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7-03-01從紀錄到敘事—電影剪接起源與發展 567 期

Author 作者 李明宇/英國格拉斯哥大學電影博士,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電影創作碩士,目前於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任教。
電影是一門迷人的藝術,其中各個技術部分對於影片都有一定的貢獻,不管是導演、攝影、燈光、剪接、道具等等。然而,除了導演之外,有這麼樣的一個觀點:影片成就,剪接佔了相當重要的一部分。俄國著名導演普多夫金(Vsevolod Pudovkin)就曾經說過,剪輯才是影片創作真正的原動力來源。好的剪接可以挽救拍攝期間所犯下的錯誤,同時它也決定了最後作品的調性、節奏與氛圍。由此可見,剪接在影片中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
 

最早使用攝影機記錄

電影的發明或許是由於人類對於視覺記錄的渴望所驅使,因此在電影的早期著重於如何使用攝影機完整地記錄 一個活動。在盧米埃兄弟(Louis and Auguste Lumière)的作品中:《火車進站》(The Arrival of a Train, 1895) 的火車從遠處緩緩駛進月台、《工廠下班》(Workers Leaving Lumiere’ s Factory, 1895)的工人魚貫地離開工廠、《嬰兒午餐》(Baby’s Lunch, 1895)的嬰兒把玩著食物等等,可以看到一個共同特點──一鏡到底,沒有剪接來切斷時間、拍攝地點維持在同一處、沒有破壞空間、拍攝動作也是持續的,亦沒有不同的鏡頭來拆散動作。換言之,整個事件是以視覺再現的方式被完整記錄下來的。在這個時候,剪接的概念還未在電影中出現。幾年後,人們開始試著讓攝影機能夠動起來,電影不再如盧米埃兄弟的作法,將攝影機擺設在定點,用同一個視角記錄事件。1897 年,出現所謂 「幽靈之旅(phantom-ride film,又稱『幻影之旅』)」的影片,包括由美國放映公司(American Mutoscope Company)所拍攝的《泰河大橋鐵路之旅》(Railway Trip Over the Tay Bridge)與《哈佛斯特勞隧道》(The Haverstraw Tunnel)這類的影片,攝影師將攝影機架設在火車上,借助著火車的移動,在移動中的同時亦能夠記錄沿途的風景變化,滿足了人類即時記錄當下的一種慾望。
 

《泰河大橋鐵路之旅》劇照。
 
1899 年或許可以視為一個分界點,史密斯(George A. Smith)同樣的使用行進中的火車影片拍攝了《隧道裡的吻》(A Kiss in the Tunnel),與上述兩部影片不同的地方是,史密斯在影片中加入了一段男女在車廂中的畫面。


連接底片產生劇情

將《隧道裡的吻》與上述兩部影片放在一起,或許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剪接的加入對於影片有了什麼樣的改變。若除去史密斯在影片中段所插入的男女在車廂中親吻的畫面,則這部影片與上述兩部影片並沒有任何差別,它也會是一段將攝影機放置在火車頭,藉著火車移動拍攝下來的沿途風景影片。然而,也正是在中間這段車廂中畫面的加入,讓這部類似觀光影片的作品,出現了「劇情」與敘述:「火車緩慢地穿越隧道,車廂中的男人趁著火車穿越隧道時親吻了女人,之後火車離開了隧道」。拍攝於不同時間和空間的男人在車廂內親吻女人的這個鏡頭,將原先火車穿越隧道的鏡頭切分為二,也因此造成三個鏡頭產生時間次序的錯覺,使得影片對於劇情的敘述成為可能。這樣鏡頭的組合所產生的效果,在盧米埃時期的單一鏡頭是較難看到的。

另外一個利用剪接來製造劇情敘述效果的是波特(Edwin S. Porter), 他在1903年時意外地從剪接室裡別人剪接完不要的底片中,拼湊之後完成了《美國救火員的生活》(The Life of an American Fireman, 1903)。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波特這樣的創作方式,間接證明了蒙太奇學派(特別是普多夫金)所謂的鏡頭之間的連接所產生的意義之可能。……【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6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