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0-11-01免疫系統裡的「自我」是誰 611 期

Author 作者 邱千蕙/陽明大學生科系與臺灣大學心理所畢,密蘇里州州立大學哲學博士。2018年結束法國波爾多大學及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生活。現居維也納,從事獨立研究與科學傳播工作。
我們對免疫系統的描述充斥著「敵」與「我」、「入侵」與「防禦」等戰爭術語,把免疫系統擬人化為對抗外敵的自我保護軍隊。「敵人」通常指的是體外的病菌與過敏原;而抵禦外敵、保護「自我」的防禦系統,則是免疫系統內的組織、細胞和分子。這些比喻既生動也方便記憶,筆者仍歷歷在目高中課堂上放過的一部科學動畫,把免疫細胞與化學分子畫成分工合作、擊潰外敵的船艦與大小兵。近年來當紅的日本漫畫《工作細胞》(はたらく細胞)更是將全身細胞擬人化,免疫軍跟其他細胞相互支援、衝鋒陷陣,與侵入的細菌和病毒等惡勢力敵虞我詐。這樣的精彩故事,任誰看了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吧?

把免疫系統擬人化成一個打擊外敵的軍隊,雖然聽起來有趣也合理,但這樣的想法其實已經逐漸跟最前線的免疫學發展不相容,或許有人會笑說這不過是個譬喻、說說故事而已,沒有必要這麼認真。但在免疫學發展史裡,把免疫系統視為劃清敵我的保護系統並不是一個口頭上的比喻,而是促使免疫學現代化的核心概念架構!然而這個發展六十餘年的架構如今在新發現下逐漸被淘汰,我們來看看免疫系統裡的「免疫自我」(immune self)一開始是如何定義,又如何隨著理論的進展而演變!

我是誰?

196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伯內特(Macfarlane Burnet)是推動免疫學現代化的先鋒,他發展出來的自身和非自身理論(self/non-self theory)闡述了免疫反應的啟動原則,奠定了當代免疫學理論的基礎。根據這個理論,後天免疫系統(adaptive immune system)具有能夠區辨「敵方分子」抗原(antigen)的能力,可以精準地識別侵入者並啟動一連串的發炎與排斥反應將之消滅。但同時,對自己的「自我分子」抗原則按兵不動,不會產生排斥反應,也就是說,免疫系統對自我有所謂的免疫耐受性(immunological tolerance)。伯內特的自身和非自身理論就是敵我之分的科學基礎。

這個被保護的「免疫自我(immune self)」是誰?敵我辨識能力又從何而來?伯內特提出免疫系統的免疫耐受性是後天習得的假說(acquired immunological tolerance)。簡單來說,淋巴細胞在發育初期會在甲狀腺等初級免疫器官歷經一場磨練。只有那些不會對自己產生過度反應的細胞,也就是對自我分子有免疫耐受性的細胞,才能留下來繼續為身體效力。換言之,免疫系統的淋巴細胞經過篩選後,便對自己「免疫」了!……【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