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4-11-01臺灣結晶學發展史 539 期

Author 作者 王瑜/任職中央研究院副院長、臺大化學系。
在講到臺灣結晶學發展史之前,我想稍微簡單介紹一下,2014年國際結晶學年的一些國際上的活動。國際結晶學會為了國際結晶學年,特別架設了網站(www.iycr2014.org),在網頁上有許多的活動,是各國為了配合國際結晶學年而舉辦的。其中,有個影片名為「歡迎來到結晶的奇妙世界(Welcome to the Wonderful World of Crystals)」,在影片裡,使用非常淺顯易懂的文字來說明,什麼是結晶學,結晶學又為人類做了什麼(what crystallography can do for you),如果有興趣的人,很值得去看一看。此外,有一些國家,例如:比利時、印度、以色列、波蘭、斯洛法克、瑞士等等,都發行了一些郵票,在這些郵票上的圖案都與結晶學有關。而澳大利亞以及摩洛哥等,還出了錢幣,其設計也是與國際結晶學年有關。另外,為了要吸引一般大眾的注意,也舉辦了攝影比賽,照片當然是與結晶學愈相關愈好,有些照片還蠻有趣的,例如,有用餅乾和水果做成的規律排列;還有一部分是設計給小學生及中學生的實驗,讓他們長晶,長出各式各樣非常漂亮的晶體;還有就是針對高中生或大學生所辦的開放式實驗室,尤其是在一些比較落後的國家,他們做了相當多的努力。

國際結晶學發展

自1895年倫琴(Röntgen) 發現了X光之後,早期醫生們都很興奮可以用X光來照骨頭、人體或動物;這個應用一直延續到今天,人們到醫院去照X光,已經是很常見的事。從1895年到1910年代初期,人們幾乎是瘋狂的將X 光當成攝影的光源,那個時候還不太懂得去擔心輻射的問題。一直到1912年,才開始有物理學家用它來照物質,首先是研究礦物或食鹽等簡單物質。而國際結晶學年,也就是指,人們開始利用X光應用到原子、分子科學,到現在剛好是100年。

從早期到現在,得到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化學家、生物學家,有非常多人的研究是與X光有關,像拉維(Laue)、布拉格(Bragg)父子,分別在1914及1915年得獎,表揚他們首創對於簡單物質(例如:食鹽、硫化鋅)的結構分析,利用X光來測定原子、分子的細微結構,即可看到次奈米的解析度。之後漸進式的發展到能解決比較複雜的分子。

X光,一開始是物理學家與地質學家用得多,直到1950~1960年,則是化學家大量使用來解析比較複雜的分子結構,從有機分子到無機分子。1964年,桃樂絲.賀金思(Dorothy Hodgkins)得到諾貝爾獎,是解析了維他命B12的結構。發展到現在,人們可以解析的結構是愈來愈複雜,甚至可以到膜蛋白,這在50、60年代認為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凡事經過不斷的努力還是可以辦得到的。

X光繞射儀器之演化

結晶學在國際上從1895年到現在,也不過100多年,在這期間,儀器之演化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因為X 光只是光源,我們還是需要一些偵測器等來配合,所以,在X光繞射儀器的進展,自1900年X光發現後,就必須努力把X光的光管做好。至於偵測器,就是所謂的照相機,裡面放了底片然後照相,跟我們今天照人體的X光機差不多,只是照的東西是物質而不是活體,在得到照片之後,再針對照片中數以千計的資料來進行分析。

一直到了1969年才有所謂的「四環自動繞射儀」誕生,那個時候科學家都感到很興奮,因為不再需要用一張一張的底片去照,再一張一張洗出及分析,所得到的數據可以直接輸入電腦進行分析,這是一大邁進;自1970年之後,結構解析的速度增加得非常快,這也拜當時電腦發展之福。

到了90年代,又出現了所謂「面偵測器(area detector)」,以前是一點一點去收集數據,現在可以一個面、一個面去收集數據,速度當然加快很多,加上電腦的發展神速,在90年代之後,結構解析發展就更快速了。以前用點偵測器收集數據時,一個結構需要至少3~4天的時間,有了面偵測器後,就可以大幅縮短時間成3~4個小時(如果不太在乎解析度的話)。也就是說,在90年代之後,要解一個比較複雜的分子,收集數據,是重要的一環,同時靠電腦數據分析的速度也很重要。


因此,90年代後期,蛋白質結構解析也能發展快速,就是因為偵測器、電腦分析方法及程式進展神速的關係。 ……【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