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7-05-01見證阿蘇火山的噴發時刻 569 期

Author 作者 黃有志/日本京都大學地球熱學研究所火山研究中心非常勤研究員。
博班畢業後,2012年 6月步兵預官少尉排長退伍,緊接著到成立不到1年的大屯火山觀測站工作,開始接觸火山監測與研究基礎知識。因緣際會下把握住機會,2015年隻身來到目前的工作單位:京都大學火山研究中心(又名「阿蘇火山觀測站」,Aso Volcanological Laboratory,簡稱AVL),擔任非常勤研究員。主要工作是研究臺灣大屯火山群與日本阿蘇破火口(caldera),淺部地殼的速度構造及火山活動之間關係。期間卻也意外經歷了數十年頻率的阿蘇火山噴發,及數百年頻率的熊本地震,真是得來不易的人生經驗與歷練啊!

AVL於1928年(昭和3年)成立,座落在火口西方約7.3公里的熔岩穹丘(lava dome)上。除了監測及研究阿蘇火山之外,也擔任起火山基礎教育的工作,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大學附屬火山研究中心,建築物被列為國指定「登錄有形文化財」。當我報到時,阿蘇火山噴發正值活躍,同事忙著野外工作,偶而讓我參與見習。我親眼見識到火山噴發的威 力,也體驗到野外工作的危險,及生活 在活火山周遭的艱辛。2016年4月又經歷了熊本地震,本以為4月14日規模6.5的地震之後,應該不會有更大的地震了。意外地在4月16日又發生規模7.3的主震,造成嚴重的災情及傷亡,許多地方地滑山崩,道路柔腸寸斷,我在災區跟著日本民眾一起避難。AVL成為危樓,所在的熔岩穹丘及周遭多處山崩地裂,造成下方社區死傷慘重,是我人生目前最深刻的地震體驗。生活慢慢恢復秩序後,偶而利用周末假日拍照記錄熊本地震後的變化,看到許多地方已不復以往,不勝唏噓。

來日本工作之前,沒到過日本,也不會日文,對於日本的印象大多是電視媒體上所得到的訊息,臺灣民眾也很喜歡來日本旅行。但是當來到日本工作之後,漸漸地發現工作與觀光之間有著天壤之別,工作氛圍與觀念也和臺灣大相徑庭。本以為日常生活及工作上應該可以用英文溝通,但發現大部分日本人排斥外語。 研究體制也異於其他國家,教授權力非常大,可直接要求研究團隊底下成員做事,其中包含副教授、助理教授及研究員等。日本非常注重年齡長幼及先來後到,正式職員才享有較多福利、保障及補助。日本薪水雖然比臺灣高,但是生活費及各種稅額也同樣高出許多,生活壓力可不小啊!臺灣總愛跟日本比較, 凡事向日本學習、仿效日本。實際上, 日本並非樣樣都比臺灣好,臺灣更應該好好珍惜自己的優點及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