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6.15
黃魚易受海水溫度變化影響 生物學者呼籲分區、分物種...
作者 / 整理報導|張慈媛
522期
研究歷經四年,以「魚類重要棲地」(essential fish habitat, EFH)為核心概念,利用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研究所船務室的「新海研三號研究船」,以標準化的科學拖網調查屏東枋寮至苗栗外海的魚類資源,蒐集共13科底棲魚類的...
石首魚科
經濟魚種
保育計畫
海洋溫度
2024.11.11
日常生活中的各種 「熱」
作者 / 川村康文
659期
大家應該都遇過瓶蓋或味噌湯碗蓋卡得很緊、打不開的情況, 其實這也是「熱」造成的。瓶蓋或碗蓋打不開,是因為裡面的空氣(或味噌湯、果醬等)變冷了。內容物變冷之後,瓶中的空氣也會因冷而收縮。
熱
大氣壓力
絕對溫度
2024.04.15
臺大研究團隊找出氣膠影響太平洋海水溫度的原因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08期
東部赤道太平洋是聖嬰現象(El Niño)的發源地,對於調控全球均溫及影響世界各地極端天氣事件扮演關鍵角色,因此了解哪些因素會影響赤道太平洋的海水溫度,對於預測氣候變化至關重要。由臺灣大學大氣系副教授黃彥婷帶領...
臺大
太平洋
水溫
氣膠
聖嬰現象
全球氣候模型
人為空氣汙染
2023.08.01
小心熱昏頭!我們如何預測、降低熱傷害的發生?
作者 / 龍世俊 /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 中心研究員兼副主任...
644期
近年來在氣候變遷之下,全世界都面臨愈來愈高溫的天氣。屢破紀錄且持續時間變長的高溫,已是位於亞熱帶的臺灣夏天常態。因此,如何降低夏天連續高溫帶來的熱傷害,是因應氣候變遷健康衝擊時全民應有的自我保護認知。
熱傷害
綜合溫度熱指數
中央氣象局
熱痙攣
熱昏厥
熱衰竭
中暑
熱壓力
熱預警指標
樂活氣象
2023.02.02
爭取時間:維持海洋和適中的溫度
作者 / 華德(Peter D. Ward)、 布朗李(Donald Brownlee)
638期
如同前面章節中試著表達的,地球史所展現的最重要一點為,動物演化需要時間―長期穩定的環境,以及全球溫度約維持在水沸點的一半或更低。因此每個問題都得加上時間因素。
地球
海洋
動物
天體生物學
板塊運動
地函
溫室效應
石灰岩
行星
溫度
二氧化碳
2022.07.01
科學家如何找到黑體輻射光譜,引發20世紀初的量子革命...
作者 / 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
631期
人對熱的感受是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因此在我們探討大自然的過程當中,「熱之謎」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話雖如此, 科學家開始了解到熱的本質時已經是19 世紀中期,引發熱力學(thermodynamics)的發展。
黑體
斯特凡-波茲曼定律
輻射定律
維因位移定律
熱力學
能源危機
絕對溫度
2022.02.01
「熱」是什麼?從烤箱烘烤食物的過程 看熱科學
作者 / 李明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機械工程博士,現任國...
626期
• 熱力學第零定律:當兩物體分別與第三個物體達到熱平衡時,此兩物體亦達到熱平衡。 • 根據能量守恆,熱力學第一定律說明系統中能量的變化,等於輸入系統的能量減掉系統輸出的能量。 • 熱力學第二定律描述的現象之...
熱力學
熱平衡
能量守恆
熱傳導
熱輻射
熱對流
電磁波
溫度
熱能量
2021.11.30
史上最「有感」的諾貝爾獎?解開溫度與觸覺的身體感覺...
作者 / 陳志成/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神經生物學博士,專長為痠痛...
624期
1980 ~ 1990 年代,科學家發現有一群痛覺神經對「辣椒素」特別敏感,令我們能產生熱、痛等感覺。而這個被稱為「辣椒素受體」的分子,開啟了痛覺分子生物學研究的序幕。美國生理學家朱里雅斯透過功能性分子選殖方法,成...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TRPV1
離子通道
辣椒素受體
痛覺神經
功能性分子選殖方法
機械力夾
2021.10.04
【快訊】2021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作者 / 編輯部
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給美國生理學家朱利葉斯(David Julius)、美籍亞美尼亞裔分子生物學家和神經科學家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以表揚他們發現皮膚下溫度跟觸覺的受器。
諾貝爾獎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諾貝爾生醫獎
朱里雅斯
帕塔普蒂安
溫度與觸覺受器
2021諾貝爾獎
2021.05.31
一下缺水一下暴雨 暖化讓降雨更極端?
作者 / 王嘉琪/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研究專長為熱帶動力...
618期
由於全球暖化的影響,各地紛紛出現「極端降雨」的現象。近期臺灣更是經歷嚴重的旱災,與前一年缺乏梅雨及颱風有關。由於暖化會提高大氣穩定度,使對流不易發生,也會造成降雨強度變大,提高強降雨的頻率。大氣的穩定程度...
全球暖化
暖化
極端降雨
溫度垂直遞減率
乾絕熱降溫率
濕絕熱降溫率
氣塊法
對流
大氣穩定度
2021.05.31
麻瓜也能輕鬆擁有的隱形墨水? 解開感溫墨水變色之謎...
作者 / 陳瑋駿/清華大學化學系碩士,中興大學化學系學士。現...
618期
你用過擦擦筆嗎?只要使用擦擦筆上附的橡皮擦擦拭,就可以讓寫過的字跡隱形。而擦擦筆的墨水是由聚合物所構成的感溫染料微胞,裡頭裝載著染料、顯色劑、變色溫度調整劑。在室溫環境時它們是固體,變色溫度調整劑不打擾染...
化學
隱形藥水
擦擦筆
感溫染料微胞
染料
顯色劑
變色溫度調整劑
顯色劑
2020.04.01
熱對流大解密─從神明數鈔機看空氣怎麼飄
作者 / 張慧貞/研究興趣為物理概念學習困難,生活物理素材開...
604期
生活中常見的煙囪與廟宇燒香拜拜產生的「神明數鈔機」都是熱對流現象。透過理想氣體方程式,溫度與壓力看似是主要的影響因子,但兩個要素卻無法完整解釋現象。原因在於忽略空氣密度,如果將空氣密度考慮進去,便可成功解...
熱對流
煙囪
神明數鈔機
氣體
壓力
溫度
空氣密度
2019.10.16
香檳瓶口竟可製造氣流盤 氣與顏色也隨溫度不同
作者 / 編輯部
454期
許多人應該都玩過「水火箭」,如果今天把主角換成香檳,會是什麼樣的情景?近日,《科學進展》一篇研究發現,開封香檳時其瓶口氣體顏色會受溫度影響,且會產生一些與火箭類似的現象!
氣流盤
香檳瓶口
2019.08.01
再造太空精準溫度計—福衛七號
作者 / 林俊良、方振洲
596期
過去,國家太空中心發射的福爾摩沙衛星三號,曾在2009年莫拉克風災前預測其超高降雨量,也準確預測2012年侵襲美國的珊迪颶風(Hurricane Sandy)的路徑,並協助美國政府進行緊急疏散。如今,福衛三號計畫的資料已免費公...
褔衛七號
衛星
星系
太空
資料同化
2019.04.01
模擬月球內部溫度 科學家逐漸解開其構造之謎
作者 / 編輯部
448期
【本刊訊】過去科學界對於月球內部了解不多,因此找出月球構造是許多科學家的目標。近日,美國羅德島大學(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研究人員在《地球化學與宇宙化學學報》(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發布...
月球構造
溫度
2019.03.01
可隨環境溼度調節溫度的布料
作者 / 編輯部
591期
你曾穿過「會呼吸」的衣服嗎?近日,美國馬里蘭大學學院市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in College Park)研究團隊於Science 發表一種新布料,其能在不同濕度下對紅外線進行調節,可望製造出一年四季都適合穿的衣服。
布料
熱適應布
奈米碳管
濕度
2018.09.01
溫度影響電動車充電時間
作者 / 編輯部
585期
對於電子產品來說,溫度是直接影響電池效能的主要原因。近期一項研究顯示, 電動車的充電時間與環境溫度大有關係。
溫度
電子產品
2017.06.01
溫度升高影響蜥蜴體內微生物多樣性
作者 / 編輯部
570期
氣候變遷,除了造成海平面上升、生態系統改變與各地災難頻傳之外,對於生物個體而言,可能也將帶來很大的挑戰。最新的研究發現溫度上升可能會造成爬行動物 體內微生物數量減少。
溫度
蜥蜴
微生物
2016.09.01
雙親呼喊 利幼鳥抗高溫環境
作者 / 編輯部
561期
由於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氣溫逐漸升高且劇烈變化,除了人類努力對抗暖化外,動物也為了適應高溫而有所準備。孵化前的呼叫(Incubation calling),在胚胎時期就能聽到外界聲音,是許多不同物種都擁有的能力。
斑胸草雀
鳴叫聲
氧化壓力破壞
溫度
2016.04.01
從人工到自動 氣象觀測儀器改良大躍進
作者 / 宋紹良/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研究所碩士,現為中央氣...
556期
氣象觀測是天氣預報及大氣科學研究之基礎。自古以來,天氣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人們很早就試圖了解大氣中各種現象的狀態及變化情形,從每個人自身的感受出發,用眼睛、用身體去感知所處環境的天氣變化,日復一日,人類對...
氣象觀測
大氣科學
熱平衡
液柱式溫度計
2016.04.01
全球暖化的啟示—溫度記錄歷史故事
作者 / 李育棋/中央氣象局第二組組長,負責中央氣象局地面與...
556期
人類的活動影響著全球的氣候,依據1988年成立的聯合國「跨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of the United Nations, UNIPCC)每6年發表一次「全球氣候評估報告」,2013年9月30日正式發...
全球暖化
溫度
溫度計
測溫器
2016.01.01
噴火龍與金屬暴龍獸,神奇寶貝和數碼寶貝的直接對決!
作者 / 柳田理科雄
553期
神奇寶貝與數碼寶貝,兩者都是在90年代後期爆發熱潮,至今仍繼續推出續作的超受歡迎的系列。本篇就從中挑出兩隻極受歡迎的怪獸出場,試著想一下哪邊比較強吧。
《空想科學讀本:大咖對決誰比較厲害》
恐龍
溫度
2015.12.01
地底的騷動—岩漿與火山漫談
作者 / 劉德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退休教授,美國德...
552期
火山活動和岩漿性質密不可分,每當新聞媒體報導美國夏威夷火山爆發時,全球很多人都嚮往去夏威夷欣賞火山爆發的美景,畢竟,這是馬克吐溫宣稱世上兩個可刺激大家發揮想像力的地方之一(另一地方是密西西比河)。
火山
岩漿
二氧化矽含量
酸性岩漿
中性岩漿
基性岩漿
柯馬堤岩
超基性岩漿
板塊構造
溫度
源岩
揮發性氣體
2015.04.01
溫度的物理意義
作者 / 曾耀寰/任職於中研院天文所,《科學月刊》總編輯、《...
544期
溫度除了代表冷熱程度,還能體現肉眼看不到的原子分子運動,以及相對應的能量。巨觀的溫度如何和微觀的原子分子連接在一起?這是熱力學以及統計力學研究的內容。
溫度
熱平衡
熱學
巨觀物理量
原子分子運動
能量
2015.03.01
冷暖自知?怎麼知道熱不熱
作者 / 曾耀寰/任職於中研院天文所,《科學月刊》總編輯、《...
543期
「夢覺、透窗風一線,寒燈吹息」,文學詩詞總是隱喻,拐彎抹角來形容一個人、或事、或物,柳永的浪淘沙一開始寫的是半夜醒來的寒夜,一縷冷風從窗縫鑽進來,吹熄了燈火。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人經過休息睡眠,新陳代謝...
溫度
熱漲冷縮
電阻
2014.12.01
破高溫紀錄的海洋
作者 / 編輯部
540期
夏威夷大學的科學家們在2014年針對北太平洋的海洋溫度提出警告,這片海域的溫度已經上升到史上的最高紀錄,導致颱風路徑改變、信風減弱,並使夏威夷海域的珊瑚礁大量死亡。
海洋
溫度
太平洋
信風
2013.06.01
最新高壓實驗 地核溫度達6000 度
作者 / 編輯部
522期
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認為地核溫度高達攝氏6000 度,比20 年前測量的還高1000 度。這項實驗也證實了理論模型中,固態內核與地函的溫差必須至少1500 度,地球磁場才能存在。
地核
熔化曲線
鐵
鎳
液態外核
固態內核
鑽石高壓砧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27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