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17.11.01
枷椗林、紅樹林
作者 / 黃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名譽 教授,專長為...
575期
紅樹林泛指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河海交界的濕地、潟湖裡的常綠林。組成 紅樹林的植物全世界有80多種,分 布在北緯32°和南緯40°的地帶,比 起同樣屬於分布在熱帶、亞熱帶陸地上雨林內的物種,紅樹林的物種真是 少得可憐,...
紅樹林
枷椗林
2017.10.01
野生動物觀察趣—紅外線自動相機
作者 / 張育誠/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羅昱超/中興大學森...
574期
在臺灣,近 20年來廣泛運用紅外線自動相機於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或科學研究,是一種針對中大型哺乳動物或地棲性鳥類功效尤其顯著的生態調查工具,例如屏東科技大學的姜博仁博士研究團隊在2001~2004 年間為了調查雲豹蹤跡,...
紅外線
自動相機
野生動物
2017.09.01
跟著科學家一起探索藻礁-藻礁觀察與研究
作者 / 李坤璋/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助理。林惠真/東海大...
573期
臺灣是一個島嶼型國家,四周都被海洋包圍,到海邊玩水是多數人夏天一定要有的行程。到了海邊除了玩水、看風景外,你有注意過海邊還有許多有趣的事情正在發生嗎?
藻礁
觀察
2017.09.01
神秘藻礁建築團隊-殼狀珊瑚藻的多樣性與生態
作者 / 陳品辰/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候選人。 研究主題著...
573期
桃園市大園區、觀音區及新屋區的海岸線,一段綿延27公里的藻礁地形,是臺灣面積最大的藻礁。「 藻礁(Algal Reef)」 顧名思義是由藻類所建構而成的礁體,與大家熟知的珊瑚礁有所不同,珊瑚礁的造礁生物為珊瑚蟲,桃園藻...
藻礁
殼狀珊瑚藻
生態
2017.08.01
跟著動物征服陸地生活的小細菌
作者 / 陳俊堯/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熱愛細菌的細菌...
572期
在美國唸書時每隔一陣子總是會想念起臺灣的食物。雖然在國外各大都市都有中國餐館,甚至是台菜料理,但是進了餐館常常端上來的都不是自己想念的那個味道。
腸球菌
腸道
細菌
2017.06.01
臺灣藻類產業未來發展的挑戰與機會
作者 / 林翰佳/海洋大學生命科學暨生物科技學系系主任。 顏...
426期
我們的日常生活用品,有許多關鍵成分其實是由藻類所提供。例如從海洋紅藻中所提煉的鹿角菜膠,如果沒有它,我們每天在用的牙膏放久了就會「油水分離」;又例如海洋矽藻外殼所形成的矽藻土,是工業上很重要的過濾材料,也...
藻類
產業
2017.05.01
科學影像的處理與分析①─從生命科學觀察開始
作者 / 李頂華/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569期
影像技術在科學研究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DNA結晶構造影像。華生(James Dewey Watson)與克里克(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對DNA的X射線晶體繞射圖像研究,提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從而開啟了分子生物學及...
科學影像
生命科學觀察
物體量化
2017.03.01
前臺大生命科學院學術倫理調查小組主席 ──閔明源教...
作者 / 編輯部
423期
《科學月刊》總編輯蔡孟利(以下簡稱蔡):在1月13日臺大開完校教評會之後,生科院還有沒有繼續調查作為?
生命科學院
學術倫理
2017.01.01
招潮蟹的求偶行為與感官陷阱理論
作者 / 陳昱玄/畢業於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現就讀東海大學生...
565期
當我們到海邊或濕地去踏青旅遊時,常常有機會可以看到招潮蟹(提琴手蟹)的蹤影,退潮後的雄蟹和雌蟹便會出現於泥灘地上覓食和求偶。看到成群的雄蟹在自己洞口揮動大螯時,是否曾經思考過為什麼雄蟹要揮動大螯?
招潮蟹
求偶行為
2016.12.01
烏賊會算術─烏賊的數感與風險評估
作者 / 楊璨伊╱國立清華大學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碩士。焦傳金...
564期
烏賊俗稱花枝,屬於頭足類生物,另外像是鸚鵡螺、章魚、魷魚等,也都同屬於頭足類生物。這個生物類群是無脊椎動物中腦神經系統最發達的,除了有高達數億顆的神經細胞,還有複雜的功能分區與網路連結。
烏賊
頭足類生物
數感應用
2016.12.01
跨領域的持續努力─ 吳重雨講座教授專訪
作者 / 周佳儀/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學士班。楊仁龍/東海大學...
564期
「太空 ─宇宙的終極前緣⋯⋯」是許多「星艦」系列科幻迷熟悉的經典開場,代表人類對浩瀚宇宙的無盡想像;然而對活在世上的人們而言,人體「大腦」這個內在小宇宙所蘊藏的秘密,更是許多科學家極欲探究的「前人未至之境...
人工視網膜
半導體工業
2016.11.01
「作不成孔子孟子,那就做個傻子吧!」
作者 / 林翰佳/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生命科學暨生物科技學系系主...
563期
與廖一久院士相約於仲夏午後,在他位於臺灣海洋大學的研究室。廖院士15年前從農委會水產試驗所退休後,就在海洋大學擔任春暉講座教授,現已為終身特聘教授。
水產界
廖一久院士
2016.09.01
鱟血生醫應用與保育
作者 / 勇生/任職金門水產試驗所。吳嬋娟/就讀國立清華大學...
561期
有群於地球生存好幾億年、躲過一次又一次全球生物大滅絕的奇蹟動物,鱟在4億5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紀出現,與早已滅絕的三葉蟲是近親,約在2億年前至今其外形特徵就未發生明顯的改變。
鱟
雌雄鱟
臺灣文化
2016.08.01
生命之樹3.0—最新版地球生物譜系圖
作者 / 陳俊堯/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熱愛細菌的細菌...
560期
人類一直想弄清楚這個星球上到底還有哪些生物存在。從史前洞穴壁畫的作者想弄清楚附近有什麼樣的動物,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忍著暈船的痛苦繞了地球大半圈,帶回來好多新的、從沒見過的生物記錄和標本。
微生物
次世代定序技術
暗物質
基因
演化
單細胞基因體分析
2016.06.01
解析複雜的生命現象—系統生物學
作者 / 阮雪芬/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
558期
系統生物學結合了計算和實驗方法來分析複雜的生物系統,主要著重在以系統的角度了解生物體內分子的功能和活性,是一門可以應用於探索各種生物學問題的研究方法。
基因體學
DNA序列資訊
訊息核糖核酸
蛋白體學
質譜技術
無膠體技術
2016.06.01
網路生物學—以「網路」探索生命奧妙
作者 / 許家郎/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558期
「網路」是一群點與線的集合,點代表一個物件,而線代表兩個物件的「關聯性」, 此關聯性可以很具體,也可能很抽象。
細胞
代謝反應
轉錄因子
生物網路
2016.02.01
想我肚子裡的盟友們
作者 / 陳俊堯/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熱愛細菌的細菌...
554期
人和其它動物一樣,腸道裡住滿了各種微生物。這些微生物以細菌為絕對大宗,另外還有古菌、真菌以及原生動物共存。腸道細菌多樣性到底有多高?雖然各家估計值不同,但是約略都在500~1000種之間,如果要加上細菌以外的微生...
腸道
微生物
腸道細菌
纖維素
抗性澱粉
黏蛋白
類桿菌屬
2015.12.01
2015諾貝爾生醫獎-寄生蟲病依舊糾纏人類
作者 / 施秀惠/現任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臺灣養殖漁...
552期
今(2015)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之貢獻為研發抗寄生蟲藥物,大幅提升人類健康。相較於傳播迅速且致死率高的病毒和細菌性疾病,世人對久遭忽視之寄生蟲病明顯陌生而無感;而始於1901年的諾貝爾獎,百餘年來亦僅兩度獎勵寄生...
諾貝爾
生醫獎
寄生蟲
瘧疾
疫苗
蚊子
病媒蚊
運動神經
默克
2015.12.01
海洋美食街上的覓食策略
作者 / 陳俊堯/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熱愛細菌的細菌...
552期
珊瑚礁被認為是海洋中的雨林,是生物多樣性極高的地方。除了魚蝦貝類會選擇這裡棲身,海綿、海星、海膽也是住民。數量更多的是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像是藻類、細菌、病毒們,也選擇在這裡安身立命。
海洋生物
珊瑚礁
甲藻
細菌
二甲基硫基丙酸
原位化學趨性測試
基因定序
2015.12.01
在實驗中找回好奇心的癌症醫師—陽明大學臨醫所教授楊...
作者 / 趙軒翎/本刊主編。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畢業,從生科領...
552期
光是今(2015)年,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楊慕華就獲得兩個獎項的肯定,包括「有庠科技論文獎」和「徐千田癌症研究傑出獎」,其中有庠科技論文獎得獎理由讚揚他的研究「在觀念上提供了突破性見解」、「研究成果自基...
楊慕華專訪
癌症醫師
2015.10.01
保衛人體的重要防線—專一性防禦
作者 / 鄭乃彧/畢業於臺大生命科學系、動物學研究所;現任彰...
550期
「天啊!為什麼防禦系統那麼複雜?」這是很多人學完免疫的感嘆。第一道防線皮膜屏障,第二道防線吞噬作用與發炎反應,和第三道防線專一性防禦,各式各樣的白血球和蛋白質參與其中。
免疫
白血球
蛋白質
自體免疫疾病
過敏反應
專一性防禦
模式辨識受體
病原相關分子模式
淋巴球
2015.05.01
科學期刊大PK
作者 / 俞震亞/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校區神經科學博士,任教...
545期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Science、Nature和Cell這些頂尖的科學期刊,但是它們到底好在哪裡?最簡單的答案就是,這些期刊的Impact Factor(IF)很高:Nature的IF是42.351,而Cell的IF則是33.116。所謂IF,就是科學論文被其他科學...
學術期刊
期刊
同儕審查
IF
引用數
編輯
2015.02.01
嗜血刺客 蚊子幹嘛老叮我?
作者 / 梅華軒/目前就讀於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
542期
夏蚊成雷,別以為夏天過了,耳邊就不再「嗡嗡嗡」。在你散發的獨特氣味裡,蚊子依然會被你召喚回來⋯⋯
蚊子
下顎鬚
嗅覺神經元
二氧化碳
辛烯醇
基因
2014.12.02
埋藏在腦內的空間導航系統
作者 / 李志昌/任職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
540期
2014
諾貝爾獎
諾貝爾
腦
腦神經
腦科學
腦內空間導航
生物
2014.11.01
蛋白質結晶學在臺灣
作者 / 簡玉成/任職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539期
解析蛋白質立體結構是探索生命奧秘的重要技術,臺灣科學家的努力不懈使臺灣成為少數擁有蛋白質結晶學設施的國家,未來學術成就也指日可待。
蛋白質結晶學
基因
單晶X光繞射
科學
生命科學
醫學
2013.10.01
認識蝴蝶食草 深入觀察自然生態
作者 / 徐堉峰/任教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
526期
台灣向來有著「蝴蝶王國」的美稱,然而,就在時代並不久遠的20 世紀七、八零年代,欣賞、觀察與研究蝴蝶卻還只是少數國人的興趣,頂多只能算是小眾愛好。
台灣
蝴蝶
蝴蝶王國
生態
國民經濟
農業
環境
植物
2013.08.01
動作電位的離子流機制
作者 / 嚴震東/任教台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及生命科學系。
524期
動作電位是可興奮性細胞,如神經細胞或肌肉細胞的重要電訊號。本文介紹霍奇金和赫胥黎如何以膜電位箝制方法,解開了動作電位的離子流機制。
生物細胞
電位
興奮性細胞
動作電位
神經系統
動物電
生物電
心電圖
極化現象
霍奇金
赫胥黎
膜電壓箝制法
膜電位
離子流
2013.08.01
化學性神經傳遞的量子機制
作者 / 閔明源/任教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
524期
突觸是神經系統中神經元間的連接點,是資訊於神經網路中流通的樞紐,它的量子特性運作是所有大腦功能的基礎。
量子理論
神經元
量子理論
神經網路
中樞神經系統
電性突觸
化學性突觸
突觸間隙
乙醯膽鹼
2013.06.01
科學繪圖的教學
作者 / 許秋容/任職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與全球變遷生物學研究...
522期
回顧十八世紀「大航海時代」,西方人至東方及新大陸探險後,發現了大量而新奇的新物種,不僅促進分類學的蓬勃發展,記錄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也留下一頁極為輝煌燦爛的科學繪圖歷史。
科學繪圖歷史
生態藝術創新課程
跨領域多元學習
生物學
繪畫
2013.02.01
癸巳談蛇—蛇與人之間
作者 / 杜銘章/任教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
518期
蛇在現代社會中,往往與狡詐等負面印象連結,然而在古文明的人類社會中,蛇大多被認為與創世者或祖先有關。呼應蛇年,本文介紹蛇的文化形象轉變與怕蛇的心理原理。
蛇
古文明
宗教
怕蛇
«
1
2
3
4
»
頁次:
1
2
3
4
資料總數:91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