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科技報導
動態時報
文章專區
2025-07-15
科學家用玻璃光纖打造祕密武器 突破當前AI效能天花板
523 期
Author 作者
編譯|郭羽漫
人工智慧
資料傳輸
飛秒雷射脈衝
光纖
芬蘭坦佩雷大學(Tampere University)博士後研究員哈里(Mathilde Hary)和法國瑪麗與路易-巴斯德大學(Université Marie et Louis Pasteur)博士葉赫莫拉(Andrei Ermolaev)以神經網絡為靈感,研究出一種名為「極限學習機器」(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的特殊運算架構。
仰賴傳統電子設備運作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模型,在頻寬、資料傳輸量(throughput)和功耗方面幾乎已達極限。「這次在運算上,我們所用的是強光脈衝與玻璃之間的『非線性相互作用』,而不是這類傳統的電子裝置和演算法。」哈里與葉赫莫拉在報導中解釋這個運算架構的神奇之處。換句話說,人們可已透過這個運算架構,利用光纖將輸入訊號以數千倍的速度進行轉換,而極端非線性交互作用也能放大其中的微小差異,使它變得更可識別。
在這項研究裡,研究人員利用飛秒雷射脈衝(femtosecond laser pulse)以及一根極細的光纖(將光限制在比人類髮絲還小的區域內),展示了ELM系統的原理。研究人員將包含著大量不同波長與顏色的脈衝,根據影像編碼以相對延遲的方式發送到光纖中,發現光纖輸出端的波長光譜在光與玻璃的非線性相互作用後,足以對手寫數字進行分類。其中,表現最優異的系統僅花費不到1皮秒(10⁻¹²秒)的時間,就達到91%以上的驚人準確率!
值得注意的是,要達到最好的結果,重點也不是把非線性交互作用或複雜性最大化,而是在光纖長度、色散(不同波長間傳播速度的差異)和功率範圍(power levels)間取得一種微妙平衡。「機器的性能不僅是透過光纖傳輸更多功率,還取決於光的初始結構有多精細,也就是訊息如何被編碼,以及它如何與光纖特性相互作用。」哈里在報導中解釋道。兩人的研究彰顯光的潛力,為新的運算方式鋪出新路,同時也探索著更有效率的架構途徑。「我們的模型展示了色散、非線性甚至量子噪音如何影響系統性能,為下一代光電混合AI提供了關鍵知識。」葉赫莫拉在報導中補充。
這項研究將非線性光學與AI相結合,探索新型態運算的可能性。「結合物理學與機器學習,我們正開闢通往超高速、節能的AI硬體新途徑。」坦佩雷大學教授鐘提(Goëry Genty)、瑪麗與路易-巴斯德大學教授杜德里(John Dudley)及布航涅(Daniel Brunner)在報導中樂觀地說道。未來,他們希望建造能在實驗室外即時運行的片上光學系統(on-chip optical systems),打造更多即時訊號處理、環境監測與高速AI推理的應用。
新聞來源
Ermolaev, A. (2025).
et al.
Limits of nonlinear and dispersive fiber propagation for an optical fiber-base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Optics Letters, 50
(13), 4166.
回列表頁
加入收藏
列印
相關推薦
科學月刊 7月號/2025 第667期:稀土
特別價
$266
新訂一年方案:《科學月刊》一年12期
售價 $2780
新訂兩年方案:《科學月刊》二年24期
售價 $530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