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0.05.01
如何料理出完美牛排?數學模型告訴你
作者 / 編輯部
605期
喜歡吃牛排卻不知如何料理的人有福了
牛排
聚合物
弗洛里 – 雷納理論
數學模型
蛋白質
水分
2020.05.01
宇宙是靜是動?愛因斯坦宇宙的修正史
作者 / 張峻輔/清華大學高能理論物理博士、高雄中學物理教師...
605期
1916年夏天,也就是發表廣義相對論的隔年,愛因斯坦應老朋友,物理學家勞倫茲(Henrik Lorentz)與埃倫費斯特(Paul Ehrenfest)的邀請至荷蘭的萊頓大學(Universiteit Leiden)講學,從而結識荷蘭天文學家德西特。
愛因斯坦
宇宙
相對論
廣義相對論
天文
重力場
靜態宇宙模型
2020.03.13
從病毒檢驗、疫情預測到藥物開發 如何面對COVID-19大...
作者 / 編輯部
459期
隨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加劇,韓國、日本、義大利等國相繼淪陷,臺灣至今也有40餘人確診感染及1例死亡。民眾都很關心,這波疫情究竟會在何時結束?
2019冠狀病毒疾病
新冠肺炎
流行病學
篩檢試紙
動態模型
抗病毒藥物
藥物瑞德西韋
2020.03.11
2019冠狀病毒病何時結束?以動力學模型估算「疫情結束...
作者 / 徐丞志/臺灣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
459期
因為一個學生的疑問,徐丞志從化學課本中教過的反應動力學知識,嘗試推敲COVID-19的疫情走勢,並在2020年1月30日於個人臉書發表一篇以科學教育為出發點的文章,其中一個預測曲線因與後來官方公布的確診數字相當接近,引...
新冠肺炎
新冠病毒
COVID-19
疫情
化學動力
流行病學
SIR
模型
防疫
預測
2020.01.01
物理英雄與大時代的交會— 惠勒與歐本海默
作者 / 簡宗奇/桃園市立南崁高中物理科教師。
601期
惠勒與歐本海默是物理界的巨擘,他們的研究在近代物理研究占有一席之地。而兩位物理學家也在二戰前後, 英雄造時勢,不論是核物理的曼哈頓計畫或重力與黑洞前瞻研究,都開創出屬於自己與物理界的康莊大道,並留給後世珍...
物理
原子核液滴模型
核分裂
量子力學
核物理發展
2019.12.20
海洋生物垂直遷移研究 改善氣候模型
作者 / 編輯部
456期
近日,美國航太總署(NASA) 和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études spatiales français, CNES)利用雙方合資的雲-氣溶膠光學雷達與紅外線探測衛星(Cloud-Aerosol Lidar and Infrared Pathfinder...
動物行為
海洋生物
晝夜垂直遷移
衛星探測
光學雷達
2019.11.29
2019 諾貝爾物理學獎 宇宙學
作者 / 蔣龍毅/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主...
600期
皮博斯為宇宙學的巨擘,他在暗物質、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宇宙物理學的貢獻良多,也讓世人更加了解宇宙的本質與起源。
諾貝爾物理學獎
宇宙
演化模型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2019.09.18
雲象科技軟體加速+臺灣AI雲神助攻打造全玻片影像訓練...
作者 / 編輯部
453期
臺灣十大最酷科技新創公司之一的雲象科技(以下稱雲象),日前與國家實驗研究院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以下稱國網中心)展開合作,以臺灣AI雲為後盾,運用「統一記憶體」及「算圖優化技術」,以全玻片數位病理影像發展AI模...
AI
影像
2019.06.18
搜尋消失的馬航班機 全新數學模型嶄露曙光
作者 / 編輯部
450期
2014年,馬來西亞航空MH370 班機於印度洋失事,時至今日仍尚未確認 墜毀的地點,該起失蹤案在航空界被視為 最大的謎團之一。相關搜救單位不斷尋找 該班機下落,迄今為止,搜救行動已花費 高達1.5億美元,但依舊一無所獲...
數學模型
馬航班機
2019.03.01
新創3D模型將可預防社區犯罪
作者 / 編輯部
447期
【本刊訊】近日由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發布於《應用地理》(Applied Geography)的研究表示,團隊開發出一種新的3D模型技術,可以幫助警政司法等單位事先預測可能發生竊盜事件的...
3D模型
犯罪
2019.02.01
瑞典科學家以「泡泡」模型解釋宇宙擴張
作者 / 編輯部
590期
宇宙正以不斷成長的加速度迅速擴張,這個現象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科學家普遍以難以察覺的能量形式──暗能量 (dark energy), 來解釋這個現象,而暗能量的本質究竟為何,也成了基礎物理學關注並亟欲釐清的真相之一。近...
宇宙
泡泡模型
宇宙擴張
弦論
暗能量
2019.01.01
全球移民人流預測 新模型讓人口遷徙推估更準確
作者 / 編輯部
445期
【本刊訊】在當今人口攀升、日益擁擠的地球,人口流動對於國家的基礎設施及資源造成相當的壓力。移民人口流動的數據可提供政府進行規劃與應對措施,然而,就算是已開發國家相關數據的推估仍舊不夠精確。
移民人流
人口遷徙
2018.12.01
科學家提新模型 太陽星雲可能為地球水的起源
作者 / 編輯部
588期
地球上的水從何而來?長期以來,科學家多認為其可能來自充滿冰的彗星和小行星,然而近日《地球物理:行星》(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期刊最新研究指出,太陽形成後滯留於宇宙中的氣體與塵埃──太陽...
太陽星雲
地球
水
2018.11.01
格陵蘭冰層下的隱藏水體 現行氣候模型恐發生改變
作者 / 編輯部
443期
【本刊訊】近日科學家發布最新的分析報告表示,西格陵蘭的貯藏冰川(Store Glacier)中藏有巨量水體,其底下所蘊含的水資源比肉眼能看到的還要豐富。該報告首度表明固態冰川裡所含的液態水,如果這個特徵延伸到其他的冰...
格陵蘭
冰層
氣候
2018.09.01
癌症化療先驅者─李敏求
作者 / 戴至平/現任職於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從事癌症動 物...
585期
癌症治療,在漫漫長夜中演進,至今已將近2個世紀。從 一開始的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和化學療法等,直到近20 年的標靶療法與免疫療法,終於露出曙光。
癌症
化療
腫瘤化療
李敏求
2018.08.01
戴爾布呂克與我
作者 / 戴至平/現任職於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從事癌症動物模...
584期
若突變是隨機發生(達爾文式),而非 受到環境誘導發生(拉馬克式),它在 細胞群體中的分佈比例會遵照這個公 式。戴爾布呂克(Max Delbrück)與盧 瑞亞(Salvador Luria)證明大腸桿菌產 生的抗噬菌體突變,其分佈的確...
戴爾布呂克
遺傳學
2018.06.01
太陽系邊緣發現碳質天體 協助了解太陽系早期動力模型
作者 / 編輯部
582期
太陽系古柏帶(Kuiper belt)位於海王星軌道外之區域,此區域由密集天體組成, 呈圓盤狀天體分布方式類似小行星帶, 但天體要大得多。
碳質天體
古柏帶
太陽系
2018.03.01
哈佛團隊提出最新理論模型闡述月球起源
作者 / 編輯部
435期
關於月亮形成的過程可謂眾說紛紜,最新研究發現,其可能肇因於形變(shapeshifting)後的地球本身。約莫45 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使得地球向外迸發出沸騰的旋轉雲霧,這個如受擠壓般的甜甜圈外殼有著蓬鬆的邊緣,新的模型...
月球起源
忒伊亞星
2018.01.01
地球自轉與地震活動─人們預防震災的作為,應受地震頻...
作者 / 潘昌志/臺大海洋研究所碩士,現為臺師大心測中心研究...
577期
在地球自轉的變化裡,這則報導中所謂的「地球自轉速度變化」改變十分微小,一年僅累積數毫秒(1毫秒=0.001 秒)的變化,儘管如此、隨著時間累積,或許這些微小變化會讓板塊運動的速率產生些微增減。
地球自轉
地震
震災
2017.12.01
漫步紫色藥庫──薰衣草的暖心撫觸
作者 / 郭羽漫/可以跟蝴蝶蜜蜂一起飛走的男子,本刊編輯。
576期
古法文中的「lavandre」普遍被認為是薰衣草(lavender)英文的由來,而究其根源其實來自拉丁文中的「lavare」,這個字有 「清洗」的意思。紫色是薰衣草的花色,在七脈輪(chakras)中與代表著高遠目標及精神連通的頂輪(...
薰衣草
亞油酸模型
2017.10.01
超新星SN 1987A 30週年超新星理論模型
作者 / 潘國全/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574期
西元1987 年 2 月 24 日,位於智利 的坎帕納斯天文台(Las Campanas Observatory)觀測到南半球大麥哲倫星系中有一場突然亮起的恆星爆炸亦即所謂的超新星爆炸(Supernova, SN),因為是該年發現的第一顆超新星,所以命名...
超新星
2017.04.01
地形數値化是什麼?
作者 / 林錫慶/現任職於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
568期
該如何描述眼前所見到的地貌呢? 假設,你眼前有一座高山,那麼如果請你用口語化方式來描述眼前的地形起伏,你又會如何描述呢?是說巍峨高山嗎?或者是一座1200 公尺高的山?
地形
數值地形模型
2015.10.01
實驗發現了五夸克粒子,真的嗎?
作者 / 張敏娟/任職輔仁大學物理系副教授、兼任磨課師(...
550期
2015年7月14日,來自瑞士日內瓦的科學新聞:「位於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大強子對撞機的LHCb實驗,宣稱看到五夸克粒子。」這是真的嗎?
夸克
夸克粒子
基本粒子
五夸克粒子
粒子園區(particle zoo)
夸克模型
2015.08.01
臺灣成功建構長絲狀彎曲病毒模型
作者 / 編輯部
548期
全球有半數以上的農作物,深受長絲狀病毒的威脅。75 年來,植物病毒學家便苦思如何解開長絲狀彎曲病毒的結構。
病毒
長絲狀病毒
竹嵌紋病毒
農業
生技
2014.08.01
鋰電池中碳材料的模型
作者 / 編輯部
536期
美國萊斯大學的研究團隊,建立一套稱之為描述因子的參數,用來研究鋰電池陽極材料的特性,包含材料的量子電容(接收電荷的能力)與絕對費米能階等參數,決定有多少鋰離子可以鍵結在電極上。
鋰電池
鋰離子
電極
奈米碳管
2013.11.01
人類社會演化 數學模型可模擬
作者 / 編輯部
527期
一支跨科際的國際團隊在最新的研究中,利用數學模型發現激烈的戰爭,是人類從部落演化至複雜社會的關鍵。
數學模型
人類
部落
複雜社會
歷史紀錄
戰爭技術
地理
生態
社會結構
量化預測
2013.05.01
大成功?大失敗?—漫談超對稱在高能物理學中的妙用
作者 / 張峻輔/國立清華大學博士。
521期
超對稱能以簡潔優美的形式,解決標準模型無法回答的問題,是繼發現希格斯粒子後,大型強子對撞機下一步欲檢視的新物理理論。
標準模型
物質粒子
超伴子
冷暗物質
希格斯物理
超對稱研究
2013.05.01
大成功?大失敗?— 漫談超對稱在高能物理學中的妙用
作者 / 張峻輔/國立清華大學博士。
521期
超對稱能以簡潔優美的形式,解決標準模型無法回答的問題,是繼發現希格斯粒子後,大型強子對撞機下一步欲檢視的新物理理論。
希格斯粒子
標準模型
粒子
夸克
費米子
暗物質
超伴子
大統一理論
冷暗物質
2013.04.01
化學的樂高遊戲—計算化學與分子模擬的自由軟體
作者 / 程長遠/任教國立鹿港高中。
520期
由於個人電腦的功能不斷的增強,只要稍具化學知識的人,都可以輕易的設計複雜的理論計算模型,並且能夠以多樣的視覺效果來提升學生在修習化學的興趣。
樂高遊戲
原子模型
計算化學
全始算
半經驗法則
分子力學
2012.11.01
中子的發現—眾裡尋它千百度,多年苦覓終現身
作者 / 邱韻如/任教長庚大學通識中心物理科。
515期
1932 年查兌克發現中子時,距離拉塞福發現原子核已有二十多年的光景。為什麼隔了這麼久?且看科學家們如何在原子結構的迷霧中找到中子。
原子模型
質子
中子
原子
α粒子散射實驗
原子核
貝克勒爾射線
«
1
2
3
»
頁次:
1
2
3
資料總數:9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