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6-08-01與再生醫學的拚搏—何慧君 560 期

Author 作者 李依庭/喜愛各種冷門知識,對不完美情有獨鍾,本刊編輯。

刪去式的選擇

「在我35歲之前我所選擇的道路都是刪去法,這是一個比較消極的方式,不是我要什麼,而是這個我不行,那個我不要。當初念醫學系也並不是因為我從小立志要當醫生,只是覺得醫生是一個很不錯的行業,可以幫助別人,大學聯考分數按照學科排名排下來,就念了醫學系。」在何慧君爽朗的笑聲中解釋道,在17、18歲的時候,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是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適合讀甚麼系,但「醫生是一個要非常需要面對人的工作,你要對於人有一定的熱情,不只是對於疾病的研究,所以要有這樣特質的人才適合走醫學系。」

而選擇眼科為主科的何慧君也,坦言因為喜歡有實做的感覺,所以鎖定拿刀子的科,其實他的第一志願是婦產科,但被媽媽勸退,因希望能顧及自己家庭生活的考量下,而選擇眼科,「但後來深入接觸後,我也覺得眼科蠻有趣的,因為它有很多光學在裡面,不完全是純醫學的思考模式,有很多物理的概念參雜其中,我覺得蠻有趣的。」何慧君打趣地說。

念完醫學系的何慧君,認為自己對於醫學領域以外的事情非常的不專業,因為法律的相關知識太微薄,因此在生活上吃了悶虧,於是決定再進修研習法律。念完法律系後,何慧君覺得受益良多,她也發現醫學系與法律系有很大的不同,「醫學系是要訓練你要能獨當一面的進行診斷,透過所學醫學知識判斷並把這個病人治療好;而法律系是訂定一個合理實用的制度,並照著這個規定走,當有事情發生時,訓練我們如何避免糾紛,在起衝突前找到一種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法,尋找一種雙贏的模式。」這樣不同的思考邏輯訓練也讓何慧君在往後的做事方法有所改變,面對許多有關醫學臨床合約或行政相關合約等內容能夠有效率的處理。

踏入幹細胞領域

而當年身為醫學系公費生的何慧君,拿到學位後有著下鄉服務的一環,當時她被分發在較偏遠的臺東榮民醫院,而接觸幹細胞的契機也在此次下鄉的經驗隨之而來。除了何慧君之外,跟她一起下鄉的是當時剛從英國留學回來的骨科醫生李光申,「我們在下鄉的那3年中,很悠哉的下了診之後,常常坐在台東的海岸邊,面對著太平洋,吹著海風,後面配著南島音樂,在很快樂且愜意的氛圍下,他教我什麼是幹細胞,帶領我進入幹細胞領域。」何慧君笑著回憶道。因為李教授的領門,讓她後來回陽明大學考博士班,一路開啟幹細胞的研究。

何慧君也鼓勵現在學生別畫地自限,「時時刻刻把天線打開,當有新資訊進來的時候你都能第一時間接收,不要輕易把它放掉;但是,如果你無法敞開心胸接受新刺激時,認為它都是壓力時,就可能會錯過生命中的驚喜。」何慧君也不諱言的說,大學時代的她看著教授們各個為了研究花大把的時間,甚至睡在實驗室中,她看在眼裡內心是十分排斥的,壓根兒也沒想到未來的她會對研究如此的熱衷,誤打誤撞開始對幹細胞產生熱情。


然而一開始何慧君的研究之路並不順遂,因為對基礎研究不熟悉,一切都得從頭學起,何慧君苦笑回憶著:「其實念博士班是辛苦的,我除了研究外也要當醫生,那時候我是真的有自己捲起袖子來做,常常都以為兩三個小時就可以做完,但常常做完之後就天亮了,所以有一段時間其實也很難熬,甚至到後來免疫系統崩潰就生病了。」

由於每天都必須花大量時間進行醫生職責與研究,何慧君的身體也發出警訊,在博士論文又難產的情況下,何慧君興起放棄的念頭,一度想停止研究這條路,就在覺得難以持續時,何慧君的耳邊響起當年考上醫學系時爸爸說過的一句話:「考進去就是一隻腳踏進去了,就要想盡辦法兩隻腳走出來。」後來也就一股拚勁,咬著牙把博士班念完。透過這件事情何慧君也體悟到,「不論做什麼事都要養成完成的態度,每一個完成在人生紀錄上都會留下完美的一個圈,不管這個圈是大是小。」

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為了將轉譯醫學實際應用,讓病人能夠有更好的治療,博士班畢業後的何慧君在幹細胞領域持續努力不懈,主要的研究為間葉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想利用幹細胞的高可塑性來治療各種不同疾病,透過打入間葉幹細胞後觀察許多不同疾病的療效,像是小腦萎縮症、糖尿病與不孕症等⋯,而且也因為這些年在動物實驗上的研究成果顯著,目前也有許多細胞治療相關的臨床試驗正著手進行中。 ……【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