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3-03-28臺灣第一顆自製氣象衛星即將升空 獵風者衛星計畫主持人 林辰宗 專訪 640 期

Author 作者 採訪撰稿|羅億庭/本刊編輯。

Take Home Message

►臺美合作的福衛七號計畫原先預計發射13 顆衛星,但其中一顆由臺灣太空中心自製的「獵風者衛星」,因為後續經費問題最終改由臺灣自主發射。
►獵風者衛星搭載的酬載GNSS-R 能接收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由海面反射的訊號,經訊號反演後可推算海面風速,有助於未來的氣象預測。
►獵風者衛星團隊人數眾多,林辰宗認為在團隊管理時超前部屬的思考和人際間的居中協調相當重要。

還記得去(2022)年12 月,日本億萬富豪前澤友作計劃的「Dear Moon」豪華太空之旅嗎?在他曝光的資訊中,預計將於今(2023)年與八位包含了藝術家、藝人、運動員等人一起繞月飛行。不過早在2021年7 月,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與藍色起源(Blue Origin)研發出的飛行載具,就已經載著自家公司創辦人飛升地表,成功為人類的商用次軌道太空旅遊提供了良好示範。

讓我們將時間再拉回過去一點,國際間的太空開發競賽其實在更久之前就開始了。1957 年,由蘇聯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一號」(Sputnik 1)為太空競賽揭開序幕。雖然美國在這場冷戰時的太空競賽中進度稍稍落後,但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Neil Alden Armstrong)也成功在1969 年登上月球,他說出的那句名言:「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至今仍被世人傳頌著。

無論是人造衛星或太空載具,世界各國從20 世紀到現在都如火如荼的開發著,那麼臺灣呢?太空中閃耀著的衛星,其中有沒有哪顆是來自於臺灣?

獵風者衛星的誕生

臺灣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一號」(FORMOSAT-1,簡稱福衛一號)在1999 年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發射成功,使臺灣從衛星資料接收國成為全球第33 個擁有衛星的國家。福衛一號是一枚距離地表600 公里的低軌道科學實驗衛星,能執行電離層研究、探測海洋水色,以及Ka 頻段通訊實驗,加強臺灣的通訊系統能力。隨著福衛一號的成功,福衛二號(FORMOSAT-2)、福衛三號(FORMOSAT-3)、福衛五號(FORMOSAT-5)、福衛七號(FORMOSAT-7)也在之後的20 年內陸續發射升空,為臺灣帶來許多珍貴的遙測資訊。

今年,太空中心也預計發射一枚新的氣象衛星上太空,它有個很酷的名字-獵風者衛星(TRITON)。「其實要談獵風者衛星,一開始要先從福衛三號說起。」太空中心獵風者計畫主持人林辰宗娓娓道來獵風者衛星的故事。原來在臺灣與美國合作的福衛三號於2006 年成功發射升空之後,不僅提升了氣象預測的精準度,美國也對共同開發後續衛星的合作感興趣,因此有了福衛七號的計畫。

福衛七號原先規劃13 顆衛星,且分為兩次發射(6+ 7)。六顆繞經熱帶的低軌道低傾角衛星,主要能用來觀測低緯度區的颱風動向,但缺點在於無法看見北緯45 度、南緯45 度以上的範圍;另外七顆則是走低軌道高傾角,可以觀測到更完整的全球資料⸺而這七顆衛星裡的其中一顆就是由臺灣太空中心自主研發製作。後來由於美國合作方的執行資金取得困難,最終只能將六顆低軌道低傾角衛星發射到太空中,另外七顆低軌道高傾角衛星的發射則不繼續執行。「但我們其實已經開始做了,這一顆衛星基本上已經停不下來。」林辰宗說道。礙於臺灣自主研發製作的衛星此時已經處於製作階段、無法收手,於是太空中心決定繼續執行衛星的製作與測試,而它也就成為了現在的獵風者衛星。……【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