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17-07-01丁肇中為了在外太空偵測反物質,排除萬難執行跨國科學計畫 571 期

Author 作者 林宮玄/任職於中研院物理所,兼任本刊副總編輯。文詠萱/本刊主編。
丁肇中教授是1976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一位非常專注於研究的科學家,任職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科學月刊》在訪問丁院士前,除了聆聽 2016 年 7 月 3 日 丁在臺灣大學的演講,也讀過網路上可得到的英文公開資料(參考文末延伸閱讀),希望藉由這次訪談,更深入了解丁肇中院士不凡的經歷與他主持的科學計劃最新結果。特別感謝中研院物理所李世昌院士在2016年7月7日中研院院士會議結束後, 協助安排短暫訪談。

丁院士曾在臺灣就讀成功大學機械系一年級,後來前往美國密西根安娜堡大學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從機械系一年級讀起。當時老師認為他在傳統機械製圖上比較沒有天份,因此建議他改唸物理及數學。丁於1959 年於密西根安娜堡大學拿到物理、數學雙學士,並於 1962 年於同一學校拿到博士學位。

《科學月刊》(簡稱科):大學以後,您是如何進入高能物理或粒子物理領域的?

丁肇中(簡稱丁):我進入密西根大學,1962年拿到物理博士學位。拿博士學位以前,本來想做理論物理,後來我的指導老師叫Uhlenbeck,他跟我說:「做理論物理還是比較困難,想想看上一世紀對理論物理有貢獻的人多不多?」我聽了這個話以後,就覺得應該做實驗。實驗物理裡面,那時正好有兩位老師,一位叫Perl,一位叫Jones。4月的時候,我就參加Perl 與Jones 他們團隊,到了Berkeley(美國加州柏克萊)作粒子物理實驗。在那之前,我沒有去過加州。

喬治·烏倫貝克(George E. Uhlenbeck, 1900~1988),理論物理學家,發現電子自旋而著名。丁院士在密西根安娜堡大學的博士論文,由Perl與Jones 共同指導。馬丁·佩爾(Martin L. Perl, 1927~2014),因為發現陶子(Tauon)與研究輕子(Lepton)而獲諾貝爾物理獎。1925年出生的勞倫斯·瓊斯(Lawrence W. Jones),目前是密西根安娜堡大學物理系榮譽教授。

科:物理有粒子物理或凝態物理不同領域。您當時如何決定研究粒子物理?

丁:我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做過一點 Shock wave(衝擊波)。當時我的老師叫Otto Laporte,他是個很有名的物理學家,原子物理中宇稱守恆、Laporte selection rule(電子躍遷的選擇律)就是從他來的。後來,我覺得那個沒有興趣。一個主要的原因是 Laporte 是德國人,德國的傳統,學生都要7、8年才能拿到博士學位。太久了,我就沒有繼續跟他工作。


奧托·拉波特(Otto Laporte, 1902~1971),在量子力學、電磁波傳播理論、光譜學及流體力學領域有重要貢獻。

丁院士拿到博士學位、工作小有成就後,獲得相當多大學的邀約。大部分的大學提供丁終身職(tenured) 的教授職缺,唯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 例外。當時丁對於「tenured」 沒概念,只跟MIT提出一個條件,就願意接受MIT非終身職的職缺。1969 年丁到MIT任教後,有次MIT開「終身職教授會議」,丁卻沒有被邀請,他才了解到有沒有終身職的差異。與系主任反應後,丁不久即獲得終身職。


科:您曾經跟MIT 物理系主任說,必需答應您一個條件,才願意到MIT 任教。當時您提的條件是什麼?

丁:Harvard Square(美國哈佛大學附近的廣場)附近有一個 Cambridge electron accelerator(劍橋電子加速器), 那是哈佛跟 MIT一起建的加速器。他們的加速器測量出,電子是有半徑的。我到德國的加速器測量到的電子是沒有半徑的。我發現德國有很好的技術師,很好的工程師,所以我跟MIT系主任說,你不要限制我只能用劍橋電子加速器做實驗。
……【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