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17.12.01
難以捉摸的馬約拉納費米子
作者 / 牟中瑜/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博士,專長為理論凝態物...
576期
於今(2017)年 7 月底時,多家媒體大幅報導,以華裔 科學家領導的團隊發現了被稱為「天使粒子」之馬約拉納 費米子(Majorana Fermion)存在的證據,這項工作發 表在7月份的Science期刊,聲稱解決了困擾物理學界整 整...
馬約拉納費米子
量子力學
相對論
基本粒子
2017.12.01
穿越時空的科學檢閱──考古學與化學分析
作者 / 王冠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由...
576期
考古學是透過出土文物或生態遺留了解過去人類社會與生活環境的一門學科,近幾十年來,越來越多考古學研究開始使用科學分析技術,嘗試取得更多資訊,而化學分析便是其中之一;若要了解化學分析在考古學中的應用,必須先從...
考古學
化學分析
2017.12.01
iPhone X 臉部解鎖的關鍵元件
作者 / 曲建仲/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曾榮獲中華民國...
576期
蘋果將iPhone X 所使用的3D立體影像感測技術稱為「TrueDepth 相機」, TrueDepth 相機為700 萬畫素的 CMOS 影像感測器,配合紅外光相機 (infrared camera)、泛光照明器(flood illuminator)、 接近感測器(proximity ...
雷射
同調性
干涉
2017.12.01
壓力與差異的成就——自然選擇三步曲
作者 / 許家偉/畢業於輔大生物系(學碩士)、陽明微免所(博...
576期
很多人以為「演化是隨機的」, 要解除這個謬誤,就得先剖析達爾文演化論的機制 ——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我們說的「隨機」,就像擲骰子、轉 輪盤、買樂透一樣,毫不確定、無法預測。還好,「演化是隨機的」這...
演化
基因
樺尺蛾
2017.12.01
隱藏的詭異漩渦——海洋的渦流與沖刷
作者 / 黃煌煇 / 國立成功大學名譽教授、行政院飛安會主任委...
576期
地球上,只要有流體流動的區間,都 很容易偵測到渦流(vortex)的運動 現象,例如冬天強烈的寒流吹襲下,一般人時常可看到大樓建築附近,有許多紙屑垃圾或樹葉旋轉漂浮飛揚,這就是渦流;平常大家登山活動,到瀑布附近水...
海洋
漩渦
渦流
2017.11.01
看見宇宙 一 光的故事
作者 / 余海峯/天體物理學家、科學專欄作家。瑞典皇家理工學...
575期
光是什麼?自古希臘時期以來,光的本質困擾了科學家2000 多年。直到今天,物理學家雖已能用精確的數字去描述每種電磁波動,就其本質而言,或許我們知道的並不比先哲們多得多少,就讓我們來看看光的故事。
宇宙
光
2017.11.01
蘋果iPhone×Face ID立體影像感測技術
作者 / 曲建仲/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曾榮獲中華民國...
575期
蘋果公司的第一支智慧型手機iPhone 上市滿十年的今天,特別推出有史以來功能最強大的旗艦機iPhone X,其中最大的特色是取消了Home鍵也無需手動解鎖,而是採用Face ID臉部辨識解鎖技術,將3D影像技術發揮到極致。
立體影像
感測技術
2017.11.01
有機廢棄物再利用 及快速處理技術之發展
作者 / 楊秋忠/美國夏威夷大學農藝及土壤學博士,現為中央研...
575期
在全球高度重視「氣候變遷、節能減碳與永續發展」的思潮帶動下,有機廢棄物再利用的「綠色環保」概念成為當今的重要價值。人類生活中大量有機廢棄物,若不當處理,將造成環境污染及危害人畜健康。
有機廢棄物
再生利用
2017.11.01
狹義相對論的思想起源
作者 / 張峻輔/清華大 學高能理論物理博士、任教高雄中學物...
575期
愛因斯坦1905 年的論文《論動體的 電動力學》,從兩大基本公設出發,破除牛頓對絕對時間與絕對空間的錯誤想法,將獨立的時間與空間概念合一,提出嶄新的相對時空觀,從而創建「狹義相對論」。本文回顧狹義相對論之前的物...
狹義相對論
力學
牛頓
慣性力
2017.10.01
3D列印市場概觀及桌上型3D列印機發展趨勢
作者 / 宋宜駿/國立中山大學機電研究所博士,於國立臺灣科技...
430期
在90年代經典電影「不可能的任務 (Mission: Impossible)」中,由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所飾演的男主角伊森韓特使用軟性臉部模型偽裝成其他人而成功的潛入敵營或是從脫離險境的劇情撼動了每一個影迷同時深植人心,電...
3D列印
2017.10.01
再見「迪皮」,歡迎「希望」
作者 / 黃相輔/倫敦大學學院科學史博士,現任中央 研究院近...
574期
英國倫敦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著名的梁龍全身骨架模型,長久以來佇立在正門大廳迎接遊客,早已成為博物館標誌性的象徵。這副梁龍化石的複製品,是美國企業家「鋼鐵大王」卡內基捐贈的禮物,在1905年揭...
梁龍
化石
藍鯨
倫敦自然史博物館
2017.10.01
精神醫學的性別議題
作者 / 莊節一/美國加州大學毒理學碩士、英國劍橋大學精神醫...
574期
英國首相邱吉爾雖然有著出色的成就與堅強的意志力,但很多人並不知道其實他患有憂鬱症。他曾說:「心中的抑鬱就像隻黑狗,一有機會就抓住我不放。」
精神醫學
性別
2017.10.01
博士生之心理健康
作者 / 林宮玄/任職於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兼任本刊副總編...
574期
早年對於學術界的印象,可能是一個較沒有壓力的環境, 然而近20年來已經改變。雖然跟部分業界相比,壓力仍 然較小,但年輕教授猝死的新聞偶會出現。
博士
心理健康
2017.10.01
從古籍中的材料知識探究琴中科學
作者 / 戴桓青/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副教授、 加州理工學院化...
574期
西方有小提琴流傳,而中國則是有古琴的問世,兩者在設計與製作上有許多相似之處,這次將討論中國古籍自宋代以來所提到的製琴木材知識,如何以現代的科學角度來詮釋。
古琴
材料
科學
2017.10.01
人類協調互動之謎-認知科學家如何用音樂做研究
作者 / 張詠沂(Andrew Chang)/現為加拿大 McMaster 大學心...
574期
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是一門新興的科學領域,研究人類行為 以及其背後的心理與神經機制。
認知科學
音樂
2017.10.01
在歐洲研究音樂與大腦-音樂家肌肉張力不全
作者 / 鄭蓓欣/德國漢諾威系統神經科學中心博士畢業,現為哥...
574期
前陣子響應了德國各地臺灣同學會主辦的「哲學星期五」知性討論系列,應邀做了場關於「鋼琴演奏的神經科學」演講。準備這場演講時,算是讓自己回顧了一番過去這些年來在音樂的神經科學領域裡的訓練,也是我第一次用中文講...
音樂
大腦
神經科學
肌肉張力
2017.10.01
超新星SN 1987A 30週年超新星理論模型
作者 / 潘國全/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574期
西元1987 年 2 月 24 日,位於智利 的坎帕納斯天文台(Las Campanas Observatory)觀測到南半球大麥哲倫星系中有一場突然亮起的恆星爆炸亦即所謂的超新星爆炸(Supernova, SN),因為是該年發現的第一顆超新星,所以命名...
超新星
2017.09.01
古希臘的夢 核子的故事
作者 / 余海峯/天體物理學家、科學專欄作家。 瑞典皇家理工...
573期
現在讓我們進入20世紀,輪到量子力學登場的時代。
核子
量子力學
2017.09.01
音色的祕密 小提琴與古琴的材料科學
作者 / 戴桓青/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副教授。 加州理工學院化...
573期
古董樂器,不但是人類的重要文化資產之一,也是許多當今音樂家賴以謀生的工具。在歐洲與中國這兩個文明裡,最珍貴的古董樂器分別是小提琴與古琴,都是木製的弦樂器,這似乎意味著材料的老化與弦樂器的微妙音色有著密切關...
音色
小提琴
材料科學
古琴
2017.09.01
從2017臺灣生技月(Bio Taiwan)思考公部門可以繼續努...
作者 / 高啟明/臺大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博士、政大EMBA,是一名...
429期
本次臺灣生技月(Bio Taiwan)的時間從6 月29日~7月2日,地點在南港世貿展覽館, 會場上展出的攤位涵蓋:新藥、學名藥、原料藥、醫材及檢驗、臨床及臨床前試驗服務(CRO)、醫療(事)服務、生產代工 (CMO)、其他生技...
臺灣生技月
公部門
2017.09.01
從群聚感染事件看C型肝炎病毒根除願景
作者 / 吳明憲/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429期
今年年初桃園市衛生局接獲2名急性病毒性C型肝炎確診病例,經基因序列比對,發現為同一型C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調查發現2名患者皆曾至社區維蓮診所就醫並接受靜脈注射治療,初步鎖定維蓮診所可能為群聚感染源。
C型炎肝病毒
群聚感染
2017.09.01
神秘藻礁建築團隊-殼狀珊瑚藻的多樣性與生態
作者 / 陳品辰/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候選人。 研究主題著...
573期
桃園市大園區、觀音區及新屋區的海岸線,一段綿延27公里的藻礁地形,是臺灣面積最大的藻礁。「 藻礁(Algal Reef)」 顧名思義是由藻類所建構而成的礁體,與大家熟知的珊瑚礁有所不同,珊瑚礁的造礁生物為珊瑚蟲,桃園藻...
藻礁
殼狀珊瑚藻
生態
2017.09.01
人類和猴子的前世今生
作者 / 許家偉/畢業於輔大生物系和陽明微免所博士,曾任職...
573期
解開「人是從猴子演變出來的」這個謬誤的同時,也來剖析達爾文演化論裡的演化樹觀念和共同祖先理論。
人類
猴子
演化
2017.09.01
天降神兵-捕捉雨水的脈動
作者 / 王光華/成功大學全球觀測與資料分析中心副主任。莊嘉...
573期
臺灣地區的豪大雨災害常見於梅雨季颱風季,又以颱風季最為顯著。近30 年來中央氣象局及其代管的雨量站多達816個,希望藉由這些雨量站捕捉詳盡的降雨資訊,進而提出因應天災的方法,譬如對災後重新分析土石流成因以及建立...
雨水
雨量計
預警系統
2017.09.01
地震預測的科學與迷信
作者 / 周漢強/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博士,現任臺中市立清水...
573期
每次臺灣發生大地震,大多都會造成嚴重的財產和生命損失。但是中央氣象局每次都只說這是「正常的能量釋放」,卻沒有辦法告訴大家什麼時候會發生大地震。
地震預測
科學
2017.08.01
禽流感中的你,我,牠
作者 / 許惇偉/牛津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專長為表 觀遺傳學、...
572期
「哈∼啾∼」,廣告中某個女星打了個大噴嚏。 「哩感冒囉!哩感冒囉!xx、xx」一隻鸚鵡大叫著,還大聲推薦著某感冒糖漿。
感冒
禽流感
2017.08.01
鑑識科學的利弊— 從昭雪專案談強化鑑識科學之道
作者 / 李承龍/中央警察大學鑑識科學系、所畢業,國立清華大...
572期
「法律人」與「科學人」的思考模式差異甚大,所謂的「科學」,講求的是能夠反覆重現相同的實驗結果,也就是條件相同的狀況下,只能有一個標準答案,其餘的都不正確;但「法律」的思維卻非如此,條件相同的狀況下,可能出...
鑑識科學
偵查證據
2017.08.01
小蝦子的複雜構造從外骨骼到內部柔軟器官
作者 / 楊倩惠/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572期
饕客們嗜食的海鮮大致囊括魚蝦貝類,新鮮蝦類所製作出的料理,不但風味絕美且極具營養,熱量也較為低,常讓人不禁一口接一口。我們常食用的蝦包括俗稱的蝦子、龍蝦及螯蝦等,都是經濟價值高的水產品。
蝦子
器官
骨骼
2017.08.01
生技領域,「人人」有責
作者 / 陳映嘉/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生物工程博士,曾任...
428期
臺灣開始重視生技發展已有20年以上,至今仍是新政府主打的五加二產業之一,帶有全民的期待,但投資已久卻仍未見顯著的產值,到底臺灣的生技有沒有希望?
生技領域
創業投資
人才需求
2017.07.01
如何避免落入民調的陷阱?
作者 / 林珮婷/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政治大學...
571期
說到民意調查,大家不僅不陌生,甚至可說是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相信大家就算是沒有接受過電話訪問,也曾經在路上遇過一臉害羞地默默靠近的正妹∕型男,正暗自竊喜以為是搭訕,但一開口:「可不可以麻煩你幫我填個問...
民調
隨機抽樣
可信度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資料總數:474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