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4-05-01鈷色菇香(一) 533 期

Author 作者 何子樂/前交大應用化學系教授。
唸中學時我十分嚮往無機化學,原因是一些過渡金屬錯鹽的繽紛異彩。進了臺灣大學不久,主意改變了。緣故是偶然聽到謠言:二年級時,有機化學的教授林耀堂先生會從德國回來,大開殺戒!為求自保,只好先行閱覽該科書籍。怎知讀出興致,不能自拔。此後大半生沉浸其中而無悔。

回到本文正題,先得說我最喜愛的顏色,是硫酸銅溶液加了吡啶所顯現的色澤(群青)。但歷史最著名的藍色顏料是中國鈷藍。明代外銷歐洲的瓷器主要是白底藍花製品,著色便是用鈷藍。這顏料的優點是上釉鍛燒時,圖案線條不漫散,故產品能歷久風行。後來在荷蘭台夫特(Delft)有仿製,而在而英國的陶藝家韋奇伍德(Josiah Wedgwood)也見獵心喜,爭相傚尤,頓時名利雙收。瓷器的英文採用china自茲普遍。再而藍色玻璃器具也興盛起來。人們也發現深藍的氯化鈷,溶液淺淡近乎無色,但把水趕走後再現色的現象,可利用製作隱形墨水。

鈷元素發現在1735年,歸功於瑞典化學家勃蘭特(Georg Brandt, 1694~1768)。這堅硬金屬有穩定化學性及高居里點的鐵磁性,可保持磁性到1115℃(鎳358 ℃;鐵770 ℃)。1916年,日本人本田(Kotaro Honda)在鎢鋼加入鈷,形成一種名叫鋁鎳鈷(Alnico)的優良磁性合金。放射性的鈷60同位素,發出穿透力強的伽瑪射綫,有很多用途(如殺滅癌細胞,偵測金屬器件裂紋漏洞)。吳健雄證明宇稱不守恆的實驗是採用鈷60(衰變)進行的。......【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