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0-09-15從實驗室到臨床:神經可塑性的未來展望 465 期

Author 作者 撰文|羅億庭/《科學月刊》編輯。
講者|蒲慕明/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蒲慕明畢業自清華大學物理系,在研究所時期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開始對生物物理產生興趣,並專注於細胞膜上膜蛋白流動的研究;直到博士後,蒲慕明才開始做神經科學相關研究。即使在神經科學領域上起步得晚,蒲慕明對神經科學研究的熱情仍不輸他人。
突觸可塑性是蒲慕明主要的研究領域。大範圍的突觸可塑性對早期大腦發育來說相當重要,若突觸可塑性在大腦發育時遭到破壞(不論生物或環境因子),便可能造成嚴重的發展性精神疾病。而對於成年人來說,隨著大腦發育日漸成熟,腦中大範圍的突觸可塑性活動發生率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依據個人日常生活行為與經驗、使神經細胞之間連結強度有所改變的小幅度突觸可塑性。此種突觸可塑性的修飾程度有限,但藉由突觸間連結強度的增加或減弱,可以幫助人們適應其日常生活中的行為,也影響他們的學習、記憶與許多認知相關能力,尤其對因為藥物或腦傷導致神經迴路受損的人來說至關重要,可能影響到他們的治療與康復情形。

此外,蒲慕明也提出了「神經營養因子假說(neurotrophin hypothesis)」。過去許多研究顯示,神經營養因子(neurotrophin)只是一個提供特定細胞生存、發展與分化的信號;但蒲慕明與其研究團隊認為,神經營養因子參與了突觸的傳導活動,能夠修飾並強化突觸的傳導功能,同時也影響突觸可塑性。而此假說的提出,也為突觸可塑性的研究領域開啟了一條新的方向。
 
除了突觸可塑性外,蒲慕明也積極利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進行神經科學研究。不僅在2009年於上海創建了腦疾病研究中心建設非人類靈長類平台,也在2016年建構出世界上第一個非人類靈長類自閉症模型。2017年,蒲慕明與其團隊更在體細胞核移植複製技術(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SCNT)的幫助下,複製出兩隻食蟹獼猴(Macaca fascicularis)。蒲慕明曾說,使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進行研究,能使人們對靈長類動物乃至於人類的腦部疾病有更多瞭解,也能針對更高層次的認知功能進行探討。未來,科學家甚至能以基因編輯或複製猴的方式,開發出疾病模型更深入研究腦部疾病與新的治療方法。

近期,蒲慕明正專注開發腦功能診斷工具套組(broad-spectrum brain function diagnostic tool-box),期望此工具能長期、定量地測量大量人口的腦功能,以協助醫生識別腦部疾病早期徵兆,夠幫助醫學界發展出早期介入、預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