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17-10-01再見「迪皮」,歡迎「希望」 574 期

Author 作者 黃相輔/倫敦大學學院科學史博士,現任中央 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英國倫敦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著名的梁龍全身骨架模型,長久以來佇立在正門大廳迎接遊客,早已成為博物館標誌性的象徵。這副梁龍化石的複製品,是美國企業家「鋼鐵大王」卡內基捐贈的禮物,在1905年揭幕,如今已超過百年的歲月,成為倫敦居民共同的文化記憶。英國民眾甚至為它取了個暱稱叫「迪皮(Dippy,來自梁龍的學名Diplodocus)」。隨著博物館展場最近一波大規模整修,陪伴倫敦居民超過一世紀的迪皮終於功成身退,於2017年初向大家告別,踏上巡迴全英展示的「退休之旅」。

新的展場已經在2017年7月開放。接替迪皮成為迎賓焦點的龐然大物,是一條藍鯨的全身骨架。這條藍鯨有個悲慘的故事:它是一條成年的雌鯨,於1891年在愛爾蘭海岸擱淺。當地漁民宰殺這條擱淺的雌鯨,發了筆橫財。當時甫成立剛滿十年的自然史博物館,買下了全身骨頭來收藏。修復好的藍鯨骨架,原本陳列在館內其中一個展示廳,這次的大翻修工程,館方便決定將它移到正廳取代迪皮,成為自然史博物館在新世紀的象徵。

人類獵捕鯨魚作為食用或其他經濟用途有長久的歷史。然而藍鯨、長鬚鯨與大翅鯨等大型鯨類,由於體型龐大加上游泳迅速,獵捕上相當困難,它們的生存在早期還未受人類威脅。直到19世紀後期,蒸汽動力輪船、魚叉等新科技引入捕鯨業,情勢才大幅改觀。據估計,1800年時全世界還有25萬條藍鯨,在商業捕鯨急速擴張不到百年後,1966年時藍鯨的數量僅剩下約400條,瀕臨絕種的情況十分嚴峻。1970年代起,世界各國開始推動保育與禁制商業捕鯨;到目前為止的保育努力小有成就,藍鯨的數量已回復到約2萬條。

新展示的藍鯨骨架代表了這段歷史的縮影,也象徵人類改變環境、塑造地球未來的能力。館方將它命名為「希望(Hope)」, 向大眾傳達了強烈的期許。博物館館長狄克森爵士(Sir Michael Dixon)表示:「我們活在關鍵的時刻,這個世代所作的決定將會為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塑造一個永續的未來,就在人類彈指一念之間。」

除了教育意義外,藍鯨也有科學上獨特的魅力──它們是地球上最大的動物,在海洋生態系扮演重要角色,也代表一樁生物演化歷程中精采的案例。4千多萬年前,早已移居陸地的哺乳動物竟重蹈老祖宗的足跡,回歸海洋,重新適應了水中的生活,成為我們今日所見的鯨魚。在1859年的初版《物種起源》中,達爾文推測鯨魚是「從熊演化來的」,因為他曾聽說黑熊會在河裡游泳捉魚。達爾文大膽假設的方向有幾分正確,雖然他弄 錯細節了,而且當時也沒什麼證據。如果達爾文身後有靈,相信他看到騰空躍入人海的「希望」,也會會心一笑。

延伸閱讀
1. Museum unveils 'Hope' the blue whale skeleton,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ficial website, 2017/7/13.
2. Diplodocus: this is your life,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ficial website, 2016/1/1. 3. 張鈞翔等人,〈古鯨奇觀─一場重返海洋的演化歷程〉,《科學發展》第505期第42-46頁,2015年。