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4-09-01生活中的科學─泛科學PanSci 537 期

Author 作者 陸子鈞。
要有效作科普當然要往人多的地方去。現在大家都在社群網路上,但科普似乎還沒登入……

這四則Facebook動態對許多朋友來說應該不陌生。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樣:一早睜開眼,人都還沒下床,可能就先抓起床邊的手機開始滑滑滑,更新一下好友動態。每日必讀不再是四大報頭版,而是自己所屬社群中瘋傳的新聞。睡前熄燈前也得滑滑滑,看看自己關心的社群專頁又發佈了哪些消息,或者和朋友分享今天的新想法。以社群網路開始一天、以社群網路來塞滿一天,最後也以社群結束一天。

有這樣習慣的我似乎不是少數。根據資策會發佈的「我國家庭寬頻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2013年臺灣個人上網率已經達75.0%,超過1740萬人;每日平均上網時間為4.3小時。而且「使用社交網路」的比例有63.2%,是調查中所有使用行為中最高的,甚至超過大家每天都會「傳送即時短訊」的57.7%。顯示網路,不,應該說是「社群網路」,在臺灣已經成為多數人生活中重要的一塊。

既然如此,假如科普的目的是要讓民眾能在生活中增加科學素養,那我真想不到除了社群網路還能去哪作有效的科普。當政府科學教育相關部門還在思考何謂Web 2.0的時候,全球網路趨勢已經從維基百科精神到Google搜尋再到社群網路;當電視台自豪科學節目收視率達0.98的同時,社群專頁上的每則新聞少說觸及兩萬名使用者;當雜誌付梓印出3萬本時,中型網站每月有超過50萬名使用者造訪。

社群網路的傳播力

為什麼社群網路有這麼強大的傳播力?又為什麼適合作為科學普及 ∕ 科學傳播的管道?國內科學傳播前輩、曾任《科學月刊》總編輯的謝瀛春老師,早在1997年(Facebook的創辦人馬克當時可能才剛開始學寫程式呢!)發表的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中,第五章「資訊
時代的科學傳播」就提出了五項數位媒介可以克服科學新聞、醫藥資訊在傳統媒介上的障礙,包括:一、突破播送時間限制,二、突破版面限制,三、各領域專家可以自行發佈消息,突破資訊「守門人」,四、藉由整合資訊突破少數人壟斷資訊的現象,五、人們的資訊行為將逐漸改變,打破「大眾不重視科學新聞」的迷思。

謝瀛春老師提出的五點觀察中,在上個世紀末開始萌芽的數位媒介的確能突破傳播時間與版面的限制。但自行發佈消息突破「守門人」則要等到2000年初才得以實現,當時國內網路部落格服務蓬勃發展,人人都能簡單地跳過技術門檻,建立自己專屬的「新聞台」成為「自媒體」。幾位知名的科學部落客像是前科景總編輯黃貞祥、慈濟大學生科系葉綠舒老師及陳俊堯老師、中山大學附中地科老師謝隆欽、生物老師阿簡,都是這段時期開始投入網路科普,而且至今仍持續寫作。

2008年6月Facebook推出中文版,臺灣的用戶也在這段時間內突飛猛進增加。現在臺灣的Facebook每月活躍用戶超過1400萬人,每天有超過1000萬人登入。
......【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