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1-08-10阿茲海默症新藥獲批准上市! 原來「腦膜淋巴系統」會影響療效? 476 期

Author 作者 編譯|劉姿婷

(123RF)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於2021年6月有條件批准單株抗體Aducanumab上市,這是18年來,第一個獲得美國FDA批准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新藥,也被視為是重要的療法里程碑。

事實上此新藥的研發幾經波折,在2019年3月,Aducanumab的兩個第三期臨床試驗曾出現相互矛盾的結果,治療效果在初期分析結果中並未達到預期標準,因此當時臨床試驗曾遭宣布終止。而今(2021)年在《自然》(Nature)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大腦的排毒系統——腦膜淋巴系統(meningeal lymphatic system)的失調,有可能是阿茲海默症治療效果參差不齊的原因。

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醫學院神經免疫學家基普尼斯(Jonathan Kipnis)發現了大腦清除廢物的機制,腦中循環流動的腦脊髓液,可將大腦的廢物與不正常堆積的蛋白質,透過腦膜淋巴系統引流至頸部淋巴結。基普尼斯的團隊於近年來的研究指出,腦膜淋巴系統的功能會隨著年紀增長逐漸失常,這不僅影響大腦排除廢物的效率,還可能影響藥物分子在大腦中的傳輸效率。

此篇研究發現,使用Aducanumab可清除老鼠腦中類澱粉斑塊的堆積,但若利用藥理方式破壞腦膜淋巴系統,則會降低Aducanumab清除斑塊的能力。雖然截至目前,尚無針對淋巴管功能的治療方法,但一種稱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 VEGF-C)的蛋白質可促進淋巴管的生長並增強淋巴引流。在此篇研究中發現,同時服用VEGF-C與Aducanumab,能增強Aducanumab清除斑塊的效果。

此外,當腦膜淋巴功能失常導致異常蛋白無法被清除時,大腦可能需要啟動其他機制,例如透過腦中微膠細胞(microglia)的活化,進行吞噬作用(phagocytosis)清除斑塊;或是透過血腦屏障的內皮細胞啟動胞移作用(transcytosis),將斑塊從大腦移至周邊血液。本篇研究發現,當腦膜淋巴功能受損時,會同時伴隨微膠細胞與血腦屏障的內皮細胞基因表現產生變化,與神經發炎相關的基因表現會增加。

本篇研究分析了不同族群的腦中微膠細胞的基因表現,結果發現,在健康人的腦中,微膠細胞以處於休息狀態為主;但是在家族遺傳性、偶發性阿茲海默症,以及「症狀出現前的阿茲海默症」(presymptomatic Alzheimer’s disease)等,可發現其腦中微膠細胞則主要轉為活化狀態。在腦膜淋巴功能受損的老鼠,腦中的微膠細胞也會轉為以活化態為主。基普尼斯指出,腦膜淋巴、微膠細胞與血腦屏障內皮細胞,有可能形成一個單位共同作用。

而當腦膜淋巴系統的功能受損時,伴隨而來的微膠細胞活化與血管病變,就可能導致阿茲海默症患者對免疫療法反應不一致的結果。因此,基普尼斯的團隊計劃進一步完善評估淋巴系統健康的指標。例如,若能開發出相關的生物指標或基因表達圖譜,就有機會根據患者對治療的反應可能性,對患者進行篩檢和分類,以供未來提供療法的參考依據。


新聞來源
1. Sandro Da Mesquita et al., Meningeal lymphatics affect microglia responses and anti-Aβ immunotherapy, Nature, 2021.
2. Amanda Heidt, Brain’s Lymphatic System Tied to Alzheimer’s Symptoms in Mice, The Scientist, 20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