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17-06-01北海道 570 期

Author 作者 李依庭/喜愛各種冷門知識,對不完美情有獨鍾,本刊編輯。
「撲通!」遠方傳來一聲入水的聲音,循著聲音穿過了走道,裹著厚厚的外套在這將近0℃的戶外,遠遠的就看到一群猴子在這寒冷的天氣下,完全不受絲毫影響的到處跑跳,快步走近時隨即在周遭感受到一股溫暖的熱空氣向上竄升,這時才發現在這偌大的戶外園區旁有個池子,池子中的猴子愜意的泡著溫泉,抵抗著北海道雖已融雪卻還是帶著一絲的寒風冷冽。

這是北海道冬天常見的場景,位屬日本列島中緯度最高的島嶼,也讓北海道大部分地區都屬於副寒帶氣候,而在與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和太平洋洋流交會也讓北海道一整年都能捕獲眾多的海鮮、魚貨。雖然因地理位置讓北海道的自然條件相較日本其他地區為嚴苛,不過也因如此,透過引進歐美的現代化農業技術及生產基礎,也讓北海道發展出完善的農業與酪農業。

北海道對於農業的耕耘,早在明治維新時期就有跡可循,1872年,日本政府為了開拓北海道這塊雜草漫漫的荒土,決定在現今的札幌地區蓋學校,期望訓練出更多能幫助開拓北海道的人才,增加此地區的擴建與農業的進步,而此學校為現今北海道大學的前身——札幌農學校。

也為了讓北海道人民能快速提升教育水準並與國際接軌,日本政府找來了專長為植物學的克拉克(William Smith Clark)博士來當任首任校長,雖然只待了短短的8個月,卻也為北海道日後的開拓與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影響了日後對臺灣糖業有顯著貢獻的新渡戶稻造,而在一次大戰結束後也由原本以農為主的農科大學逐步設置醫、工、理與文學等學部,並在二次大戰後轉型為多元全方面的北海道大學,並培育出許多對科學甚有貢獻的學者,像2010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鈴木章就在此畢業。

為了表彰克拉克博士對北海道的貢獻,除 了在北海道大學內有其半身紀念碑外, 在札幌近郊的福住車站附近的羊之丘展望台由雕刻家坂坦道建造了一座克拉克博士的銅像,在銅像的下方則刻著「Boys, Be Ambitious!(少年們,要胸懷大志!)」, 據傳為當年克拉克博士要離開北海道時,對著送別的學生所勉勵的話,銅像高舉的右手往前方指則是希望他們能去追尋那 「位在遙遠的彼岸的永恆的真理」。

 

法國思想家、哲學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曾經說道:「問題不在於告訴他一個真理,而在於教他怎樣去發現真理。」克拉克博士的教育理念不僅薰陶了當年的學生,也為北海道的發展之初帶來深遠的影響,而他所說的名言也成為現今北海道大學的校訓,影響著世世代代的後人。

夕陽西下,站在展望台上眺望著札幌市區,銅像的身影不忘告誡旅人,在北海道大啖美食、至札幌巨蛋看棒球之際,也不忘跟隨著克拉克博士的腳步,朝心之所向 的目標大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