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5-03-01生活就是科學講座No.1──海底電纜斷掉怎麼辦?網路韌性有多重要? 663 期

Author 作者 編輯部

今(2025)年1月,連接臺灣與馬祖的兩條海底電纜相繼斷裂,導致網路與通訊受阻。雖然電信公司隨即啟動微波備援,維持基本通訊與民生服務,但這次事件也不禁讓人警覺到我們習以為常的網路生活⸺瀏覽社群、收發信件、即時通訊,其實都仰賴海底電纜的穩定運作。如果有一天這些電纜遭到破壞,我們該如何應對?

因應這項時事議題,《科學月刊》隨即於當月底舉辦「網路韌性」快閃講座,邀請曾於去(2024)年7月號撰寫〈網路韌性的關鍵⸺災害發生時,如何運用數位科技聯繫?〉一文、同時也是g0v數位韌性松發起人的王向榮,剖析海底電纜斷裂後的應變對策與網路韌性的關鍵。

活動開場由《科學月刊》編輯委員廖英凱擔任引言人,帶領觀眾回顧海底電纜的發展,並探討數十年來全球對海底電纜安全性的關注與研究。接著,王向榮深入解析網路運作與韌性的基本概念,說明各種訊號傳輸方式,並探討網路中斷時的替代方案,例如衛星通訊、Meshtastic網路等。演講中,他也提醒人們應定期進行斷網模擬與演練,以提升災害應變能力。

講座當天全體大合照

演講結束後,王向榮與現場及線上觀眾進行互動,針對網路韌性提出多項討論與回應,讓議題延伸至更廣泛的層面。活動也在熱烈的交流中圓滿落幕。

當天的直播影片已上架至《科學月刊》YouTube,歡迎對此議題有興趣的讀者前往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