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0-01-01台灣公衛史的大勝利——B型肝炎防治與肝炎病毒研究 481 期

Author 作者 羅時成/任教長庚大學生命科學系。
台灣過去約有八成民眾皆感染肝癌的致病因——B型肝炎病毒,幸而學界、醫界等有志之士,努力不輟地投入B肝防治與肝炎病毒研究,不僅大大地降低了B肝發生率,也使得台灣因這場肝炎聖戰享譽國際。

台灣近代科學的源頭,大都起於台灣大學的前身台北帝國大學,因為它是日據時代唯一高等教育的場所。大家耳熟能詳的「蛇毒研究」和「肝炎研究」,皆起源於台北帝國大學的醫學部。台灣位於亞熱帶,適合各類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如蝴蝶種類之多,冠於全球;另外還有蛇類,根據統計台灣本土的蛇類共有51種,其中15種被列為毒蛇,因為牠們都會生產毒蛋白,其毒液可致人畜死亡。蛇毒研究雖早於肝炎的研究,但它對台灣社會的影響未若肝炎,主要原因是台灣人口中死於被毒蛇咬到的人數,遠少於被B型肝炎(簡稱B肝)病毒感染的人數。

台灣曾是世界B肝病毒的高感染區,全球感染率是5%,但在台灣則高達80%。被B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帶原者極有可能死於肝癌,過去台灣死亡原因中,男性因腫瘤死亡的案例中就以肝癌占第一位。所幸近年來,因生物科技發展及疫苗、抗病毒藥物的使用,已有下降趨勢。

B肝流行病學的研究


台灣男性死亡率以肝癌占第一位的事實,吸引了一位由美國來台調查德國麻疹流行病學的醫師畢斯里(Palmer Beasley),改作肝癌的流行病學。

1968年來台灣研究德國麻疹流行病學的畢斯里,於1972年再度來台,此次他主要研究肝炎病毒感染與肝癌產生的相關性。這個時候造成B肝的病毒元凶已經被找到,同時篩選病毒的試劑也商品化了。畢斯里仗著美國的研究儀器與經費優勢,利用更靈敏的放射性元素標誌試劑來鑑別帶原者,還擁有先進的電腦來處理大量的數據。相對的,在台灣雖已有宋瑞樓為主的台大團隊和羅光瑞率領的榮總團隊進行肝炎研究,但那個年代,台灣的研究環境條件與美國仍相差一大段距離,而那也是《科學月刊》剛滿兩歲的時代。

畢斯里的研究團隊在台灣所作B肝的研究,奠定了下列幾項重要的基礎:

一、B肝病毒的感染與肝癌有正相關性。他們利用大量公保人員健檢的血液分析是否有B肝病毒抗原的存在,再比對其中帶原者死於肝癌和非帶原者死於肝癌的比率,得到了一個驚人的結果:帶原者罹癌的危險率是非帶原者的117倍。雖然後續的流行病學對各種職業人口作更全面性的分析,危險率降低為98倍,但絲毫不減畢斯里最初發現的重要性,他的那篇流行病學論文仍是B肝流行性病學的經典。

二、在台灣,B肝病毒感染最主要的途徑,是經由帶原的孕婦在分娩時傳給她的新生兒。

三、對這些新生兒給予注射抗B肝病毒抗體可以降低嬰兒成為帶原者的比例。

抗B肝病毒抗體,或稱B肝免疫球蛋白(HBIG),以及作為疫苗的B 肝表面抗原(HBsAg)都是來自人類的血液,前者是來自於被B肝病毒感染後產生抗體的健康者,而後者則來自於未有徵狀的帶原者。血液製劑讓人不放心的是,它可能被未知致病原給汙染,注射這些疫苗雖可解決B 肝的感染,卻有得到不知名疾病的隱憂。即使以美國為主的默克藥廠,於1980年代針對一千多位高危險群的男同性戀,完成了B肝疫苗的測試,但是將默克藥廠的疫苗用於台灣新生兒的試驗,依然引起醫界與學界很大的爭論。【更詳細的內容,請參閱第481期科學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