以假亂真,虛實難辨—虛擬實境
作者 / 楊茂村/美國賓州州立大學電腦科學博士,東華大學資訊...
594期
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近年來在各領域成為熱門話題,本文將介紹虛擬實境的歷史演進過程,從大型機台、3D 眼鏡 一路到裸視3D等技術,各種產品的出現、運作方式與該技術的未來展望。
虛擬實境
VR
擴增實境
感官
2019.05.01
賽先生的百年回眸
作者 / 黃相輔/倫敦大學學院科學史博士,研究興趣是通俗科學...
593期
狹義的五四運動,指的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的學運。由於不滿中國政府在巴黎和會(Paris Peace Conference)的外交失利,愛國情緒高漲的學生遊行抗爭,後續軍警的鎮壓又引發全國各地串連罷課、罷工與罷市的政治事件。
科學
五四運動
科學史
2019.05.01
從細胞到鳥群─這個流體和你想的不一樣
作者 / 陳宣毅/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央研究院物理究所合聘...
593期
從細胞內的分子馬達、細胞、細菌、魚群、鳥群乃至於人群到人造的仿生機器,這些不論在物理尺度或構造都相去甚遠的系統,可以用相同的原理來理解嗎?這似乎是科幻小說裡的題材,可是近年來理論與實驗科學的進展都指出,可...
流體
細胞
物理
流體力學
2019.05.01
水能載舟,如何才能不覆舟? 從海浪的行為談海嘯預警...
作者 / 口述/吳祚任,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593期
颱風在臺灣可說是家常便飯,氣候因素使得風浪變大,因此漁船需進到港內才不會因持續晃動與碰撞造成損壞。
海浪
海嘯預警
2019.05.01
新世代5G傳輸技術—大規模MIMO系統與波束合成技術
作者 / 蔡作敏/交通大學電信所副教授,專長為微波毫米波晶片...
593期
「第五代行動通訊(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5G)」,具有同時多使用者服務、高速資料傳輸及低時間延遲的特點。
5G傳輸技術
毫米波
大規模MIMO系統
波束合成技術
2019.05.01
與珊瑚共生的研究之路─海生館館長陳啟祥專訪
作者 / 陳其暐/嘗試在混亂的年代當一名說故事的人。
593期
在陳啟祥遇見珊瑚之後,他選擇走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
珊瑚
海洋
環境
共生藻
胞內共生
2019.05.01
汪星人,別害怕─ 談犬貓的聲音恐懼症
作者 / 王儷蒨 臺大獸醫專業學院臨床動物醫學研究所 副教授、...
593期
小動物行為醫學,為近30 年來歐美 逐漸發展的新興獸醫專門學科。多數動物行為問題與其背後可能潛藏的疾病,是可以被藥物治療的;嚴重行為異常的動物不是只有執行安樂死之途,獸醫的行為醫學知識,也將能大為提高行為異常...
醫學
動物行為醫學
動物行為問題
聲音恐懼症
減敏訓練
反制約訓練
2019.05.01
巨木在哪裡? 空載光達技術應用於樹木高度的測量
作者 / 李崇誠/國立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博士後研究...
449期
在臺灣,存在千年以上的巨木會被稱為神木,傳統的習俗認為當樹木樹齡高達千年時其存有靈性,撇開這些民間習俗不說,至少可以得知大眾對於神木等級的巨木都有敬仰之情。說到神木,許多人都會想到阿里山神木群,其樹齡高達...
巨木
空載光達技術
2019.04.01
當古生物得了癌症-2億4000萬年前的骨癌病例
作者 / 蔡政修/任教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
592期
癌症,似乎已經完全融入人們的生活,雖然當大部分的人在得知親朋好友罹患癌症時還是會很難過,但也漸漸地學會接受這不可避免卻又殘酷的事實。
古生物
癌症
古病理學
化石
骨癌
2019.04.01
黯淡之星- 棕矮星的身世解謎
作者 / 謝天晧/清華大學天文博士,2016 年起任職中央研究院...
592期
眺望夜空看見滿天星星時,讀者可曾想過,有一部分不發光的星星就躲藏在黑暗之中?
科學
棕矮星
恆星
重力
金斯不穩定性
2019.04.01
從農田重金屬污染整治到土壤煉金術-農業採礦的發想
作者 / 許正一/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教授。 楊家語/國立...
448期
自1982年桃園市觀音區發生的第一起鎘米事件開始,臺灣農田土壤受工業廢水與固體廢棄物等重金屬污染的問題逐漸受到社會重視。截至目前為止,重金屬仍是臺灣與多數國家最主要的農田土壤污染問題,因為受污染的土壤經由食物...
重金屬汙染
土壤煉金
農業採礦
2019.03.01
追尋臺灣大型「古」生物之旅
作者 / 蔡政修/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
591期
如果講到臺灣大型動物,大概許多人的腦海中都會浮現出臺灣黑熊(Ursus thibetanus)的影像。不過,會進一步去思考臺灣黑熊是如何來到臺灣或牠們在臺灣的演化歷程的人,就相對少了許多。
古生物
臺灣古生物
豐玉姬鱷
臺灣鯨魚
2019.03.01
我回來了∼我又走了∼ 神出鬼沒的 海底山崩型海嘯大解...
作者 / 吳祚任/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 科學研究所副教授。郭羽...
591期
2004 年,印尼曾發生人類史上最嚴重的南亞海嘯(Indian Ocean tsunami),當時地震的震矩規模(Moment magnitude scale)達 9.1,印度洋旁的爪哇海溝(Sunda Trench)受地震影響破裂1200 多公里,其所引發的海嘯規模之大...
海嘯
地震
海底山崩
火山
海嘯預警系統
2019.03.01
空間膨脹如何影響可觀測宇宙
作者 / 李沃龍/目前任教於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研究興趣主要...
591期
宇宙學是研究宇宙整體起源與演化的特殊物理科學。由於宇宙獨一無二的特性,宇宙學與其它物理學門最顯著的不同就是:人們只能透過觀測並建構理論模型來理解宇宙的起源與演化,無法重覆其它實驗驗證關於宇宙的理論假設。空...
宇宙
宇宙紅移
電磁波
時間膨脹
2019.03.01
細菌,是敵人還是朋友?
作者 / 江倪全/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 副教授。
591期
人們生活在一個複雜的環境中,除了肉眼可見到的各式物品及動、植物外,還有一群種類繁多,數量更是超乎想像的微生物與之共享同一個空間。而這些看不見、聞不到也摸不著的微生物,卻和人類的生活品質及身體健康有極大的關...
細菌
抗生素
菌叢
2019.03.01
生物與人工的智慧結合–仿生機器人
作者 / 林沛群/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兼副主任,研究領域...
591期
仿生機器人,廣義來說,泛指研發機器人時,應用自然界生物系統的機制與設計,如外形、材料、感測器種類與分佈、驅動器配置、運動控制方法及智慧等,使機器人能展現該生物系統所具有某些特定功能。在此定義下,1960 年代...
仿生學
仿生機器人
2019.03.01
沉積物中的時空膠囊─魚類耳石
作者 / 林千翔/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
591期
一桶一桶的爛泥伴隨著拖曳式沈積物採樣器自深海表層上到了研究船,船艙上早已堆滿各式樣品和岩心,這些「時空膠囊」是科學家迫切期盼解開近代地球事件的鑰匙……
耳石
生態保育
古生物
2019.03.01
在動行研討會之後─臺灣古生物大發現
作者 / 蔡政修/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 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
591期
今(2019)年,臺灣最大的生物學領域的研討會──動物行為與生態研討會於臺灣大學舉辦,且主要是由筆者與王弘毅、胡哲明、丁照棣和何傳愷4位老師的實驗室共同主辦。藉此契機,在這場已走過30年的研討會中,首次舉辦古生...
動物行為研討會
古生物
台灣古生物
古脊椎動物學
臺灣熊
2019.03.01
電光石火的一瞬—追蹤毫秒內高空閃電的瞬息變化
作者 / 郭政靈/任教於中央大學太空科學所,從事高空閃電研究...
591期
從富蘭克林(Banjamin Franklin)利用風箏引電、研究雷暴中電的正負開始,到人類發明電晶體以電作為開關,形成現今生活中所使用的手機、平板及電腦等電子設備,自然科學研究往往是人類將對自然界未知現象的勇於追求,進...
閃電
紅色精靈
精靈暈盤
淘氣精靈
藍色噴流
巨大噴流
2019.03.01
是憂患儲電還是間接浪費?走看液流電池的優化與革命
作者 / 周宜欣/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研究所博士生、行政院原子...
591期
為減緩溫室效應,全球能源來源勢必朝向風能、太陽能與潮汐能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電能輸出深受氣候影響,具不穩定與間歇性特質;而儲能技術的運用,將有效改善可再生能源的缺失,完美調節其不穩定的問題。
液流電池
電池
蓄電池
功率控制系統
2019.03.01
半世紀前後的費曼印象——從《物理定律的特性》到《物...
作者 / 欒丕綱/任職於中央大學光電系,研究興趣為超穎材料與...
591期
半世紀前,《科學月刊》第3期刊載了由已故清華大學前校長沈君山教授撰寫的〈評「物理定律的特性」〉〔註一〕。在沈教授寫此評論的時候,美國理論物理學家費曼(Richard P. Feynman,當時譯為范恩曼)雖在物理圈已是公認...
費曼先生
物理
科學
«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資料總數:1225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