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2-05-30辦學術期刊也能賺大錢?好賺錢OA期刊企畫書 486 期

Author 作者 蔡孟利/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教授

辦學術性期刊是一門生意,而且從近年來開放取用(open access, OA)期刊的發展趨勢來看,辦學術期刊已不只是生意,而且是一門大生意,所以臺灣不能落人後。在商言商,如果要為臺灣創個OA期刊品牌,要如何在競爭愈來愈激烈的OA市場中取得一席之地呢?在此先以科學性的學術期刊為例,說明我的(不知道是不是原創的)企畫如下。

 

第一步-加入學術期刊俱樂部

首先,一本期刊要被稱作是學術性期刊,而且要能被學術界認可,最具體的方式就是想辦法晉身到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的行列中,成為擁有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 IF)這個符碼的期刊。但是想要取得IF這個彰顯身分的數字,第一關得要先進入賜與這個符碼的引文索引資料庫WOS(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中,它評選入列期刊的條件詳見註一。
 
基本上,這些條件著重的不外乎兩方面。一方面是檢視這本出版品屬於「學術」的部分有沒有照規矩運作,包括期刊編輯的學術專長是否符合期刊名稱所代表的屬性、編輯人數與其刊載的論文數量與廣度是否符合比例原則、同儕審查的規範和執行是否有效、內容的學術性與投稿人身分是否符合期刊名稱所指稱的專業方向等。
 
所以就這個面向來看,期刊的「命名」就很重要了!如果取了一個太過偏狹專業的學術名稱,例如《視丘》(Thalamus),那麼要符合上述關於編輯、審稿人與投稿人的規定就沒有那麼容易,因為專門研究視丘的科學社群小、成員不多;但若是取個像是《生物學》(Biology)這種廣義式的刊名,那要找人、找稿件就容易多了。畢竟,連做物理的、化學的、數學的,也都找得到關聯性插上一腳。
 
另一個方面是檢視這本出版品屬於「期刊」的部分,評估此期刊在行政作業上是否滿足一本定期出版物該有的編輯條件,包括各種書寫格式規定是否符合學術規範、出版頻率是否固定且連續、出版商與編輯群的資訊與連絡方式是否明確等。這部分相對於「學術」方面來說簡單許多,而且就OA的電子出版而言,一間出版社只要完成一套出版模組,接下來不論出多少本期刊,在架構上都可以一併套用;所以出愈多本,這部分的投資就愈划算。
 
但要注意的是,在這個WOS資料庫中的期刊未必都已配有IF(例如進庫的時間不長還不符合計算條件)。但IF的計算則是以這個資料庫的期刊為對象所完成的,因此其它不在此資料庫收納範圍內的學術期刊,即便被引用得再多,都跟IF無緣。
 
不過基本上要被收錄到這個資料庫內並不難,只要投資者找到的主編有些學術人脈加上一點資金,要達標並不難。比較難的是,在晉身為這個資料庫的一員之後,接下來要如何「炒高IF」。因為OA期刊是跟作者收費,願意投稿的作者愈多,入帳才愈多;而最能夠吸引學術圈的作者們投稿的,莫過於高IF的加持——特別是主要以IF決定聘任、升等、敘獎的國家內的作者們。


第二步-影響係數增高術

那麼IF究竟是怎麼被算出來的?所謂的IF計算方式其實很簡單,例如有本叫做A的期刊在2018、2019年共出版了100篇論文,而WOS資料庫中的所有期刊在2020年所出版的論文中,引用了A期刊在2018、2019這兩年間所出版的論文共150篇次,那麼A在2020年的IF就是150/100=1.5;也就是A在某年的IF,是利用該年度引用A在某年的前兩年所出版的論文篇次,除以A在該年度的前兩年所出版的論文總篇數,所得到的比值。
 
分母是期刊的論文出版篇數,分子是被引用的次數;所以要提高IF就可以使用兩個方向,一是讓分母變小,另一個是讓分子變大。
 
如果就商業的操作來看,比較簡單的部分是在初期幾年先壓低出版論文的數量,如此就能有效的讓分母變小;比較難的是分子,怎麼讓引用一本新興期刊的論文篇數變多呢?
 
首先,最好在每一期的版面中刊有具知名度的學者所寫的,關於目前熱門研究課題的綜述文章(review article)。這部分當然要積極的主動邀稿,不管是動之以情或動支以「錢」都行,總之這類文章既是期刊的門面,也是可以吸引別人引用的重要方法。所以,即便邀不到具知名度的學者,那麼退而求其次,就算是一般的學者也行,又或是比一般還要低一點的學者也行;反正,很多人讀論文是不看作者為何方神聖的,即便看了,通常也不知道作者是大牌或小牌。總之,無論動之以情甚或是動支以錢,談論最新進展的綜述文章是一定要的。
 
但一本期刊總不能都是綜述文章(一些大牌的、專門刊載綜述文章的期刊除外),總要有些根據研究原始數據所寫的原始論文(original paper)才算數,也才能夠賺錢。那在尚未有知名度、IF不是沒有就是很低的時候,要怎麼吸引夠水準、願意讓人引用的論文投來呢?當然,動之以情或動支以錢可以解決一部份需求,但是換個角度想,一定要夠水準的論文才會有人引用嗎?
 
所以在策略上,一個想賺錢的OA出版社,旗下有各式各樣看似不同屬性但其實內容都可以相通的期刊群是重要的,像是刊名中若是以「生物」、「生命」、「動物」、「細胞與系統」、「生理與生化」這些字眼來當作主命名元素,其實任一本期刊裡面所刊載的論文換到另外一本刊登都沒有絲毫的違和感。也就是說,只要期刊編輯在審查的過程中,以各種方式明示、暗示、提醒、建議投稿人在文章中,要「適度」引用同一家出版社的另外某某期刊內的文章,甚至還體貼的詳列篇名卷期,那麼在互相火力支援下,不僅大家的IF可以一起成長,而且還可以避免自我引用的質疑。

 

第三步-數量與聲量雙贏的關鍵

利用這些策略得到初步的IF之後,接下來便是要想辦法做到「既能增加刊載的論文數(才有賺頭)、又能夠提高IF(才能吸引更多人投,更有賺頭)」這兩個本來會互相衝突的目標。所以這個時期的重點,就變成如何培養一群忠實顧客;這些顧客既是審稿者也是投稿人,還是「食好鬥相報」,替期刊宣傳的義工。
 
解題的關鍵就在「同儕審查」。
 
一般人對傳統期刊最詬病的地方,就在於審稿時間過長。以生物學的論文來說,傳統期刊光初審,審個兩、三個月是常事;如果加上來來回回的修訂,一篇文章從投稿到接受,半年左右都算快的了。也因此,對於許多正在攻讀博士學位、做博士後研究、應徵學術專職、為升等拼搏、煩惱計畫經費的人來說,他們對論文需要的急切程度,通常不是這種來來回回要半年以上才看得到最終審稿結果的期刊所能滿足的。也因此,將客群鎖定在這些人身上,盡量配合他們的需求,就有可能網羅住這些數量龐大的客戶階層。
 
他們的需求是什麼?主要的,一本「快又好上又有IF」的期刊;次要的,「審稿人」是種學術聲譽、「獲邀寫綜述文章」是種學術聲譽、擔任期刊的「客座編輯」是種學術聲譽,而這些學術聲譽通常很難從傳統期刊上得到。所以,在審稿人的選擇上、在綜述文章的邀稿上、在客座編輯的邀請上,要多多給這些有需求的人機會(但不能全部,以免被抓到攻擊把柄),然後輔以「適當的」同儕選擇以及審查進行的策略,那麼上述所提到的主要與次要需求就能夠一次滿足。
 
那,什麼是「適當的」同儕選擇以及審查進行的策略呢?

 

第四步-關鍵配套的同儕審查

要滿足上述主要與次要需求的同儕審查,可以這樣子進行:
 
1. 先收集夠多的「同儕」名單以及他們的聯絡方式。這不難,每個大學教師的e-mail網路上都找得到,其他期刊每篇論文的通訊作者e-mail也都找得到,更不要說現在許多學術交流平臺上面有更豐富的人力資源,而這些都是架構「同儕」資料庫的基礎。你甚至還可以對資料內的名單做更細緻的分類,特別標明哪些是老鳥、哪些是菜鳥,這是很有用的資訊。
 
2. 收到稿件後,從這個資料庫裡找十個人(最好是老鳥、菜鳥各半);不用精挑細選,如果收的是一篇跟神經科學有關的論文,那麼資料庫裡面只要是在生科系任教的、在生物學領域發表過論文的都可以,寫信詢問他們擔任審稿人的意願(而且只給十天的審稿期限)。如果兩天內有三人同意了,就開始審稿程序;如果兩天內不足三人,就趕快再從資料庫裡挑人詢問。重複此方式約二~三輪,若還是不足三人,那就由期刊編輯自己或是編輯的熟人下去湊數。
 
3. 審稿人如果在第五天還未交審稿意見,就開始每天催,如果在第八天還沒審完,你還有三種解決方式:(1)若是三個裡面有兩個已經回覆,那第三個就不理他,以這兩個意見為主;(2)若只回來一個,那沒回來的兩個也不用理,由期刊編輯自己或是編輯的熟人下去湊數;(3)若三個都還沒回來,那就再從資料庫裡找其他人,整個程序再來一次。
 
4. 記錄每個審稿人的回覆速度,快的,那下次就再找他;審稿意見寬鬆的(嗯,「願意給年輕人機會」可能是個較好的修辭),下次再找他,因為比較好配合嘛!甚至還可以考慮像超商那種「集點數」的回饋制度,讓這些審得快又願意給年輕人機會的同儕們,可以享受諸如換現金或OA享折扣的好處。
 
5. 即便三個審稿人都建議退稿,期刊編輯還是有權力以大修(major revise)為意見讓這篇論文有起死回生的機會;如果審稿人要求作者修改的意見過多,期刊編輯也有權力只要求作者修改哪些部分就好;即便作者只是隨便修修,期刊編輯也有權力認為他修得不錯了,足以刊登。
 
以上這五點作法一貫下來,可以達到六個環環相扣的效果:
 
1. 還是都有同儕審查。
 
2. 還是有少部分的論文會被「合格」的同儕審到。
 
3. 還是有少部分的論文需要經過痛苦的大修過程才能被接受。
 
4. 如果有人質疑這本期刊同儕審查不確實,那些被不合格同儕審到而輕鬆上榜的人不會出來講話、那些隨便審審就交差的同儕們也不會出來講話。
 
5. 會出來抗議的,是那少部分剛好被挑中的「合格」同儕,因為他們真的在短時間內加班認真審,結果卻被質疑,當然會很不爽;那些論文經過痛苦大修才被接受的作者們也會很不爽,因為他們修得很痛苦,而且還來來回回一段時間,結果被質疑,當然很不爽。所以只有這兩類人會出來大聲抗議!
 
6. 因為只聽到抗議質疑的聲音,大家可能就會覺得那本期刊可能沒問題;質疑它的,不是派系鬥爭就是見不得人家好的那種。

 

第五步-環環相扣的雙贏循環

在這樣新穎(或許有人已經用過了)的出版機制運作下,「既要提高收稿量、又能增加IF」這兩個本來會互相衝突的目標,就能得到完美的調和。因為這一連串的作法會讓這些既是本社的審稿人也是本社的作者,逐漸對於本社所出版的眾期刊產生離不開、也不想離開的依賴;逐漸地,他們現在與未來的論文稿件也大多會集中到本社所出版的眾期刊,當然在引用上也就會更加集中到本出版社的眾期刊。再者,一旦期刊的論文數大增,因為OA的關係,被別人看到進而引用的可能性也會跟著增加,在這兩個增加引用的因素加成下,即便無法大幅抬高IF,但是讓IF不掉下來,則是綽綽有餘。
 
更何況這種藏不住的好事,也會在這些審稿人、作者同儕間口耳相傳地傳開來,即便外人對出版社的各期刊有所批評,這些已經把身家押在本出版社眾期刊上的審稿人兼作者們,一定會出來「仗義執言」,幫出版社捍衛屬於他們的尊嚴。所以光靠這種「與人為善的正向循環」正常發揮,就可以在「一切合法」的狀況下,完美的協調「既要提高收稿量、又能增加IF」這兩個本來會互相衝突的目標。
 
以上OA期刊的賺錢企畫,不知道有沒有金主願意投資?

 

但是,在賺錢之前⋯⋯(言歸正傳)

「制度」不是真理,需要隨著實施的環境、規範的事務,以及適用的人們等變化而調整,就跟生物體演化一樣,結構與功能搭配的最佳化,一定得從所生存的環境條件來看,才能得到有意義的解釋。
 
雖然計算IF是個定義明確,可充分量化比較的方法,但這並不代表以IF為基礎的評價方式就一定最好。因為IF的核心概念都是以論文被引用的次數多寡為依據,但一篇論文可能被引用在引言(introduction)作為發想的依據,卻也可能是作為被推翻的目標;也可能在討論(discussion)中被引用為正面的佐證,也可能被引用為謬誤的批判對象;更僅僅可能是在材料與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中被用來當作是實驗方法的參考依據,跟論文所研究的主題並無直接相關。而且這些不同意義的引用,都不是在被引用了「一」次的字面意義上就看得出來的。那就像是,一部票房很好的電影不一定是部好電影,但因為賺錢,所以很值得推薦給戲院進片,但不一定值得推薦給觀眾;同樣的,一本IF很高的期刊未必是本好期刊,但IF高意味著讀的人多,所以值得推薦給圖書館採購,但不一定值得推薦給研究者。
 
所以拿一個本質上適合圖書館採購者的參考依據來評量研究者的成果表現,基本上就是一個有缺陷的作法。更遑論這些年各期刊努力操盤IF的作法,更把這個參數連作為圖書採購依據的價值都削弱了。也就是說,IF作為一個「論文優劣」評判制度的基礎,在先天就不足、後天更失調的狀況下,已經到了非得改變不可的時候了;而OA的做法,正是加速這個後天失調的主因。也就是說,如果一本OA期刊能在確保同儕審查的品質下,維持合理的出版量,那麼它不會是問題;只是出版者在商言商,OA期刊業者很難擺脫犧牲品質以大量獲利的誘惑,也才有本文前述那些操作手法上下其手的空間。
 
因爲OA期刊的盛行所引起的同儕審查「質變」等問題,如果仔細思索,那都是在「學術研究」這一行變成了大型產業之後,原先運作在人數有限的科學社群中,那些學術互助機制該如何調整的問題。如果我們都同意OA期刊的興起、大量出版是個回不去的趨勢,那「同儕審查」終究無法良好運作,也一定是個回不去的趨勢。所以整個學術出版的市場,會慢慢形成兩種不同性質的平台 ——「作為學術交流」(不強調同儕審查)與「呈現學術價值」(貫徹同儕審查)——就筆者個人的觀點,也是回不去的趨勢。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善用有限的「合格」同儕的有限時間。而屆時,學術界又該用什麼指標來作為學術評比的參考依據,可能也需要作分門別類的考慮了。
 


Clarivate, Web of Science Journal Evaluation Process and Selection Criteria. https://reurl.cc/e3MVm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