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2-05-15俄烏戰爭爆發,將對能源、氣候、糧食產生哪些影響? 485 期

Author 作者 編譯|陳儀珈。

俄羅斯為能源出口大國,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歐盟各國都長期高度仰賴來自俄羅斯廉價的天然氣、石油、煤炭資源。但隨著俄烏戰爭爆發,歐盟、美國和其他國家一一對俄羅斯展開經濟制裁,並開始尋求另外的能源供應來源。如此一來,能源市場和地緣政治將全部被打亂,不僅使得全球石油和天然氣價格暴漲,也迫使許多國家不得不重新規畫能源的供應問題,而溫室氣體排放、糧食價格等議題也都將連帶產生影響。

刊登於《自然》(Nature)的一篇調查顯示,歐盟原先有將近40%的天然氣、25%的石油、 50%的煤炭來自俄羅斯的進口。其中,德國、波蘭、匈牙利、拉脫維亞、斯洛伐克、立陶宛等國,俄羅斯天然氣的占比更至少有50%以上;而芬蘭、愛沙尼亞、保加利亞等國,甚至高達將近百分之百的統治性地位(表一)。歐洲能源政策的下一步該往哪裡走?已然成為諸國領袖頭痛不已的問題。

美國和英國率先切斷來自俄羅斯的能源供給,但由於它們對俄羅斯的能源仰賴度不高,因此影響甚微,俄羅斯可以很輕易地就將原先供應給英、美二國的能源轉往其他國家。經濟學家表示,只有歐盟參與並暫停來自俄羅斯的能源進口,才有辦法成功封禁俄羅斯,畢竟俄羅斯難以快速為高達50%以上的能源出口量找到新客戶。

近日歐洲各國已開始著手能源轉型的進程,如德國暫停了北溪二號(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線的最終審查程序,並計畫改由美國、卡達進口液化天然氣;比利時正在重新評估並考慮延緩「廢核」的進程,以降低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義大利、荷蘭、英國都在加速風力發電的安裝進度;波蘭預定於明年之前禁止所有來自俄羅斯能源的進口。

歐盟委員會預計在今(2022)年年底前,將俄羅斯進口至歐盟的天然氣縮減約2/3,並改由他國如美國、卡達進口天然氣補充減少量的近60%。另外,歐盟也將與日本、韓國商討,將一部分原先預定流向日韓的液化天然氣轉往歐洲;另外的33% 則來自新建的再生能源或其他措施。

此外,以化石燃料做為原料的歐洲化肥工廠也宣布將縮減產量以減少能源消耗,而全世界亦有31個國家同意釋出國內的戰備儲油,協助穩定整體能源市場。

烏俄戰爭引起的能源危機在德國尤為嚴重,德國原先有高達一半的天然氣與煤炭,以及超過1/3的石油都來自俄羅斯,再加上國內的廢核行動預計將關閉三個核電廠,使得德國的能源問題雪上加霜。

德國利奧波第那科學院(Deutsche Akademie der Naturforscher Leopoldina)最新的報告指出,在沒有俄羅斯的能源情況下,短期之內,德國必須擴大使用燃煤,並非常努力的進行大規模節能行動、增進能源效率,才可以讓德國安然度過下一個冬天。

雖然未來幾年可能會很艱難,但如此一來,反而可能讓德國甚至歐洲諸國都更加積極擺脫對於化石燃料的依賴,提高再生能源的比重。長期來看,對歐洲的能源政策和溫室氣體排放將帶來好的改變。

但可惜這種轉變可能僅限於某些地區,而非全球性的改變。來自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專門研究國際能源與地緣政治的查福斯(Nikos Tsafos)擔心,當歐洲因為政治因素減少對俄羅斯的能源進口,買下原先預定供給到其他國家的液化天然氣,壟斷了他國對液化天然氣的購買市場後,可能會使得其他地區如東南亞國家,被迫轉向燃煤發電,反讓當地能源轉型和溫室氣體排放量產生惡化。

此外,也不能不考慮俄羅斯本身的碳排放問題,在2020年的數據中,俄羅斯的碳排放量佔了全球的5%,倘若沒有國際力量督促,俄羅斯不太可能自主且有效的推動減碳行動。除了油價、糧價雙雙飆漲,也有許多經濟學家擔憂進一步的通膨效應和國際政治衝突。長遠來看,能源價格對糧食供應的影響極大,隨著油、電雙漲,食品供應鏈的成本又會飆升得多嚴重?人民真的負荷得了嗎?

對此,美國康乃爾大學的農業和發展經濟學家巴雷特(Christopher Barrett)認為:「在俄羅斯入侵之下產生重大傷亡的,將是那些已經在懸崖邊搖搖欲墜的人,不僅僅是烏克蘭人,也有可能是是葉門、敘利亞、奈及利亞人。」

 
 

新聞來源
1. The EU can simultaneously end dependence on Russia and meet climate goals, Nature, 604, 7-8, 2022.
2. Jeff Tollefson, What the war in Ukraine means for energy, climate and food, Nature, 604, 232-233,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