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0-11-01未來金融的新面向─區塊鏈 611 期

Author 作者 廖世偉/在矽谷工作22年,任職過史丹福大學、Google和Intel等公司。2015年在臺大開設區塊鏈及FinTech課程培育臺灣區塊鏈人才。
區塊鏈(blockchain)是一種數位化分散式帳本的技術,特色為一式多份、容易互相勾稽,也就是說,帳本的每個區塊都是相互連接、環環相扣。此外,帳本上的資料對所有參與者皆公開透明,且帳本上的歷史紀錄很難被改變,因此區塊鏈具有不可竄改、去中心化、公開透明且可相互驗證等特性。

區塊鏈的開端

關於區塊鏈的入門,讀者可參考刊載於2017年《科學月刊》的〈數位黃金比特幣〉、〈顛覆金融業的區塊鏈〉及2018年《科學月刊》的〈網路安全技術與比特幣〉等文章。

回顧區塊鏈的發展,2008年由區塊鏈發明者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發布的比特幣區塊鏈白皮書《比特幣:一種對等式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該文可說是在金融領域敲響典範轉移(paradigm shi)的第一響鐘。

中本聰在這9頁的文章以傳統信用交易模型的高成本及局限性安全破題,論述區塊鏈產生的背景與其發展的必然性。此外,他也強調區塊鏈具有交易即清算的不可竄改性。他將區塊鏈解釋為一個以點對點分布式的時間戳服務器(timestamp server),記錄依照時序排序的電子交易證明,同時說明計算能力能決定系統的安全性。

接下來,在白皮書的第4頁中,中本聰對於比特幣的「挖礦」有詳細的定義,例如比特幣的激勵機制對空間的優化,也就是使用雜湊樹(hash tree 或M tree)的方式。而為了讓行動端的錢包在手機上能順利運行,中本聰在第5頁介紹了簡易支付認證(simplified payment verication, SPV)的概念,即手機錢包不必是區塊鏈的完整節點,且不會保存所有帳本資料。

在描述區塊鏈的優化與隱私概念後,中本聰在第6~8頁則是從數學角度進行分析。文中提及的「雜湊(hash)」一詞出現了52次之多,雜湊是數學上的一種單向函數(one-way function),也就是在給定任意的數值後能輕易計算出結果,但該結果卻不能反推回去原本數值的一種函數。因雜湊具有不可回推的特性,因此可成為區塊鏈中的保護方式。……【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