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2-06-01光速行動 630 期

Author 作者 米勒(Joe Miller)、吳沙忻(Uğur Şahin)、圖雷西(Özlem Türeci)

(本文與2022 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 科普書籍閱讀寫作競賽合作刊出)

 

如果你現在需要發明一款從未使用於冠狀病毒傳染病的疫苗來阻止一種人類未曾見過的冠狀病毒,而且這項通常需要花費數年的工作得在100 天內完成,否則世界上將會有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人死亡,還會使全球經濟遭受無法估計的重創,這時面臨的壓力一定難以想像。

如果再加上更困難的條件:挑戰這任務的竟是一家中型癌症療法公司,過往從未開發過傳染病疫苗;甚至在決定啟動任務的當下,這家公司連資金都非常窘迫呢?這其實就是在2020 年1 月24 日,土耳其裔德國腫瘤和免疫學家吳沙忻(Uğur Şahin),與土耳其裔德國免疫學專家圖雷西(Özlem Türeci)所面對的狀況。更別忘了在啟動任務的同時,公司內所有人也都面對病毒的威脅,必須在分流上班的前提下跟幾乎停擺的社會逆行。這些艱困的任務究竟如何完成,就是《光速計畫:BioNTech 疫苗研發之路》(The Vaccine: Inside the Race to Conquer the COVID-19 Pandemic)要講的故事。

吳沙忻跟圖雷西這對創辦了生物新科技(BioNTech,BNT)公司的夫妻,與《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駐法蘭克福的記者米勒(Joe Miller)合著了這本書,故事聚焦在對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輝瑞– 生物新科技COVID-19 疫苗(Pfizer–BioNTechCOVID-19 vaccine,簡稱BNT 疫苗)誕生的過程。

本書共分為十章,結合了個人傳記、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 mRNA)的醫療應用、醫藥研發與管制實況,以及創業商戰等內容,不僅登場人物非常多,內容更是高潮迭起。可能是主筆的米勒非常注意細節,又或許是兩位科學家創辦人的堅持,在講解曾被輕忽藐視的mRNA 技術如何突圍而出、成為第一款獲得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EUA)的疫苗時,並沒有省略過程中發生的任何轉折。眾多細節使得本書資訊密度極高,對非相關專業者來說並不好讀,但讀完會很有成就感,或許讀者會跟我一樣因這千轉百迴、宛如戲劇的過程而寒毛直豎。

書中將mRNA 形容為信使,它帶著通緝犯海報交給如同將領的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當樹突細胞從環境跟其他細胞收集到資料後,就會根據情報派遣軍隊到前線。mRNA技術像是信使帶著訊息,跟過去「帶著被逮捕通緝犯」的疫苗技術相比,能夠更有效率、更精準地動員免疫大軍產生抗體,召喚T 細胞來消滅快速複製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然而通緝犯的海報要送到哪裡才能觸及最多的樹突細胞?要怎麼讓樹突細胞優先處理外來mRNA 送來的訊息、讓容易被酵素分解的mRNA 不要在訊息傳到之前就離線?又要如何確保疫苗不會引起抗體依賴增強效應(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並且算出正確的使用劑量?每一個問題底下都還有更多的待解難題,而帶著一身本領聚集在BNT 的各路科學家,就像默契十足、訓練有素的足球隊一樣,耐心地把球帶到球門前,等待射門時機。……【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