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2-01-04AI會搶走人類的飯碗嗎?AI與人類是相互競爭還是相輔相成? 625 期

Author 作者 陳禹衡、葉俶禎、黃子君、張媁雯、賴志樫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終將搶走人類的飯碗嗎?企業在AI和人類智慧二者之間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隨著科技的發展,AI對勞動人力的影響引起相當多討論。相較於人類工作者,AI在執行任務時具備了許多優勢,例如可以24小時工作、大量儲存資料、快速演算、不受記憶影響等。有鑑於這些優勢,臺灣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黃明蕙與美國馬里蘭大學史密斯商學院(University of Maryland - Robert H.Smith School of Business)的學者魯斯特(Roland Rust),於2018年共同提出了AI工作取代理論(Theory of AI Job Replacement),探討AI取代人類智慧的趨勢與順序。AI工作取代理論共有3大論點。首先,綜合人類智慧與AI的發展情況,依照AI掌握任務難度的順序提出4種AI類型,分別為器械型智慧(mechanical intelligence)、分析型智慧(analytical intelligence)、直覺型智慧(intuitive intelligence)、情感型智慧(empathetic intelligence)。黃明蕙與魯斯特認為AI的發展是階段性且可預測的,其發展是從器械型智慧至分析型智慧,再到直覺型智慧,最後則是最高階段的情感型智慧。同時,他們也表示企業在提供4種智慧層次的服務時,應在人機之間做出選擇。

其次,黃明蕙與魯斯特認為AI的工作取代,基本上發生在任務級別(task level)而不是工作級別(job level)。也就是說,當AI 可以更好地完成部分工作任務,滿足公司的戰略目標以謀得利潤時,AI就會被逐步用來取代那些服務中的某些人力。而當AI的能力足夠接管一個工作的所有任務時,便會完全取代那個工作的人力服務。上述這種取代首先發生在「低層次」任務上,因低層次的任務處理對於AI來說較為容易。首先是器械型任務,例如機器手臂已廣泛取代低技能生產線員工,然後是具分析性的任務,最終,AI將能夠執行直覺和善解人意的任務。透過AI工作取代機制,黃明蕙與魯斯特推論,提供服務的創新方式正在出現且不可避免,而且工作取代的規模可能比許多人意識到的更大,使得企業在提供服務時必須在AI及人類智慧之間做出選擇。其次,這樣的選擇能為企業達到策略性目標,例如創造利潤。除此之外,AI對人力的取代依循著一個次第順序。

人工智慧的發展與人力資源

AI領域為一門製造智慧機器與程式的科學,最初由美國電腦科學家麥卡錫(John McCarthy)等人於1956年提出。早期的AI是由邏輯式運算與複雜的問題解決模式而形成,相關研究曾在1970年代因設備、資金等問題跌落谷底,後來再由聚焦在特定知識領域運作的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而再度受到重視。然而,成功引起人們對於AI關注的時間點則是於1997年及2016年,分別由「深藍」(Deep Blue)及AlphaGo在與人類棋手的比賽上成功勝出的實例。新技術的發展,例如大數據(Big Data)、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等,更是加速AI發展的重要因素。

由李開復及王詠綱所著的《人工智慧來了》書中,將AI定義為一個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電腦程式,它與人類的思考方式與行為相似,有自我學習能力,並且會根據感知到的周遭環境,做出更進一步的行為以達到最佳效益。……【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