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3-08-01陽光下的旋舞者 揭祕雙小行星的謎團 644 期

Author 作者 謝承安/EASY 天文地科團隊成員,因喜好動畫《戀愛中的小行星》而開始研究小行星。

Take Home Message
• 雙小行星為兩顆小行星圍繞共同質心旋轉的系統,目前的發現數量已超出預期,推測由小行星自旋過快、旋轉裂解而成。
• 雙小行星壽命僅有幾百萬年,最終兩顆小行星會相互碰撞並重塑為小行星,或逐漸分離形成軌道接近的小行星對。
• 理解小行星的形成後,天文學家更能探究它複雜的演化過程,將有助於預測小行星軌道改變,幫助防範小行星撞擊。

 
去(2022)年10月11日,在眾多觀測數據與計算下,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宣布雙小行星定向試驗(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 DART)成功藉由撞擊,將雙小行星系統迪迪莫斯(Didymos)與迪莫弗斯(Dimorphos)的互繞週期縮短了 32 分鐘,代表人類已跨出防衛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第一步。筆者第一次看到此計畫時,除了感嘆人類的科技居然已經能夠開始準備防範小行星的撞擊,也產生另一項疑問:什麼是雙小行星?
 

伽利略號的意外發現

 
雙小行星,意指兩顆小行星(或說小行星與它的衛星)圍繞它們共同質心旋轉的系統。但小行星本身直徑較小、亮度較暗,觀測難度高,更何況是緊鄰身旁的衛星?因此相較於1801 年發現的第一顆小行星,第一顆小行星衛星被發現的時間晚了許多,甚至並不是由望遠鏡觀測發現。
 
1993年,NASA的木星探測器伽利略號(Galileo)在前往木星途中、飛掠小行星243號艾女星(Ida)時,無意間發現第一顆小行星衛星(圖一)。在此之前,科學家認為小行星有可能由於天體碰撞等原因自然形成衛星,但數量可能極少。往後30年的觀測中,卻有愈來愈多的雙小行星與多小行星系統被發現,至今為止整個太陽系已找到超過400組雙小行星,遠超過最初的預期。天文學家發現這類天體有許多共同點:多數雙小行星的主星自轉週期較一般小行星短,直徑小於20公里。而且近地小行星的雙小行星數量非常多,估計約有10~15%的近地小行星為雙小行星。這些神秘之處引起了天文學家的關注,而近年來的研究正一步步地揭開這些謎團。

 

 

 圖一|小行星 243 號艾女星與它的衛星「艾衛」(Dactyl)。(NASA/JPL)

 

陽光下的旋舞者

 
追本溯源是了解萬物的起點。在了解雙小行星前,科學家試圖先找出雙小行星的形成原因。最初他們以為雙小行星就如同地球與月球般,是由小行星經歷碰撞事件後產生的碎片,並藉由自身重力的吸引下形成雙小行星。因為在電腦模擬的協助下,天文學家驗證了此一機制確實可行。然而隨著被發現的雙小行星數量持續增加,此假說開始出現了問題。太陽系形成至今,碰撞事件預計產生的雙小行星數量比實際觀測到的少,於是在持續的研究下,天文學家提出了另一項產生雙小行星的假說:多數的雙小行星由小行星自旋過快而「旋轉裂解」形成。
 
但為什麼小行星會發生旋轉裂解的現象?這是因為多數小行星並非一顆實心的大石頭,而是由大小不一的碎石組成「瓦礫堆」(rubble pile)。因此當小行星的自轉加速,離心力逐漸增加,直到超過臨界自轉週期(spin limit),此時的離心力高於重力,小行星便會裂解。臨界自轉週期依據小行星的密度而有所不同,但多數小行星的臨界自轉週期約為 2~2.6 小時。自轉週期低於 2.6 小時的小行星數量較少,就是因它們自旋過快而旋轉裂解(圖二)。

 

 

圖二|小行星自轉週期對應數量散布圖 

 

不過,為什麼小行星的自旋會加速?原因在於小行星面向太陽時會受到輻射加熱,而在背向太陽冷卻釋放能量的過程中,光子會給予小行星微小的作用力,緩緩改變天體運行方向,此現象稱為亞爾科夫斯基效應(Yarkovsky effect)。此效應會使小行星的軌道預測產生偏差,為了預防小行星撞擊事件,天文學家近年來也不斷觀測與研究此效應。不過後來發現,除了改變小行星的軌道之外,此效應也會改變小行星的自轉狀態。由於小行星的形狀多為不規則,當光子給予天體作用力時,若小行星兩側產生的作用力方向不平行,便會對小行星產生額外的力矩,進而改變小行星的自轉狀態,此現象稱為YORP效應(Yarkovsky–O'Keefe–Radzievskii–Paddack effect),藉此加速小行星的自轉角速度……【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