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7-09-01肯特州立大學研究團隊發現黑猩猩有阿茲海默症現象 429 期

Author 作者 編輯部
【本刊訊】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又俗稱失智症,是一種腦部神經退化性的疾病,常見的症狀為記憶喪失、無法正常言語或行為異常等,且其病程會隨著時間逐漸加劇,目前並沒有能治癒的方法,只能透過藥物改善或緩解症狀。

而在阿茲海默症的先前研究發現,雖然大多數動物的認知能力都會在年老後有衰落的現象,不過似乎只有人類會發展出阿茲海默症的現象。不過,最新的研究發現在對抗阿茲海默症之路上,人類可能並不孤單。

在人類身上,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患者腦部,會產生有一種蛋白質稱為β-澱粉樣蛋白(beta-amyloid)的聚集,並在大腦中形成斑塊(plaques),長期堆積之下這些斑塊會開始纏結(tangles),形成tau蛋白大量堆積並造成神經的受損,最後導致大腦神經退化以致癡呆。

而最近,由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學(Kent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在老年黑猩猩的大腦裡發現該疾病的特徵「斑塊」 及「纏結」。研究團隊檢查20隻年齡介於 37~62歲間死亡的大猩猩的大腦,發現在黑猩猩的大腦中有4個部位有斑塊與纏結的聚集。除此之外,在20隻大猩猩的血管中,也有β-澱粉樣蛋白的形成。與人類相同的是,在較年老的黑猩猩大腦中,所見到的斑塊體積也會逐漸增大。

雖然觀察到此現象,但實驗室主持人瑞甘地(Mary Ann Raghanti)也表示目前對於斑塊及纏結是否導致黑猩猩中的認知下降或受損並不清楚,不過能確定的是這些斑塊和纏結的存在。目前研究人員也無法將黑猩猩大腦中的生物學變化與其生活變 化聯繫起來。不過,鑑於這個發現,研究人員也認為未來對於黑猩猩的生活圈、所接受到的刺激等進行記錄,並在照顧之餘也應積極進行大腦的掃描,並監測黑猩猩的認知。

目前對於阿茲海默症,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其斑塊及纏結可能是疾病結果而不是原因,對於大腦的特性,頃向於認知下降是伴隨斑塊及纏結。研究人員瑞甘地表示未來若能透過鑑定人類及黑猩猩間大腦的差異,或許就能指出何種物質在控制退化情況,並進一步找出藥物治療的標的。

在人類阿茲海默症的研究可發現神經元受損與發炎反應都可能加劇阿茲海默徵的進展。因此,未來研究人員也會嘗試計算黑猩猩腦中的神經元,確認這些神經細胞是否會隨著年齡的升高而流失,並研究黑猩猩大腦中的發炎情況。

Sara Reardon, Chimpanzees are first animal shown to develop telltale markers of Alzheimer's disease, Nature, 20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