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1-01-01礦山藝術季 用藝術陪伴社區的一種可能 613 期

Author 作者 邱馨儀/生長在北緯22度,目前在北緯25度、海拔295公尺的黃金博物館工作,喜歡探索世界、發現新事物。


(本篇照片皆由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提供)
 
黃金博物館首次結合地景藝術及文化資產推出礦山藝術季,總共有6件地景藝術作品散落在金瓜石聚落中,當中的作品議題包含了:歷史、自然與人文,每一件都訴說著礦山的故事。

什麼是地景藝術?

地景藝術(land art, earth art,又稱大地藝術)大約風行於1960 ~ 1970年代的美國,在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及普普藝術(pop art)等運動風潮的影響下,藝術家開始思考藝術的本質,對於藝術的神聖性提出了質疑,並且主張藝術應該走入人群,從殿堂中解放,因此藝術家們開始嘗試不同的媒材創作,也不再拘泥於表現形式及展示場域。

有部分藝術家選擇在大自然中創作,將自然地景當作畫布或創作對象,材料直接取自於環境,如花、草、樹木、石頭或泥土等。因為作品大多為有機物質,因此經過風吹、日曬及雨淋等造成的痕跡,或是隨著時間流逝而導致的毀壞與消逝,都是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地景藝術中最經典的作品就是美國藝術家史密森(Robert Smithson)的《螺旋堤》(Spiral Jetty),他在美國猶他州的大鹽湖邊,將岩石、泥土和結晶鹽等堆疊成一個壯觀的螺旋石頭堤防,此堤防會隨著湖水的高漲或乾涸而淹沒或消逝。

 
由地景藝術家史密森所創作的《螺旋堤》,位於美國猶他州的大鹽湖邊,史密森將岩石、泥土和結晶鹽等,堆疊成壯觀的螺旋石頭堤防,此堤防會隨著湖水的高漲或乾涸而淹沒或消逝。(Soren.harward,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用藝術陪伴社區

日本知名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e Echigo-Tsumari Art Triennial)及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瀬戸内国際芸術祭)的推手北川富朗(北川フラム),曾在一篇專訪中提及:「大部分20世紀的現代藝術品,你在臺北看或在東京看,沒有差別。但在越後妻有不一樣,這裡的每一條路、每一根草,都是展覽空間的一部分。我希望大家來到這裡體驗當地的生活、歷史及自然環境。」因為地景藝術作品和所處的環境密不可分,作品本身具備了在地性格及時間歷程,觀眾只能踏入現場,才能感受到作品蘊含著自然、人文、歷史與生活等交錯的作用。

因應經濟轉型及建立文化認同,近年來臺灣藝術季蓬勃發展,各鄉鎮利用在地文化資源,如宗教慶典、博覽會或節慶等,試圖活絡地方經濟。金瓜石地區隨著金銅礦產的沒落,人口開始大量外移且逐漸老化,成為世人心中悲情城市的代表。黃金博物館做為一座現址保存的博物館,保存採金時期的舊建物,如坑道、壓風機、辦公室及員工俱樂部等,也保存當時的採礦工具、歷史記憶與聚落文化。除了博物館研究、典藏、展示及教育等基本功能,黃金博物館座落在整個聚落發展的核心區,也和社區息息相關。

黃金博物館於去(2020)年嘗試用地景藝術,詮釋金瓜石特殊的礦業景觀,藉由藝術家的角度,帶領遊客重新認識礦業歷史,也透過礦山藝術季的辦理,開啟與社區對話的另一種可能性,加深與社區的互動。從藝術季的徵件開始,黃金博物館與策展團隊便逐一拜訪社區居民,蒐集社區對在地的記憶或是感興趣的議題,提供藝術家進行創作,透過地景藝術作品,讓居民聲音有所傾訴,讓議題被世人看見。……【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