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11-29科月五十之回到過去《科學月刊》—墨香紙蘊半世紀 600 期

Author 作者 《科學月刊》五十周年紀錄片整理、撰寫 李依庭/本刊主編。
伴隨《科學月刊》五十年來的舊雨新知,在紀錄片團隊光與影的捕捉中,喚醒,他們在《科學月刊》的年少輕狂,留下,絲絲回憶中的吉光片羽。現在,就將畫面下的像素,用《科學月刊》最擅長也最熟悉的文字,傾訴,這些年來的點滴......

「59年是1970年,1970年1月,從那時候開始創刊。1970年到1980年之間這10年,就是奮鬥、 建立的階段。然後1980到1990年,第2個10年大概就是平穩的階段。1990年到2000年,這 10年比較像是成立社團,積極參與社會的一個階段——大致來講。2000到2010年這10年是發現 慢慢在衰敗,要奮鬥、要生存的階段。2010年以後這十年,是年輕這一輩接班的時代。」-劉源俊(《科學月刊》發起人之一、 臺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董事長、東吳大學物理系名譽教授)
 
最初的起點——《科學月刊》的精神 1970年 1 月,《科學月刊》第一期發行。但鮮為人知的是《科學月刊》的創辦人們,曾在 1969 年 9 月發行第零期「試印本」,「起先我聽到要辦第零期覺得很詫異,印象中沒有其他雜誌是如此出刊的,後來想想這可能就是科月的『科學精神』吧!」楊國樞教授在科月的一次聚會中曾這麼說。

然而,不論是第一期或第零期,在這本刊物實際化成紙本之前,這顆《科學月刊》的種子為何萌芽?創辦《科學月刊》的前輩們,心裡所勾勒的它是什麼模樣?又期盼能從中傳遞哪些能量?

「他小學的時候就對科學非常有興趣。高中他是念建中,很多同學都對科學有興趣,所以他就投入的 更多,然後大學就真正的跨出行動。老林曾經講過就是說他為什麼會搞《科學月刊》,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從小很想要找一些課外書來看,結果都找得非常辛苦。所以他就發願希望可以讓科學的知識讓更多的人知道,所以《科學月刊》還有《中學生週刊》,就這樣子出來。」 -陳美霞(公衛學者、《科學月刊》創辦人林孝信妻)
 
「我對臺灣的印象,如果去掉所有的政治、所有的意識形態,之前跟之後,只有一個字來形容,就是匱乏、少。物質少、精神的東西少,很饑餓,想要得到的東西沒有。但那個匱乏在1985年的時候—— 科月幾乎已經是高峰時代,正值趨向於高峰。因為匱乏,所以科月其實有好幾個優勢。第一個當然最直接的,科學知識,那時候是很稀罕的。國外回來的博士,人不多,很被社會矚目。更重要的一點, 在那個時代,知識份子參加社團,每個禮拜六不會被抓到警隊總部,全臺灣只有兩個組織有這樣子的自由,一個是科月,一個是消基會。」 -林和(臺灣大學大氣系名譽教授)

當年,要創辦一份刊物,靠得不只是一個人,在創辦人林孝信的號召和一群熱血且身懷使命感的留學生推波助瀾下,最後由11 位共同發起人以最嚴謹的態度,創辦了這份充滿理想與抱負的《科學月刊》。

 

雜誌的發行,遠不像舉辦一次科學活動或研討會那麼簡單,要能夠從沒落掉任何期數每月出刊,靠得不只是稿件上的編務,更是有心投入科學教育的的前輩們,期望為社會服務的堅定,更是這份毫無保留的心意讓這個刊物能夠細水長流至今。

「所以早期我們科月,說起來現在人不大相信,大概前十年吧,我們所有參與科月的編輯委員、審稿或者寫稿都是免費的,甚至我們還要,譬如說像新竹,他們來開會也沒有車馬費啊。李怡嚴先生,還有去世的楊覺民先生,他們每個月來開會,自己花錢坐火車到臺北車站下來。」  -劉廣定 (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他一個人到處去串聯,到東部的地方去串聯,聯絡了 一千多人,有許多人願意投入《科學月刊》這個刊物的寫稿、出錢等。這東西是反映出幫助《科學月刊》,也就當時70年代初期的時候投入的這些人,是有相當的為社會服務,理想主義這樣子的一個精神。 投入《科學月刊》的人,有好幾個特性。一個特性就是求真的精神,是非常嚴謹的,因為科學、自然科學一定要很嚴謹,然後會關心社會希望服務社會然後很願意投入。真的就是這種無私的精神關心這個社會,關心自己生長的這個社會,而且有點義無反顧。 」 -陳美霞(公衛學者、《科學月刊》創辦人林孝信妻)……【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