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7-03-01與時俱進的電影科技 567 期

Author 作者 李道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電影」作為一種科技產物與人類文明的重要媒體,其出現、發展、演變及對人類文化帶來的影響,在在都顯示了科技與人文、社會千絲萬縷的複雜關係。本文將簡述電影的起源,以及科技發展所造成電影文化上的改變。

以攝影膠卷為基礎的電影(photographic film-based cinema)是19世紀科技發展下的產物,共持續存在了超過一個世紀,直到21 世紀出現以數位方式錄像與呈像的科技後才被取代。今日的臺灣,20 歲以下的年輕人應該絕大多數只知道「數位電影 (digital cinema)」,而從沒看過用膠卷放映出來的電影。

無論是膠卷電影或數位電影,都是一種「動態影像(moving image)」,其科技原理是在19 世紀中葉被發現的。當我們把一系列用攝影或繪畫製作出的靜態影像以一幅接著一幅的方式等速地放映時,人類的腦部會把這些影像判斷為連續的動態影像。這種視覺現象過去被認為是由於人腦具有一種「視覺暫留」的效果所致。自1833年起,歐洲人利用此現象發明了一系列光學玩具與動畫。


但是,除了視覺暫留效果外,電影還建立在攝影術與膠卷影片的基礎上。如何運用機械讓視覺產生連續動態的效果?如何製作能快速感光的乳劑以產生電影所需的一連串連續影像?如何找到一種柔軟且透明的影片材質以承載感光乳劑?此三種重要元素到1889年被發展出來後,可以大量生產的動態影像科技才終於到位。

當盧米埃兄弟(Louis and Auguste Lumière)在巴黎推出可以商業推廣的電影放映機之後,往後在全世界通行一世紀的電影技術終告確定,而電影也成為僅次於報紙的第二大大眾傳播產業。

但電影要能從簡單的事件紀錄變成說複雜故事的媒體,一項重要關鍵技術就是如何能將拍攝的底片及複製的放映拷貝一卷一卷地接合起來,並強韌到足以承受洗印或放映影片時的強大拉力。愛迪生公司首先發明了後來被廣泛使用的膠水接合影片方式,稱為水泥接合(cement splicing)。但此種影片剪接方式完全仰賴人工執行,一直要到自動化的影片接合設備在1920年代中葉發明後,才讓較複雜的電影敘事方式(如好萊塢的連戲剪輯或蘇聯的蒙太奇剪輯)得以出現。

電影膠卷的國際標準規格統一為35毫米(mm),之所以能如此一致是美國電影產業經過一番貿易戰、強力推銷與政治力介入後才達成的。這當然是根基於美國電影若能在世界各地發行放映,將帶來龐大的經濟、文化與政治利益。

在拍攝與放映速度方面,雖然盧米埃兄弟將之訂為每秒16格,但由於默片時期的攝影機都是手轉發條式,其拍攝速度與放映速度上也並未制式化。有聲電影出現後,人們對於聲音播放速度是否正確,遠比影像播放速度是否與拍攝速度一致要更加敏感,而電影放映拷貝是把聲軌與影像製作在同一條膠卷上,遂導致電影在拍攝與放映的速度上非標準化不可。
經過一番實驗後,美國的2種主要聲音播放系統都選擇每秒24格做為拍攝與 放映的標準速度。此種標準一直沿用至今,連數位電影的拍攝與放映也遵循未改。


電影從默片發展到有聲電影,是電影科技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重大演進。有聲電影大抵可分為「聲軌在膠卷上」與「聲軌在唱片上」2 種系統。……【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6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