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5-07-01語言隔閡大大阻礙保育工作 667 期

Author 作者 編輯部

目前許多學術研究都是以英文撰寫,發表於英文期刊,但在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上,這可能帶來很大的問題。澳洲昆士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Queensland)博士候選人漢娜(Kelsey Hannah)檢視了約500 篇以不同語言寫成生物保育與管理相關文獻,分析文章在英文與其他16 種語言的引用情況。漢娜發現,無論文章的研究方法是否嚴謹、研究對象是否瀕臨絕種,非英語寫成的文章引用次數皆遠少於英文文獻;若該文章有提供英文摘要,則引用次數會提高1.5 倍。

此外,這些非英語文獻在本語系內的引用率雖高,但跨語言的引用極少。例如2011 年一篇以日文寫成的東方白鸛(Ciconia boyciana)保育研究僅在日文文獻中被引用,在韓文、中文、俄文文獻中皆不太受到重視── 儘管東方白鸛在這些語系的國家中同樣是瀕危物種。

全球許多物種多樣性豐富的地區並非英語系國家,且保育工作往往仰賴在地知識與專業,因此語言隔閡將加劇資訊落差,甚至影響實際行動。研究者呼籲,未來撰寫保育相關研究時應盡量提供多語言摘要,同時鼓勵英文母語的科學家跳脫語言框架,重視非英文資料,避免語言成為阻礙物種保育的隱形障礙。

Hannah, K. et al. (2025). Language barriers in conservation science citation networks. Conservation B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