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21-02-01光害退散!臺灣的暗夜星空之路 614 期

Author 作者 演講人:劉志安/臺北市天文協會理事長。記錄:謝育哲/本刊主編。
在都市叢林中,想一覽夜間的星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由於周遭環境充斥著許多光源,街邊的路燈、顯眼的廣告招牌,以及商辦大樓營造出的絢麗燈光等,這些人為的光害(light pollution)不只讓天文愛好者難以進行觀測,甚至也可能造成人體健康或對當地生物的生存產生威脅。因此解決光害是一項刻不容緩的環境議題。

真的太亮啦!光害帶來的嚴重問題

光害是指人類在夜晚使用燈光時,使光線進入其他如天空等區域的環境問題,最常見的光害為夜空中的星光被都市中產生的大量燈光覆蓋,造成星光消失難以被觀測。通常人口稠密或經濟高度發展的地區,光害問題更加嚴重。

大量來自路燈、廣告看版及辦公大樓等光線所造成的光害,除了讓我們無法在夜晚看見星星之外,也會浪費公帑、影響農作物收成與植物生長等,嚴重者甚至會影響睡眠品質與作息,危害人體健康。

 

由人造衛星所拍攝地球夜間使用燈光的狀況,圖上可明顯看出在人口密集與高度發展的區域,如美國、歐洲及東亞等地,夜間的燈光使用非常頻繁。
(NASA, public domain, Wikipedia)

跟著光走就對了?動物也怕光害

光害除了造成上述的問題,對於自然生態的影響也不容忽視。舉例來說,有許多的候鳥棲息於都市當中,而光害的問題時常讓這些鳥類在夜間飛行時,不慎撞擊到建築物及玻璃,導致多起的「窗殺」事件。日前在美國就曾有鳥類志工於某棟大樓周邊發現許多候鳥的屍體,研判是起因於夜間的光害問題,鳥類在飛行的過程中撞上大樓的玻璃帷幕而死亡。據統計,每年全球約有10億隻的鳥類因窗殺而亡。

另外,海龜也同樣飽受光害之苦。由於海龜在孵化後須盡快從岸邊奔向海水,避免在沙灘上遭受天敵或掠食動物的攻擊,以增加牠們的生存機率。一般來說,剛出生的海龜會藉由月光的指引,從沙灘奔向海洋。但都市發展的關係,岸邊的建築物也會發出各種的光線,使建築物周邊有許多的海龜蜂擁而至,造成海洋生態問題。

讓燈光照到正確的地方

要降低光害,「把燈關上」應該是最直覺的處置方式了,但在都市區域,直接將燈光從我們的生活中移除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我們要做的應該是減少不必要的光線,讓燈光能適度地照射到它該去的位置。根據國際暗天協會(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 IDA)的建議,夜間照明應包含下列5項原則:只在需要的時候照明、只在需要的地方照明、不應超過必要的亮度、將藍光照射減到最小以及指向下方的完整遮罩。……【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