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0.03.01
外表如同爆米花 首張高解析度太陽表面照片
作者 / 編輯部
603期
來自美國國家太陽天文台(National Solar Observatory)設置於夏威夷的丹尼爾井上太陽望遠鏡(Daniel K. Inouye Solar Telescope),首次捕捉到高解析度太陽表面影像。
丹尼爾井上太陽望遠鏡
太陽望遠鏡
太陽表面細部
太陽米粒組織
高溫氣體
對流
2020.01.01
在事件視界望遠鏡前, 人們怎麼觀測黑洞?
作者 / 邵思齊/EASY天文地科小站成員。 前新竹高中天文社社...
601期
黑洞(black hole)是天文研究中人們亟欲參透更多的謎團。要看到這體積小、質量重的天體並拍下它的「倩影」 並不容易,不僅觀測儀器要夠給力,甚至得仰賴天文學家旁敲側擊,才能從黑洞與其它天體間的作用、行為推導出它...
黑洞
事件視界
觀測儀器
天體
天文
2019.12.20
臺灣也看得見星光 黑洞現形記:半年後再次沸騰的黑洞...
作者 / 趙軒翎/本刊副總編輯。因碩士論文開啟了中研院天文所...
456期
今(2019)年4月黑洞第一張照片發表後,席捲全球報章媒體的頭條、焦點新聞,在社群媒體上也成為各界轉發的焦點。即便已經過了大半年,10月底臺灣中央研究院一年一度院區開放參觀活動 (Open House),策畫「黑洞」相關演...
黑洞
事件視界望遠鏡
格陵蘭望遠鏡
2019.12.01
夜空中的守望者- 望遠鏡如何保衛地球?
作者 / 林彥興 /清大物理/天文物理雙專長,努力於陰溝中仰望...
600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八大行星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是太陽系中除了行星,還有許多小行星、彗星等天體;這些天體是科學家相當熱衷的研究目標,因為它們像時空膠囊一般保留著太陽系形成之初的資訊。
地球
小行星
天文學
2019.11.15
手機就能拍到銀河,天文學家為什麼還要蓋超大望遠鏡?
作者 / 趙軒翎/本刊副總編輯。因碩士論文開啟了中研院天文所...
455期
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在相機解析度上也逐漸提升,讓大家能夠隨時隨地記錄日常生活。甚至只要用一般手機搭配腳架,就能拍出以往只有專業相機才能捕捉的畫面,好比說那天上的銀河和月球表面的陰影。然而,天文學家卻仍不斷...
超大望遠鏡
王祥宇
2019.07.01
低成本翻轉太空科技-無人機也能當作衛星用?
作者 / 賴盈誌/成功大學航太系助理教授,2001年投入無人飛機...
595期
在美國火箭公司 SpaceX 協助下,臺灣成功於千禧年前夕發射低軌道的科學實驗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一號,成為擁有衛星的國家之一。 根據去(2018)年統計,全球軌道上運行的4900顆衛星中,臺灣所發射的衛星佔了10 顆。一顆...
太空
科技
人造衛星
哈伯望遠鏡
2019.06.02
雷達英雄後傳-電波天文學
作者 / 曾耀寰/任職於中研院天文所,科學月刊社理事長。
594期
英雄經常在亂世一展豪情壯志,不僅戰士或勇士有機會變成英雄,像是諸葛孔明的智將在赤壁一役同樣扮演重要角色:向曹操借箭、向老天借東風以及火燒戰船等,功勞不輸戰馬戰船上的勇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有一群科學家英雄...
科學
光
無線電波
電磁波
電波天文學
電波望遠鏡
無線通訊
天文望遠鏡
2019.05.01
天文奇觀 黑洞真面目問世
作者 / 編輯部
593期
在宇宙所有的天體之中,沒有任何一種比黑洞更令人感到目眩神迷、高深莫測。在百年之前,由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預測了這超乎一般人想像的天體存在。如今,在包含臺灣中研院在內的各地科研團隊共同努力之下,人類終...
宇宙
黑洞
事件視界望遠鏡
天文物理
2019.03.01
NASA計畫打造全新望遠鏡 搜尋更多系外星體
作者 / 編輯部
447期
【本刊訊】自從哈伯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發現多達1400顆太陽系外行星以來,NASA企圖建造規模更大,拍攝畫質更為清晰照片的望遠鏡。目前計劃建造的新型望遠鏡將更加強大,並以搜尋更多系外星體為主要任務。
NASA
望遠鏡
系外星體
2017.03.01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將加入探索TRAPPIST-1星系行列
作者 / 編輯部
423期
美國航太總署(NASA)在2017年2月底發布新聞稿表示,距離地球約40光年處、名為TRAPPIST-1的紅矮星,擁有7顆行星圍繞,科學家推測其中3顆位於宜居帶,將深入研究行星上是否存有液態水。
TRAPPIST-1星系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2016.01.01
銀河中心黑洞磁場解密
作者 / 編輯部
553期
天文學家在銀河中央黑洞人馬座A*(Sagittarius A*)的黑洞視界(event horizon),偵測到預期中的磁場!
人馬座A*
黑洞視界
黑洞
磁場
事件視界望遠鏡
偏振光
電子
2015.01.01
世上最大的眼睛
作者 / 編輯部
541期
位於德國慕尼黑的歐洲南方天文台(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ESO),已正式批准建造歐洲極大天文望遠鏡(European Extremely Large Telescope, E-ELT)。
德國慕尼黑
望遠鏡
歐洲極大天文望遠鏡
天文
光學
宇宙
2013.11.01
類星體五十年
作者 / 金升光/任職中研院天文所。
527期
雷達是二次大戰時的祕密武器,卻在戰後促進了電波天文學的快速發展。1960 年代有幾個重要的天文學發現,包括脈衝星(波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以及本文的主題「類星體」最初都來自無線電波的觀測。
雷達
電波
天文學
類星體
電波源
天體光譜
星系
日冕儀
哈柏太空望遠鏡
巴耳麥譜線波長
電波星
Quasar
活躍星系核
2013.03.01
愛因斯坦的望遠鏡
作者 / 曾耀寰/任職中研院天文所
519期
本文介紹引力望遠鏡的發展,本望遠鏡的原理來自於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用來觀測宇宙新體。
天文望遠鏡
愛因斯坦
引力望遠鏡
廣義相對論
«
1
2
»
頁次:
1
2
資料總數:44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