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1-12-14針灸抗發炎的學理證據?與第二型促運動 受體驅動迷走-腎上腺軸線有關 480 期

Author 作者 編譯|劉姿婷

「針灸」是一種透過刺激穴位(acupoint),進而調節身體不同部位生理功能的治療方式。目前針灸大多使用於疾病的治療,如緩解患部的疼痛或發炎,至今已有數千年的使用歷史。根據中醫理論,針灸是透過假想的經絡(meridian)連結到身體不同部位而產生療效,但仍缺乏神經解剖學的科學基礎可闡述針灸的作用原理。而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最近找到了針灸可治療全身性發炎的原因,可能與一群支配後肢筋膜(hindlimb fascia)的感覺神經元有關,該篇研究於今(2021)年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

針灸起源於中國,於16∼19世紀傳入歐洲與美國。近年來,針灸開始逐漸被西方醫學接受為具有抗發炎潛力的治療方式。哈佛大學馬秋富(Qiufu Ma)的研究團隊致力於針灸的機制研究,並且對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引發的嚴重全身性發炎反應很感興趣,該團隊於2014與2020年發表的研究中指出,電針(electroacupuncture,一種以電刺激穴位的現代針灸方法) 可活化迷走- 腎上腺軸線(vagal-adrenal axis),進而降低細胞激素風暴所造成的發炎反應,而且僅有在刺激後肢的「足三里」(Zusanli)穴位時才會產生此療效,在腹部的「天樞穴」(Tianshu acupoint)進行電刺激則無效。研究團隊認為,這種部位專一性的效果,可能是由一群對足三里刺激有專一性反應的感覺神經元所引發。而後來團隊亦證實,以電刺激足三里時,會活化表現第二型促運動素受體(prokineticin receptor 2,PROKR2)的感覺神經元。

該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指出,以低強度電刺激足三里,即可活化PROKR2神經元,進一步啟動迷走-腎上腺軸線,並降低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及介白素6(interleukin-6, IL-6);若以高強度電刺激足三里與天樞穴,則會活化脊髓交感反射(spinal sympathetic reflex)。由切片的解剖證據指出,PROKR2神經元分布於部分背根神經節(dorsal root ganglia, DRG),且支配後肢的筋膜組織,但並未支配腹膜,因此可解釋為何刺激足三里能夠引起抗發炎作用,但以相同條件刺激腹部天樞穴卻無法的原因。為了進一步驗證PROKR2神經元的角色,研究團隊使用光遺傳學(optogenetics)活化有表現PROKR2的神經元,發現這樣做可以模擬出電針引起的抗發炎效果;但若破壞PROKR2神經元,則會阻斷電針的抗發炎作用,因此可證明針灸是透過PROKR2神經元的活化,產生抗發炎效果。

馬秋富表示, 有很多棘手的慢性疾病, 如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關節炎等,仍需要尋找更好的治療方式。此外,免疫反應也與癌症的免疫治療、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等感染相關,因此馬秋富的研究團隊最終希望能提升針灸的科學基礎、提供改良與精進針灸技術的實用資訊,以應用於發炎疾病的治療和處理發炎過度所引發的狀況。

 

新聞來源
1. Liu, S. et al., A neuroanatomical basis for electroacupuncture to drive the vagal-adrenal axis, Nature, Vol. 598:641–645, 2021.
2. Catherine Caruso. How acupuncture fights inflammation?, Harvard gazette, 20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