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選文章
文章專區
2025-08-01黑猩猩是完美約會對象嗎?
668 期
Author 作者
葛詹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
有腦袋但不會說話也無益。── 法國諺語
世界上所有人對於自己的狗或貓,甚至是舊鞋,都抱持著不理性的尊寵和迷戀。幾乎所有非人類的生物與物品都會被賦予人性,而且我們也逐漸相信這些事是真的,歷久不變。我們會賦予它們某種「我」意識:「我的狗當然很聰明。」會有人這麼說。「我的貓很有靈性。」「我家的老爺車從來不會困在雪裡。她知道怎麼抓緊道路。」這種例子怎麼也舉不完。
我們很不會把自己與它們畫清界線。中世紀的時候我們甚至還有動物法庭。你可能很難相信,不過我們過去真的會審判動物,而且認為牠們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在西元八二四年到一八四五年的歐洲,動物如果觸犯人類的法律,或甚至只是干擾到人類,都和人一樣是逃不過制裁的。牠們和一般的罪犯一樣會遭到逮捕入獄(動物跟人類罪犯會關在相同的監獄裡),而且會因為錯誤的行為遭到起訴,接受審判。法庭會為牠們指定律師,代表牠們出庭辯護,還有幾個律師是因為替動物辯護而出名的。動物被告如果被判有罪就會遭受懲罰。懲罰通常是以牙還牙型的,所以不管那隻動物做了什麼,都會受到同樣的懲處。
有一個案件是一隻豬(豬在當時可以在城鎮裡到處亂跑,而且攻擊性滿強的)攻擊一個小孩的臉,還把他的手臂扯下來。事後這隻豬所遭受的懲罰就是臉部被砍,前腳也被切下來,最後再處以絞刑。動物被懲罰的原因是因為牠們對人有害,然而有時候如果犯錯的動物價值很高,像是牛或馬,牠們受到的懲罰就會比較輕微,或是可能會被送到教堂去。如果動物犯了「雞姦」(獸姦)的罪,那麼動物和加害者都會被判死刑。如果家畜造成損害並且被判有罪,那牠們的飼主就會因為沒有管好家畜而被科以罰金。這樣看來,動物到底是要替自己的行為完全負責,或是由飼主來負責,當時還沒有定論。因為動物和人類在司法過程中地位平等,因此食用任何遭處死的動物屍體被視為粗野的行為(但節儉的法藍德斯人不這麼想,被吊死的母牛能讓他們大快朵頤)。動物也有可能會遭到刑求,被強迫認罪。如果牠們不認罪——也沒人認為牠們會認罪——牠們的判決可能會比較輕。所以完全遵守法律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人類受到刑求卻沒有認罪,他們所受到的判決也可能會改變。上過法庭的家畜有很多種類:馬因為把騎士摔下去或是讓馬車翻覆而被告,狗因為咬人被告,公牛因為亂跑弄傷人或害人流血被告;最常被告的就是豬了。這些審判都在民事法庭舉行。
人對動物的看法這麼複雜是很容易理解的。我之前說過,人腦有一個既普遍又具有決定性的特色,就是我們會在自己的內心建立起模型,來解釋他人、動物,甚至是物體的意圖、感受和目標。我們就是忍不住會這樣。當你造訪布魯克斯在麻省理工學院的人工智慧實驗室,看見有名的機器人「寇格」時,不消幾秒鐘你就會把某種「我」賦予這一大塊鋼鐵和電線的組合。寇格會轉頭,眼珠會追隨你在房間裡的動作而移動,這就是了,寇格是有意義的東西,他是人。如果這種想法適用於寇格,那小狗路華也是人了。
獸醫會告訴你,失去寵物的主人所經歷的悲傷循環——從震驚、否認、生氣、討價還價、沮喪到接受,就和面臨親友死亡的人相同。生者對死者會抱持一種典型的心理狀態,需要經歷一段過程才能恢復平靜。我做過廣泛的靈長類動物研究,在過程中我們很快就會認同每一隻動物,會注意牠的個性、智力以及合作程度。研究常常需要進行大型神經手術,而有時在手術後,動物會需要接受密集的照顧。我覺得這些照顧都很耗費心神,也讓人心裡難受。當動物在手術後恢復精神與健康後,我們對動物的感情也的確更深了。
我記得我曾經一眼就喜歡上一隻這樣的動物,那大約是四十年前的事了。她需要吃維他命,但是她又很討厭藥物的味道。所以我拿出了猴子最愛的美食:香蕉。我把維他命注射到香蕉的一端,希望這樣能讓她在大口享受香蕉的時候順便把維他命吃下去。這方法成功了一次。第二天我採取相同的計畫,做了相同的準備。這次莫珊比克拿了香蕉,檢查兩端,發現有一端冒出了維他命液,於是她把香蕉折成兩半,把有黏液的那一半丟到地上,只吃沒有加藥的那一半!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但我為她的行為喝采。
這個故事的問題在於,我無法確定我看到的這件事是否跟我想的一樣,能證明莫珊比克的聰明才智,或者只是一個被我過度詮釋而捧上天的巧合。我願意花很多時間和莫珊比克做精神上的交流嗎?我究竟願意花多少時間和黑猩猩相處?我們這才要進入正題,也真的需要花心思才能了解我們和黑猩猩到底有什麼共通點。當然還有另外一面:這種想把「我」意識強加於萬物的渴望,是不是我們之所以為人的特質?
和猩猩約會
參考以下兩則交友啟事:
時髦單身女性想找強壯的男性玩伴,年齡不是問題。我是個年輕、苗條、漂亮的女孩,非常愛玩。我喜歡在林間散步,喜歡搭你的小貨車兜風(要新款、真皮內裝),還喜歡打獵和露營活動、和當地人來往。我喜歡你在溫暖的熱帶夜晚用手指撫過我的毛髮。月光晚餐能讓我聽話地從你的手上吃東西,但你可別想從我手上拿走食物。我不是那種愛談心的女孩,你只要順著我的脾氣,我就會好好地回報你。你下班回家的時候,我不是在門口就是在鄰居家,除了上天給我的衣服外,我什麼都不穿。只要你親我,我就是你的。帶朋友一起來吧。我的電話是:五五五××××,找黛絲就好。
另一則:
單身女性尋找聰明的男性建立長久的關係。我是個年輕、苗條、美麗的女孩。有幽默感,非常愛彈鋼琴、慢跑、用花園裡的作物烹飪美食。我喜歡在樹林裡長時間散步、談天,喜歡搭你的保時捷兜風,還有看橄欖球比賽。我喜歡在你去打獵或釣魚時的營火旁看書。我喜歡去博物館、音樂會、藝廊。我也愛在冬天的晚上和你單獨躺在火堆旁,享受溫馨、舒適的夜晚。高級餐廳的燭光晚餐能讓我乖乖聽你的話。說對話,順著我的脾氣,不要忘記我的生日,我就會好好地回報你。
你比較喜歡哪一則啟事?你可以在都市傳奇網站的都市傳說這個頁面找到第一則啟事。據說這則啟事當初刊登在《亞特蘭大報》上,上面列出的電話是人道協會的號碼。協會在啟事刊出後的兩天裡接到六百四十三通電話,而黛絲其實是一隻黑色拉不拉多犬,連隻猩猩都不是。人道協會則否認這則啟事是他們刊登的。
這兩個約會對象有什麼不一樣?如果你回覆了第一則徵友啟事後,發現來到你門前的是一隻猩猩,是因為你做了什麼錯誤的推測?你會和一隻猩猩約會嗎?你們有什麼共通點?
近親?
我們和近親猩猩在生理上的相異與相似處當然很顯而易見。但我們所謂的近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常常聽說人類與黑猩猩有百分之九十八.六的DNA 序列相同,可是這個數字讓人的誤會可大了。這不表示我們和黑猩猩有百分之九十八.六的基因相同。最新的研究估計人類有三萬到三萬一千個基因,但一般不會強調的是,這三萬個基因只占了所有基因體的百分之一.五多一些,剩下的基因體都是非編碼的2,3。因此絕大多數的基因體都是這一類的:作用不明。

書 名|《與眾不同的大腦:為什麼我們能理解科學和藝術?電腦與AI 會影響大腦的演化嗎?》
作 者|葛詹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
譯 者|鍾沛君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
出版日期| 202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