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4-03-01從水泥森林到綠色烏托邦 展望未來宜居、韌性、永續城市 651 期

Author 作者 郭瓊瑩/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教授兼系主任,世界景觀建築師聯盟(IFLA)亞太地區主席。

TakeHomeMessage
•未來城市將會依氣候、社會與生活需求的變遷,從水泥建築森林轉向永續、低碳、因應天然災害韌性的城市形態。
•城市可以成為各種生物得以棲息的綜合載體,例如英國提倡的「田園城市」概念、新加坡「花園城市」及「大自然中的城市」等。
•為了在未來實現永續發展的城市,也可從現有的設施或概念展望未來,例如藍色公路、垂直綠廊、水上建築等。

 
對很多人來說,「未來」可以只是明天、明年或下個世代、下個世紀,不過要預測未來的生活情境,其實需要以科學研究為基礎。
 
首先可以問問自己,你滿意現在的生活、工作或學習環境嗎?在這個時空下有挫折或困境須調整、改善嗎?每個人的居住地點、氣候環境、地理區位都有很大的差異,對日常生活也會有不同的體驗與感受。
 
例如住在離島的人希望有更便捷的飛機或船運交通可以外出旅行或工作;住在鄉村的人想要有趣的現代化、都市化休閒設施或購物空間;住在擁擠大都會水泥森林的人則期望更多可及性高的公園綠地、森林與海岸,以及清新空氣、安全舒適的休閒、活動場域。而依照年齡、性別、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的不同,人們又各有需求的差異性。
 
也因此談及未來,全球已有50多個學校機構開授「未來學」,基於科學根據研究、預測,宗旨是為人類創造一個更健康、更永續、更重視福祉的公平社會。

 

從牧場到綠色中央公園,「綠」是人類亟求的棲所基盤。

 

變遷中的城市發展

當社會自農業進展到工業、再進展到科技資訊的社會,我們的城鄉也不斷面臨各種二維(2D)與三維(3D)空間的變遷。原來可及的綠色農田、郊山、綠幕,以及流經都市鄉野的河川、水圳都受到破壞,工業化汙染了農地、溪流,綠地變少且破碎化,因交通需求拓建的馬路把綠帶、行道樹移除,為防洪和爭取更多都化用地,許多河川被截彎取直、水泥化、溝渠化,甚至許多水圳被加蓋等,這些均是2D空間的變遷。
 
而都市化高密度發展的結果,也讓我們不再能輕易眺望遠山,山稜、天際線都被高樓擋住,都市不斷拓張,原本彎延曲折的有機農地被重劃成棋盤式建成區,切割了許多城市的水與綠紋理(河川/水圳/綠地/農田/綠廊)。當不透水層面積增加後,城市的熱島效應也跟著升高。高架快速道路、防洪牆阻擋了市民親近山水的可及性與視域,就3D空間而言,許多城市成為水泥森林,而殘留的老樹、綠籬、農地,以及小型公園,反成為點綴式的「綠布」。
 
此樣貌正是全球性都市化現象,因此在19世紀末掀起了「城市美化運動」,希望把水與綠等健康的自然元素再帶回城市中;20世紀戰後又出現另一波省思,例如書籍《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道法自然》(Design with Nature)等觀點,期待人類居住生活的環境能重現生物多樣性,且各種開發建設應避開「不適宜開發的地方」;20世紀末,多國專家學者更警覺到氣候變遷的加速,加上社經結構的改變,有些人又開始倡議「景觀都市主義」的落地⸺城市不只要滿足基本生活生產的機能,生活福祉方面更要兼顧全齡共融,達到具「適意、美質與生態文化多樣性」的有機城市。至今,「景觀」不再只是視覺意象的代名詞,它已經成為一個健康生態系統的「綜合載體」。……【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