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封面故事
2025年
665期 - 蜜蜂(5月號)
文章專區
2025-05-01
不是只有蜜蜂! 蜂類家族點點名
665 期
Author 作者
陸聲山 | 大四開始研究長腳蜂,在林業試驗所研究過多種蜂類。葉文琪 | 目前服務於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已從事野生動物及昆蟲野外調查研究多年。
蜜蜂
虎頭蜂
土蜂
胡蜂
Take Home Message
• 蜂不只有一般熟知採花蜜的蜜蜂,按照分類學分類,蜂類屬於膜翅目,可分為廣腰亞目和細腰亞目。根據生態功能又可分為授粉蜂、狩獵蜂和寄生蜂等多種類型。
• 蜂的英文也有差異,bee 指的是會釀蜜且具有社會性的蜜蜂,而wasp 則指體型巨大的蜂,例如虎頭蜂。然而這兩個單字時常交雜使用,仍要以上下文判斷較為精準。
• 光是在臺灣就有多達180 種野生花蜂,各個花蜂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活,例如熊蜂是很有效率的授粉者,木蜂可以挖空木頭,青條花蜂高速飛行難以捕捉身影,切葉蜂利用大顎精巧裁切葉片築成育幼室。
蜂,在英文裡主要有bee 與wasp,屬於昆蟲綱膜翅目(Hymenoptera)的成員,目前全世界已超過15 萬種,在生態系中扮演授粉、捕食或寄生等生態功能。人們所熟知會產蜂蜜的蜜蜂屬(
Apis
)全世界僅約十種,而讓人聞風色變的虎頭蜂屬(
Vespa
)全世界有22 種。但這兩類最為大家熟知的蜂,其實僅占了蜂類家族中極小部分。到底蜂類家族成員還有哪些物種呢?就讓我們接下來看看!
物種其實很豐富的蜂家族
膜翅目一般分為廣腰亞目(Symphyta)與細腰亞目(Apocrita)這兩大類的蜂,主要根據胸腹部為緊密相連,或者有明顯區隔、形成腰身而定。
●
廣腰亞目:
胸腹部緊密相連,較為原始的蜂,此類別種類較少,總數約8000 種。包括葉蜂科(Tenthredinidae)、樹蜂科(Siricidae)等。
●
細腰亞目:
胸腹部明顯分隔,形成纖細的「蜂腰」(wasp waist),大多數蜂屬於此類。經常會聽到以蜂腰來形容女子纖細的腰,指的就是細腰亞目的蜂。
細腰亞目可進一步分為兩大類:
●
寄生類(Parasitica):
寄生類的蜂種類非常龐大,光是一個姬蜂總科(Ichneumonoidea)就超過四萬種;加上這類蜂大多體型微小,生活型態複雜,分類非常不易,筆者相信仍有許多的種類等待發現(圖一)。
圖一 | 寄生類―姬蜂(葉文琪攝)
●
有螫類(Aculeata):
有螫類的特徵為雌蜂產卵管會特化成螫針,傳統主要可分為四大總科(superfamily),包括蟻總科(Formicoidea)、青蜂總科(Chrysidoidea)、花蜂(或蜜蜂)總科(Apoidea)以及胡蜂總科(Vespoidea)。
以總科分類的有螯蜂
• 蟻總科:
包括一般隨處可見的螞蟻(ant),主要特徵是成蟲具有膝狀的觸角跟結節狀腰身的腹部。全球的螞蟻超過1 萬5000 種,是維護生態系正常運作非常重要的優勢物種(圖二)。
圖二 | 有螫類―蟻總科―棘蟻(葉文琪攝)
• 青蜂總科:
相對較小的總科,全世界約有4000 種,較為人熟知的應屬青蜂(cuckoo wasp )( 圖三),體色豔麗常具有金屬光澤的藍、青、紅等色彩。牠們過著盜寄生(kleptoparasite)的生活,雌蜂會將卵產在其他有螫類的窩裏,就如同寄生在其他鳥巢的杜鵑(cuckoo),所以有此稱呼。
圖三 | 青蜂總科―大綠青蜂(葉文琪攝)
• 花蜂(蜜蜂)總科:
在全世界種類超過三萬種,可分為幼蟲取食花粉的授粉性花蜂跟捕食性的泥蜂。花蜂是很多植物及農作的重要授粉者,目前臺灣有記錄的花蜂包括蜜蜂科(Apidae)、隧蜂科(Halictidae)、切葉蜂( Megachilidae)、分舌蜂(Colletidae)及地蜂科(Andrenidae,圖四)等。傳統可分為長背泥蜂科(Ampulicidae)、細腰蜂科(Sphecidae)及銀口蜂科(Crabronidae)等三科。
圖四 | 平地都市綠地出現的淡緣地蜂(
Andrena sp.
)(葉文琪攝)
• 胡蜂總科:
在全世界已描述的種類已超過兩萬種,其中胡蜂科(Vespidae)、蛛蜂科(Pompilidae)、蟻蜂科(Mutillidae)以及土蜂科(Scoliidae), 目前已超過一萬種。
以生態功能分類的有螫蜂
• 狩獵蜂:
泥蜂、胡蜂科及蛛蜂科以捕食其他昆蟲或節肢動物為食,屬於狩獵蜂(圖五)。
圖五 | 獵捕螽斯的紅足細腰蜂(
Sphex subtrucatus
)(葉文琪攝)
•
授粉蜂:
大部分的花蜂主要採集花粉及花蜜作為食物,屬於授粉蜂。
• 擬寄生蜂
〔註〕
:
土蜂科(Scoliidae)、蟻蜂科、蜜蜂科琉璃蜂屬(
Thyreus
)、切葉蜂科赤腹蜂屬(
Euaspis
),以及隧蜂科盜寄隧蜂屬(
Sphecodes
)。
〔註〕
通常寄生並不會將宿主殺死,只會使宿主虛弱,但擬寄生蜂最終會將宿主殺死。
你叫你叫錯了嗎?最常被混淆的蜂類
中文一般並未區分bee 與wasp 的用法,因此容易在溝通時混淆;即使性情兇猛的虎頭蜂,也經常與較溫馴的蜜蜂混用。
Bee
蜜蜂狹義指的是honey bee,具有社會性,會分泌蜂蠟做蜂房與釀蜜,但一般我們所稱的bee 並不是單指這類狹義的蜜蜂,牠們大多是獨居性,而且也不會釀蜜。至於胡蜂幾乎不產蜜,唯一的例外是一種新熱帶區的社會性胡蜂,稱為蜜胡蜂,主要分布於南美洲與北美洲南部,算是少數能產蜜的胡蜂,然而英文用的卻是honey wasp。
Wasp
Wasp 一詞涵蓋的意思更為廣泛,可用來代表除了螞蟻與花蜂以外的所有細腰亞目蜂類;在中文的使用上,往往需要看上下文來判斷含義。Wasp 通常指體型巨大,身長達四公分(cm)的虎頭蜂(屬名為Vespa),在臺灣種類最多且時常與虎頭蜂混淆的社會型胡蜂――長腳蜂,則在歐美常被稱為paper wast 或paper nest wasp,因牠跟虎頭蜂一樣會利用紙漿築巢。而wasp 也可能指體長不到1毫米(mm)的寄生蜂(parasitic wasp)。事實上,超過2/3 的wasp 都是屬於寄生蜂,也造就了蜂類的多樣性。
而相同的蜂類中文名稱也常被代表不同的種類。例如臺灣體型最大的中華大虎頭蜂(
Vespa mandarinia
,圖六)將窩築於地底,攻擊性強,所以民間多稱為「土蜂」,而獨棲寄生性的土蜂科也稱為土蜂,甚至臺灣唯一一種原生的蜜蜂――東方蜜蜂(
Apis cerana
),因常在樹洞或岩縫中築巢,也常被稱為「土蜂」。而這類因中文用字不夠精準所造成的混淆,常在描述不同蜂類時造成溝通上的困難。
……
【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65
期】
圖六 | 中華大虎頭蜂(
Vespa mandarinia
)
回列表頁
加入收藏
列印
相關推薦
科學月刊 5月號/2025 第665期:蜜蜂
特別價
$266
新訂一年方案:《科學月刊》一年12期
售價 $2780
新訂兩年方案:《科學月刊》二年24期
售價 $530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