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0-12-15針對COVID-19藥物設計的新工具 468 期

Author 作者 作者/劉姿婷。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SARS-CoV-2)引起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大流行,儼然成為全球最迫待解決的議題。在有效疫苗仍未可取得之際,抗病毒藥物為另一項有潛力的治療方針。近來,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化學系學者研發了互動式分子動態虛擬實境(interactive molecular dynamic in virtual reality, iMD-VR),並將此工具應用於抗SARS-CoV-2的藥物開發,研究成果發表於《化學訊息與建模》期刊(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Modeling)。

主蛋白酶為抗
新冠病毒藥物標靶

冠狀病毒的主蛋白酶(main protease, Mpro)可在不同的11個位點,負責將病毒RNA轉譯出的非結構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複製酶PP1ab及複製酶PP1a,切割為有功能的多肽(polypeptide),在病毒的複製與生命週期上扮演著樞紐的角色。

此外,SARS-CoV-2的Mpro與2003年爆發的SARS冠狀病毒(SARSCoV)Mpro在結構序列上有96%相同,且先前研究指出,在SARSCoV 的Mpro結構中,有13個氫鍵(hydrogen bond)外加一個位於Ser144與負氧離子洞(oxyanion hole)結構中P1-Gln間的氫鍵,對受體的結合相當重要。今(2020)年4月,《自然》(Nature)與《科學》(Science)兩大期刊均有研究解出SARS-CoV-2的Mpro的晶體結構,並利用以結構為基礎的虛擬與高通量篩選(structure-based virtual and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尋找有潛力的Mpro抑制劑,因此,Mpro成為最受關注的抗冠狀病毒藥物標靶,許多研究團隊也聚焦於Mpro抑制劑的開發。

尋找可結合的受體與配體

傳統高通量篩選技術,可從龐大的化合物資料庫中快速篩選出先導化合物(lead compound),此方法的確縮短了藥物開發所耗費的時程。

然而,礙於組合化學資料庫中囊括的化合物立體多樣性有限,電腦虛擬篩選(in silico virtual screening)遂隨之興起。這是一種利用電腦進行「以結構為基礎的藥物設計」,即利用結構分析器的計算,從3D化學資料庫或虛擬化合物資料庫中尋找可作為藥物的先導化合物。其中,以受體(receptor)的活性位置為基礎,搜尋資料庫中可與受體結合的化合物作為配體(ligand)的方法,稱為對位虛擬篩選(docking virtual screening)。

傳統對位法假定受體與配體的結合模式為「鎖與鑰匙(lock-andkey)」,即配體(鑰匙)具有能與受體的活性位置空間(鑰匙孔)完全精確互補的結構,此模式將受體與配體視為兩個固定不變的結構。不過,多數情況下,在生物體內的環境中,受體與配體會隨著時間的推進產生結構變化,換句話說,把受體與配體視為固定結構的對位法,無法有效篩選出能與受體結合的配體結構。後來學者將受體與配體的結合模式修正為「手與手套(hand-and-glove)」,即需將結構可變性納入考量的結合模式。

互動式分子動態虛擬實境分子動態(molecular dynamics,MD)能利用電腦預測蛋白質的結構與移動,以及在分子系統中隨著時間變化的行為,成為以結構為基礎的藥物設計新利器。布里斯托大學化學系學者開發互動式分子動態虛擬實境(interactive molecular dynamic in virtual reality,iMD-VR),使操作者直接身處於虛擬實境平台,運用人類本身的化學知識及對空間的感知能力,直接觀察與操作即時模擬(real-time simulation)的蛋白質原子層次的結構變化。該研究利用目前一項已知的廣效型、非共價鍵的冠狀病毒Mpro小分子抑制劑X77進行對位(dock)。

另一方面,研究也建立兩種模式測試較大分子的對位,一種為分子骨架限制性(backbone restrained)模式,另一種為完全彈性(fully flexible)模式,意即所有的原子鍵結均為彈性的,可供虛擬實境使用者自行旋轉操作,讓使用者將由11-mer構成的寡肽(oligopeptide)對位至SARS-CoV的Mpro H41A突變型(組胺酸41置換為丙胺酸的突變)。研究結果指出,在小分子抑制劑對位測試中,可運用在無配體結合態(apo form)或配體結合態的Mpro的對位,且經過五次對位出結構,均方根差值(root-meansquare deviation, RMSD)不大,意即利用互動式分子動態虛擬實境,使用者可建構出穩定狀態的Mpro配體結構。在較大分子的寡肽對位結果中,可呈現冠狀病毒Mpro結構中,對受質結合具重要性的14個氫鍵,但該研究結果建議,新手使用者使用分子骨架限制性模式,若為專家使用者則可使用完全彈性模式進行對位。

軟體便利、雲端共享

此虛擬實境名為Narupra,取得管道廣泛且相容於一般虛擬實境硬體設備,使用者可透過雲端硬碟共享結果。研究團隊表示希望Narupra可作為世界各國的使用者進行線上交流與研究合作的平台。

新聞來源
1. Deeks HM et al., Interactive Molecular Dynamics in Virtual Reality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Flexible Substrate and Inhibitor Docking to the SARS-CoV-2 Main Protease, J Chem Inf Model, 2020.
2. Jin Z et al., Structure of Mpro from SARSCoV-2 and discovery of its inhibitors, Nature,2020.
3. Zhang L et al., Hilgenfeld R. Crystal structure of SARS-CoV-2 main protease provides a basis for design of improved α-ketoamide inhibitors, Science,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