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0.05.01
他與他的大玩具 操作火星車的臺灣囡仔嚴正
作者 / 李依庭整理
605期
火星2020探測車任務(Mars 2020 rover mission),是NASA最新的火星計畫。
火星
火星探測車
嚴正
2020.05.01
〔高清組圖〕好奇號18億像素火星全景照流出
作者 / 謝育哲/在火星開直播種植馬鈴薯應該會有不少人...
605期
NASA於2011年發射好奇號(Curiosity)探測車至火星,並於2012年8月成功著陸,從此開啟屬於它的火星探索之旅。
好奇號
火星
地質
2020.05.01
科學月刊2020年5月號(605期)目錄—尋找火星人
作者 /
605期
科學月刊
雜誌目錄
2020.02.03
2019年科學大事件
作者 / 趙軒翎/是生科人也是新聞人,因緣際會踏入科學傳播領...
602期
在跨年煙火中送走了2019 年,迎來了嶄新的2020 年;也在鞭炮聲中向農曆豬年說再見,由鼠年開始新的一輪。時間如流水一去不返,科學、科技卻在前人積累中不斷寫下新頁。在2019 年6 月號的《科學月刊》,倪簡白老師以〈...
科學新聞
2019科學新聞
2019新聞
黑洞
探月
太陽探索
福衛七號
CRISPR
丹尼索瓦人
量子霸權
防疫
亞馬遜森林大火
2020.01.01
火星部分區域冰層淺薄 人類「親身」登陸有望?
作者 / 編輯部
601期
多年來,人類始終未能成功親身探訪火星,也讓人不禁好奇,哪天人們真能成功踏上火星的土地,究竟會降落在什麼地方呢?
火星
冰層深度
水源問題
氣候
2020.01.01
2020火星探測計畫能否執行?降落傘成關鍵
作者 / 編輯部
457期
【本刊訊】歐洲航太總署(Agence Spatiale Européenne, ESA),於去(2019)年5月及8月在對火星漫遊者羅莎琳.富蘭克林(Rosalind Franklin)火星探測器的降落傘進行測試,然而結局以失敗告終。
火星
降落傘
火星探測
NASA
ESA
2019.10.01
從亞馬遜熱帶雨林的大火 探討媒體現象與科學真實
作者 / 林朝欽/林火學博士,現任亞熱帶生態學會理事長。
598期
近年來,從初夏的6月開始,森林火燒新聞常成為世界性的焦點。通常,新聞中的火燒地點都是在北半球溫帶的美國、加拿大、俄國或地中海型氣候的歐洲;當北半球野火季在10月結束後,森林火燒的新聞轉為南半球,例如12月左右...
亞馬遜
熱帶雨林
大火
媒體現象
科學
墾燒
森林火
2019.10.01
好用、好看又好吸收-是黑曜岩還是美岩社?
作者 / 涂家綸/現就讀於臺灣大學地質學系,是個熱愛石頭的孩...
598期
黑曜岩(obsidian)在眾多岩石家族當中,可謂頗負盛名。如果你是《當個創世神》(Minecraft)這款遊戲的玩家,遊戲中難以破壞的黑色方塊想必讓你印象深刻吧!就算沒有玩過《當個創世神》,我們也常看到市面上各式各樣由...
岩石
黑曜岩
火成岩
花崗岩
岩漿
阿帕契眼淚
2019.09.18
大堡礁有救? 海底火山噴發引後續效應
作者 / 編輯部
453期
目前有群150平方公里、約兩萬多個足球場大小的浮石群(pumice raft)正漂浮在海上,並朝著澳大利亞的方向前進,約7~8個月的時間便可抵達澳洲西岸。除了有機會接觸到數十億海洋生物賴,這群不速之客的到來也可望再次修補...
大堡礁
海底火山
2019.09.01
太空時代2.0—當登上太空不再高不可攀
作者 / 火星軍情局局長/作家兼部落客,經營火星軍情局,關心...
597期
近年來,隨著太空科技民營化,各家私人太空集團如雨後春筍冒出,如SpaceX、藍色起源(Blue Origin)、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阿斯特里姆(Astrium)及畢格羅宇航(Bigelow Aerospace)等,也宣告民間太空探索的大...
太空
火箭
SpaceX
福衛七號
2019.09.01
火山之歌—聽聽他們的鳴唱與心跳
作者 / 林正洪/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597期
火山噴發,是人類長久以來必須面對的一種巨大的天然災害,如何避開火山噴發所造成的災害,一直是人們必須關注的防災工作。事實上,充分應用現在科學儀器的觀測,可以非常有效地獲得火山噴發的前兆,提早進行疏散與準備,...
火山
噴發
2019.09.01
地震之後,會發生海嘯嗎?潛藏臺灣東部海域下的海纜觀...
作者 / 林祖慰/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
597期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當地震發生於海底,因震波動力而引起海水劇烈起伏,形成強大波浪向前推進,進而將淹沒沿海地帶。因著海底及海岸地形的不同,所引發的海嘯也有所不同,所以,檢視地形、地理位置與海底...
地震
海嘯
火環帶
海纜觀測系統
防災
2019.09.01
亞馬遜雨林野火成災 強勢劃破地球之肺
作者 / 編輯部
597期
素有「地球之肺」之稱的亞馬遜熱帶雨林,正遭逢今(2019)年截至目前最大的野火劫難。根據巴西國家太空研究所(Brazil'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Space Research)科學家的紀錄,該雨林今年發生的野火案件已累計至7萬多...
地球之肺
亞馬遜熱帶雨林
野火
雨林
生物
2019.08.01
旅途才正要開始——登陸火星後,洞察號都在做什麼?
作者 / 陳子翔、黃子權、林彥興/EASY天文地科博覽會。
596期
從古至今,人們對夜空中那顆謎樣的紅色行星一直抱有好奇與想像。自1960年蘇聯首次嘗試飛掠火星的火星1A號至今,已有近50個火星探測任務發射升空,人們對火星探測的熱衷不言自明。而最新一個前往火星的探測器,就是洞察號...
火星
洞察號
星球
2019.08.01
模擬溫室效應可望改造火星成適居環境
作者 / 編輯部
596期
隨著氣候變遷、地球人口持續上升及環境資源的限制,使得有些人開始思考移居另一個星球的可能;而火星,是最為人熟知的其中之一。不過,火星地表普遍低溫且紫外線強烈,別的生物不說,人類肯定吃不消。此外,去(2018)年...
氣候變遷
火星
火星地球化
固體溫室效應
矽氣凝膠
2019.06.03
兵馬俑的武器依舊鋒利 考古發現破解千年之謎
作者 / 編輯部
594期
位於中國西安市的秦始皇陵墓及兵馬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些數量驚人的兵馬俑,向世人展示秦帝國的文化及軍事工藝的偉大成就。
兵馬俑
考古
鉻酸鹽
青銅器
焠火技術
2019.05.01
大滅絕的真相 原來是火山惹的禍
作者 / 編輯部
593期
在地球的歷史上,曾發生過5次的大型滅絕事件,其中在2.52億年前,界於二疊紀 (Permian)與三疊紀(Triassic)之間,一場稱為「大死亡(The Great Dying)」的嚴重滅絕事件,造成全球超過95%的生物死亡。
大滅絕
溫室氣體
火山
2019.04.01
保護出生入死打火英雄 新型感測裝置追蹤位置
作者 / 編輯部
592期
當災難發生時,消防人員必須在第一時間進入現場搶救。然而在拯救生命時,打火英雄勢必會暴露於危險的環境中。為了能掌握救災人員的行蹤,近日來自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
感測裝置
火災
高風險環境
2019.03.01
我回來了∼我又走了∼ 神出鬼沒的 海底山崩型海嘯大解...
作者 / 吳祚任/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 科學研究所副教授。郭羽...
591期
2004 年,印尼曾發生人類史上最嚴重的南亞海嘯(Indian Ocean tsunami),當時地震的震矩規模(Moment magnitude scale)達 9.1,印度洋旁的爪哇海溝(Sunda Trench)受地震影響破裂1200 多公里,其所引發的海嘯規模之大...
海嘯
地震
海底山崩
火山
海嘯預警系統
2019.03.01
電光石火的一瞬—追蹤毫秒內高空閃電的瞬息變化
作者 / 郭政靈/任教於中央大學太空科學所,從事高空閃電研究...
591期
從富蘭克林(Banjamin Franklin)利用風箏引電、研究雷暴中電的正負開始,到人類發明電晶體以電作為開關,形成現今生活中所使用的手機、平板及電腦等電子設備,自然科學研究往往是人類將對自然界未知現象的勇於追求,進...
閃電
紅色精靈
精靈暈盤
淘氣精靈
藍色噴流
巨大噴流
2019.02.01
生長在水陸交界的蜻蛉—淺談台江地區的蜻蛉與環境問題...
作者 / 黃棕堡/臺南市善化高中飼養蜻蜓與螢火蟲的高三生。
446期
「台江」這個名字,源自歷史上的台江內海,現今多已陸化為濕地或魚塭。18世紀前,位於臺灣西南的潟湖即為台江內海,潟湖在18世紀中葉後逐漸陸化,外側的鯤鯓(即沙洲)亦與陸地連為一體,僅餘四草湖、鯤鯓湖與若干濕地等...
台江地區
蜻蛉
環境
2019.01.01
從火星衝到金星凌日—天體間的連線奧秘
作者 / Easy 天文地科小站/一群熱愛天文地科的學生組成的科...
589期
還記得去(2018)年7月時,每當入夜,南方空中就會出現一顆又紅又亮的星,它的作息時間大約與太陽相反,在太陽剛升起不久便落下、日落時卻升起,它就是本篇的主角──火星。大家可能會想,這個之前不怎麼顯眼的天體,那...
火星
金星凌日
天體
太空科技
2019.01.01
星火點燃前的那一週 臺大論文造假案是怎麼開始報導的
作者 / 蔡孟利/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教授。
445期
2016年11月,臺大爆發臺灣學術史上最嚴重的論文造假醜聞,實質涉案人員層級之高、牽連的研究機構之廣、造假持續時間之長均是前所未見。自此案爆發之初至2017年4月30日止,包含邀請外部稿件、讀者投書,以及總編輯具名,...
臺大論文
造假案
2018.12.01
科學家開發全新演算法 可預測火山噴發灰燼軌跡
作者 / 編輯部
444期
【本刊訊】火山爆發所產生的灰燼會在5~10分鐘的時間內直衝天際,這樣的時間足以讓極度高溫的火山灰噴發至11公里高的空中,也使得在平流層飛行的商用客機引擎面臨到受損威脅。
火山
演算法
預測
2018.12.01
形塑地球表面風貌耗時百萬年 相比火星只需一瞬
作者 / 編輯部
444期
【本刊訊】透過衛星影像,科學家研究火星上石頭的形成過程,發現火星表面有數百個坑洞(crater)在過去都曾注滿了水,而當中約200個古湖泊(paleolakes)因洪水沖刷,產生排水峽谷(outlet canyons)的地形,這些谷口綿...
地球
表面
火星
衛星影像
排水峽谷
2018.11.01
出售火星土壤 每公斤20美元
作者 / 編輯部
587期
美國的中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UCF)近日打算出售火星土壤,售價為每公斤20美元含運。這可不是件假新聞,但畢竟還沒有人登陸火星,為何現在卻開始販賣火星土壤?
火星
土壤
UCF研究團隊
2018.10.01
火星之水
作者 / 劉玲根/1971年獲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博士。 1974~1996年...
586期
近年人類對火星上水的問題,從來就沒有失過焦。今 (2018)年7月,歐洲太空總署(ESA)發布新聞表示, 依據火星快車號(Mars Express)於2012年5月至2015 年12月間所收集的雷達數據,並經科學家近3年的分析 研究,在火星...
火星
水
2018.09.01
科技部推動農業科技 產學連動燃出輝煌火花
作者 / 郭羽漫/本刊主編。
441期
科技部於今(2018)年8月22日召開記者會,報告自2016年起委託中研院規劃執行的「農業生技研發成果鏈結產學合作計畫」之計畫成果。
農業科技
產學連動
2018.07.01
火星發現有機分子
作者 / 編輯部
583期
火星探測器好奇號(Curiosity),在火星 地表附近的30億年沉積岩中,發現形成 生命所需的有機分子。而美國航太總署 (NASA)新聞稿表示,雖找到能支持形 成生命形成的有機分子,不代表火星有生命,有可能是透過其他方式...
有機分子
火星
2018.07.01
利用火山「唱歌」監測火山活動狀況
作者 / 編輯部
583期
位於厄瓜多爾的科托帕希火山(Cotopaxi), 其圓柱型火山口可能是地球上最大的「樂 器」。愛達荷州博伊西州立大學(Boise State University)研究團隊一項新研究發 現,2015年該火山一系列的爆發後,火山口的形狀發生變...
火山活動
«
1
2
3
4
5
6
7
8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資料總數:226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